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根据一语与二语学习者理解习语的语义的不同以及二语学习者理解习语语义的特点,在心理语言学视角下,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语理解是以习语的字面突显义优先加工完成的,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更正确地理解习语的语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会话含义和字面意义是语言所能传递的两种意义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但本身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共同点和差异决定了他们构成了两种不同的语言使用策略。而说话者对这两种策略的使用本身能够反映出其主要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使得对这两种不同策略——尤其是会话含义——的使用成为一种有效的人物塑造手段。  相似文献   

3.
覃善贵 《中学文科》2009,(16):91-92
弄懂古诗词的字面含义,这是古诗词赏评必须突破的第一道难关。  相似文献   

4.
王瑜生 《文教资料》2007,(13):91-93
词有显义、隐义之分,翻译中应该审慎处理,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在翻译实践以及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可采用对比、讲解等手段阐释词的蕴涵,从而使学生掌握地道英文。  相似文献   

5.
王白 《中学文科》2008,(6):157-158
诗人写诗,大多只表达一种意思.读者读诗。也只能读出作者所表达的这一种意思。这就是诗歌的显性含义;但有时,诗人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技巧,让诗歌还具有了除显性含义之外的隐性含义;所以对读者来说,也应掌握一些古诗隐含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鉴赏我国古代诗歌。古代诗歌的隐含义一般分为双关义、比喻义、象征义和言外义四类。  相似文献   

6.
诗人写诗,大多只表达一种意思.读者读诗。也只能读出作者所表达的这一种意思。这就是诗歌的显性含义;但有时,诗人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技巧,让诗歌还具有了除显性含义之外的隐性含义;所以对读者来说,也应掌握一些古诗隐含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鉴赏我国古代诗歌。古代诗歌的隐含义一般分为双关义、比喻义、象征义和言外义四类。  相似文献   

7.
寓情于景,赋景予情而产生隐义来表达思想是中国古诗创作的特色之一,这样的创作必然会给后来的阅读者以解读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完成从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向单一性和确定性的转换,并用合适的译入语表达出来。这样的转换过程和表达过程在译者的主体性缺席的情况下是不可想象的,更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词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关系入手,着重论释词深层义的分类、特点以及把握它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诗经·国风》婚恋诗中“水”的隐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国风>婚恋诗中"水"的意象,除了是一种自然景物的描写外,还和婚姻、情爱、生殖、阻隔等更多方而的内容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类整理,可以看出<诗经>中的"水"后面隐含着更为复杂的象征语义.她既意味着孕育生命之源,又是代表男女两性之爱的符号,同时更象征着情爱的禁忌物--礼.这些隐含语义是由上古的神话传说、原始部落的图腾信仰、奴隶制国家的风俗与礼制,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积淀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会话含义理论角度对<红楱梦>的歇后语及其翻译进行研究.在比较<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歇后语翻译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完整歇后语和不完整歇后语在具体语境中往往都能产生会话含义,但在产生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前者常常违反舍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后者常常违反"方式准则".文章提出完整歇后语的谜面和谜底翻译分别以异化和归化为主;不完整歇后语的谜面和谜底翻译分别采用异化和异化加注法.  相似文献   

11.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原文,更要透过文字表面,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了解受众文化的特点,充分考虑广告语言的特殊性.利用常用的一些翻译技巧和修辞手段,把广告词语的个性(personality)表现出来,从而翻译出具有欣赏价值和市场效益的广告语言来。  相似文献   

12.
马晓婧  汪田田 《海外英语》2012,(21):125-127
《红楼梦》,因被视为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学者们殚精竭虑,已从众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但从模糊翻译角度出发对文本的关注度并不大。因此对文学模糊的翻译进行分析从而提供两种基本的模糊翻译方法是必要的。通过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去解读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并希望能对读者和译者更好地理解和翻译这部作品有些许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谚语、成语等文化词语的角度观察分析了《红楼梦》维吾尔语译本中的文化现象的处理,并讨论了汉维语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选择,认为需要防止两种极端倾向,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两者互为补充,达到两种文化“恰恰调和”。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幻境、大观园以及俗世有不同的蕴涵。幻境超出物质世界之外,能把握、预知人世变幻,是安顿灵魂的彼岸世界;大观园是理想的生存之地,给人以心灵的安泰;在俗世中,芸芸众生得到身、受、色、欲的满足。幻境、大观因、俗世这三重世界相互牵连纠结,但三个世界的走向却迥然相异:幻境愈幻,乐者变哀,俗世更俗。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以很大的篇幅描写了当时上层社会家庭的状况,包括财产的来源、分配以及继承等各种情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朝上层社会的继承制度.因此,分析《红楼梦》涉及继承制度的内容,对于了解清朝有关继承法制有重大意义,对完善我国当代的继承制度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典故是千百年来民族集体智慧之结晶、悠久文化之瑰宝。典故根据不同的来源主要分为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典故三大类。文化是典故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典故是文化的载体和精髓,能够反映特定的社会文化。翻译《红楼梦》中的典故时不应仅仅实现来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字、词、句形式上的对等转换,更应该尽可能再现典故的文化内涵,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直译、意译、意译加注以及增译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thesis,we will discus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fuzzy language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ccording to Yang Xian-Yi's translation.The paper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translation different kinds of fuzzy numerals,which can be rendered into round numerals,and the other two are numerals in juxtaposition and numerals in idioms.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书中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对《红楼梦》中俗语的译文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汉语俗语英译的处理方法,论述了翻译中汉语俗语的处理要从语篇入手。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再进而选词用字,以求达意传神。  相似文献   

19.
余丽娟 《教师》2010,(12):112-113
In this thesis, we will discus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fuzzy language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ccording to Yang Xian-Yi's translation. The paper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translation different kinds of fuzzy numerals, which can be rendered into round numerals, and the other two are numerals in juxtaposition and numerals in idioms.  相似文献   

20.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10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