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是学生生命的栖息地,生命本应在学校生活中展现自身的生机与活力,然而现代学校中存在着对学生生命的遮藏,其主要表现为:割裂学生生活使生命工具化,遮蔽生命本真使生命虚假化,忽视生命间的差异使生命统一化等。理想学校应凸显生命的价值,实行生活化生命、真实化生命、共生化生命和幸福化生命,以此引领学生的学校生活,使学生的学校生活充满激情与活力,实现学生学校生活中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2.
潘玉 《广西教育》2014,(17):56-57
“生命教育”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莱士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生命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关于生命内容的相关教育,它围绕关爱生命而展开,教育人们尊重个体生命,并且逐步引导人们完善生命理念,追求生命意义,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从狭义来看,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就是要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生命信仰,从而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生命教育的绘本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既符合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目标期待,又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建立正确的生命理念,理解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美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成长。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多元化社会中,人们的生命意识日渐加强,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成为时代的重要命题。对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窠臼,由模式化走向个性化,由权威性转向主体性,由机械论转向生命论,从远离学生生命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现实需要,触发学生生命感动,从而优化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五年级学生对生命的历程、科学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等认知还相对模糊,也没有深入的体验。在苏科版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17课“拥抱生命”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陪伴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开展了“感觉生命—感知生命—感受生命—感悟生命”四个层次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体验活动,较好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成、在生成中成长。  相似文献   

6.
胡金木 《中国德育》2007,2(9):14-19
人的双重生命存在,决定了生命的发展需要道德的守护。同时,教育是直面生命的事业,生命性是教育的一种品性。道德教育只有在生命视野中才能回归本真,才能是基于生命、始于生命和为了生命的事业,实现对生命的关怀、呵护与提升。  相似文献   

7.
潘敏珍 《江西教育》2023,(15):88-89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让幼儿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对生命形成敬畏感,从而以积极、健康、勇敢、自信的生命状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从生命教育的价值解读、路径开辟和策略遴选三个维度入手,积极探寻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向,从而为幼儿铸造坚实的生命底色。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生命存在的现状。生命涵义的丰富性,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个性、探求与认识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以及实现天地人我和谐共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以自身教育、他人教育、自然教育和宇宙教育为内容的理论目标构建的基础上,学校应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采用阅读赏析、实践体验、随机通达等教学方式,引导教育学生在思考体味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理解他人,关怀生命。  相似文献   

9.
生命视角下的课程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是一个生命不断实现整体性超越的过程,它将生命从自己原有的,狭隘个人的,较我生物学意义的生命境界中提升到类生命的境界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高于原有文化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生物学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不足,梳理了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素材,归纳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并积极探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尊重生命     
人不过是宇宙中细小的尘埃,却蒙受上帝的恩典。环顾世上一切为我们而生的万物、日月星辰,我们怎能不珍惜生命,抑或说——尊重生命。 那么,生命是什么?人是生命,鸟兽鱼虫是生命,花草树木也是生命……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教育改革越来越多地关注生命。重视个体生命,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是当代教育的本质使命。显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生命教育,强调对人生价值的守护、对生活的丰富体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新课程的必然需求,也是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呢?笔者认为须抓住以下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13.
2005年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初中生命科学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笔者在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八年级第二学期“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一节的教学中,尝试在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策略和教学实施中融人对生命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有情感,生成才自然,生命才精彩;有理智。生成才有生命,生命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一种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生命、理解生命,进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理念下,为师,摒弃“功利”,学会期待,用真爱呵护学生的稚嫩、质朴;让孩子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老师的赏识中学会自我赏识,学会赏识他人。开发自我潜能,让生命自由生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漠视生命、轻视生命的现象”,以“高度尊重每一个生命,全面提升每一个生命的质量,一切为了每一个生命的发展”为主题的生命教育已在全国推广开来,并取得明显成效。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17.
向彦 《江西教育》2023,(11):24-25
生命化教育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生命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辅导员要善于将生命化教育融入少先队活动课中,基于生命哲学的视角审视少先队活动课模式,真正从个体出发,建构生命化发展的课堂,激扬师生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生命的本能,它来源于自爱,自爱是爱护生命的表现,由自爱扩大到爱他人是达到道德之境的真正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遵循生命的原则,爱护生命、敬畏生命才是道德的表现。学校德育中漠视生命,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均脱离生命而设置,因而造成了学校德育成效的丧失。  相似文献   

19.
春天,吹响了万物生命的序曲,润物无声,随后春把生命传递给了夏天;狂风暴雨,汪洋中生命经历了抗争,于是夏又把生命传递给了秋天;百川灌河,天高地迥,生命逐渐呈现出了金黄,成熟地弯下了腰,带着一种不刺眼的光芒,生命被传递到了冬天;风雪中,生命在大地中涌动,即使到了最后,也要“化做春泥更护花”。这就是生命的传递,传递中的生命,在这里没有怨言,没有退缩,更没有悲伤,就这样,岁岁年年。  相似文献   

20.
濮涛 《生物学教学》2006,31(11):21-22
教育真正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整合生命教育的不同层次,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学习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下面谈一谈作者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体验生命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