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健康的政治生态是社会和谐发展不可缺失的核心因素,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巨大的特殊功能作用,即:强化对创新欲望的健康导向,促进思维的理性张扬;强化“个人感”,激发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激发求知欲望,拓展思维扩张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组织党建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执政党加强对社会领域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社会根基、涵养开发党的执政资源的有效路径,也是推动社会组织健康稳定发展、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保证。社会组织党建经历了从组织嵌入到结构耦合的实践探索,但也存在着党组织的覆盖率提升与功能作用强化不同步的现象,社会组织党组织虚置或空转等问题凸显。新时代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以党组织为动力引擎,驱动社会组织的价值引领、公共治理、政治整合、政治监督与民主协商等功能,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时事资源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形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即时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参与社会,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而且可以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新智慧,对于发挥课堂教学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 开发思维资源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紧迫课题谈起资源开发,人们常常提及的往往是矿石、煤炭、油、汽、水域、国土、机械、交通、邮电等等有形资源的开发,而不大注意蕴含于上述有形资源之中并决定这些资源开发度的科技、智力、人才等等资源的开发,尤其较少关注发现、利用、再造上述资源并创造新的资源的特有资源——思维资源的开发.其实,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思维科学的日益发达,开发思维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最为迫切、最为突出的一个课题.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是人类智慧的发源地.思维是人脑所特有的功能,它虽来自客观,来自实践,但又有主观能动性.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与宇宙其他动物有一个重大差别,那就是人有意识、有思维这样一个特有资源.人脑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机体.它的功能既妙不可言又难以估量.它支配着人的各种活动,各种意念.可是,迄今为止,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人们了解最不足,研讨最不够、开发最不力的,正是人类自身的这一特有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黎大江 《海南教育》2009,(10):59-59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大众传媒具备社会关系的协调功能、社会环境的监测功能、社会信息的沟通功能;而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部分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积极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通过构建和谐的传媒系统、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强化危机管理,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新冠病毒为中心和出发点,以问题导向推进教学发展,围绕高中生物学内容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观、遗传与变异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激发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教育紧密相连,文化具有渗透性、穿透力和持久性,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保健功能。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在文化育人工作中,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构建环境育人机制;完善工作体制建设,构建齐抓共管机制,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第二课堂、重大仪式、新媒体和社会实践等载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群体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知识性、可塑性,如何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重大问题。自我导向学习是研究生成长成才有效途径,在自我导向学习过程中,要内外结合,做到自我导向与他人导向的统一,培养批判性思维,激发学习动机,创新自我导向学习的模式。良好的环境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外部条件,学校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使用、学术氛固的营造、因材施教、社会实践活动机会的创造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善,创新培养模式,改善培养条件,优化自我导向学习环境,促进研究生能力的提升,促进研究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赋予远程教育新的使命。电大作为我国远程教育的专业体系,在服务农村发展方面业已形成了功能优势。新时期电大教育应实现功能定位的三大战略调整,并按照“发展开放教育、强化职业教育、拓展技能培训”的思路,依托县镇社区,服务新农村建设,增强社会和谐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庸方法论与邓小平和谐社会观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他所追求和建设的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邓小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犹不及”、“执两用中”、“和而不同”、“和合之道”的思维方式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它既是中国古代“中庸”文化传统在现代的发扬,也使“中庸”的思维方式得到了更新和升华。努力挖掘中庸方法论与邓小平和谐社会观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从思想根基上加深对邓小平和谐社会观和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论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高校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为中心任务,依法治校、强化管理、健全运行机制。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实现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这为我国当今的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战略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引领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确立的和平发展道路首先得益于邓小平和平发展和全球化战略思想的科学引领。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对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主题、基本特征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阐述,对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战略对策进行了科学论证,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全球化战略观。邓小平的全球化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引领当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努力实现构建"和谐世界"伟大目标的思想旗帜和战略指针。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此,必须实现政府职能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建设以民为本、职能有限、廉价、民主参与和自我创新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政府变革执政理念、转变行政职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推行电子政务,因此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师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阶级、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总是赋予师德以不同的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师德建设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新内涵。高校是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棱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师,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扣师德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战略思路,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它为像中国这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之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搞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搞好经济建设,实现经济建设稳步、快速、持续发展开拓了走向成功的创新之路。邓小平这种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在今天对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小康社会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能否培养出具备优秀能力素质、为社会实际所需要的人才,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前景、职业生涯塑造和行业发展。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能力素质建构可以从良好的思想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的文化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及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五个主要方面着眼,通过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开展与职业能力挂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职业观念和道德意识等途径,造就满足社会需要、推动旅游业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加强新升格本科院校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和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把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纳入教学计划,统一组织,统一安排;注意第二课堂活动,做好课外辅导;加大投入,建立学生科研长效机制;改革考试制度与方法建立适合科研创新人才个性发展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