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小鸥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1):92-94,101
教师良好的情绪智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提高师生创造力水平 ,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然而 ,许多教师不了解自己的情绪智力 ,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以提高情绪智力 ,由此造成一系列因情绪智力而引发的教育问题。因此 ,教师应转变教育的功利观 ,掌握与学生进行情绪、情感交往的技巧 ,学习与情绪智力相关的课程 ,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  相似文献   

2.
教师良好的情绪智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可以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师生创造力水平,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然而,许多教师不了解自己的情绪智力,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以提高情绪智力,由此造成一系列因情绪智力而引发的教育问题.为此,教师应转变教育的功利观,注重情绪情感能力的自我提高,掌握与学生进行情绪、情感交往的技巧,学习与情绪智力相关的课程,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情绪智力影响教学效果的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情绪智力是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概念。教师情绪智力的水平影响教师传输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影响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及双方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到情感教育的实施。但目前对提高教师情绪智力水平的操作性的探讨还很不完善。  相似文献   

4.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具有情境性,激动性,短暂性。教师如能及时地觉察,评价和调动学生的情绪,化消极不良情绪为积极良好情绪,把激动的,短暂的情绪提高到稳定的,持久的情感上来,对开发学生智力,促进思维,完善教育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心理学者戈尔曼1995年在《情感智力》一书中提出了情绪智力的论述,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作了许多的培养尝试。生物学因其学科特点,使她具有丰富的“情绪智力”教育素材。生物教师,应发挥学科优势,创设教育氛围,开发学生的“情绪智力”。  相似文献   

6.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情绪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进取; 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智力水平的正常发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谐人文教育的今天,如何实施快乐教育已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李香阁  张宇峰 《中国德育》2004,(2):45-46,50
国内外心理实验结果表明:情绪的发展与心理健康、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的学生,情绪愉快,能提高学习的信心,克服干扰与困难,加强智力效能,提高学习成绩,并且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否则便与之相反。因此,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善于识别学生的情绪,同时教会学生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8.
浅谈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情绪智力理论 ,是由塞洛维 ( Salovey)和梅耶 ( Mayer)正式提出 ,经过戈尔曼 ( Goleman)在其《情感智商》一书中推广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引入我国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情绪智力的涵义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 :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行为。它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 :智力理论的提出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全面地提高教师的素质 ,并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学生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鉴于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和教学研究体会,分析了情感教育对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意义,提出教师在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上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指出教师作为“情绪智力”的经营者应具备的素质、应当掌握的情感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挖掘学生的自信潜能。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一般较片面地强调智力教育,而对情商培养重视不够,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对抗挫折的艺术能力及形成良好性格的要诀指导不足,任由学生的情绪情感自然发展,形成不良的情绪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暗示教育呢?暗示教育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向个体或群体发出某种信息,以产生心理影响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运用以下几种心理暗示:情绪暗示情绪具有感染性和漫延性。若教师情绪低落,则会使大多数学生情绪低迷,不愿与老师交流互动,进而封闭自己;若教师情绪急躁,则会使学生更加躁动,甚至对抗。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优化自己的情绪,时而充满激情、时而亲和委婉,总之是情绪饱满,学生便会愉快地理解讲授的内容。教师应时刻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使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智力活动状态。“乐思方能思泉涌”,良好的情绪能制造…  相似文献   

12.
张淑玲 《成才之路》2010,(26):30-30
作为一名教师,掌握有关气质的知识,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并采用适合其气质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其学业成绩和智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锐 《湖南教育》2006,(2):32-34
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的进步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育技巧,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格和情绪。从现实的情况看,一些心理现象会影响到教师的心态和情绪,最终将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和把握这些心理现象,调整好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职高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智力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职高生的身心特点要求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智力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强化情绪教育课程,全体老师参与辅导工作,妥善规划社团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一、何谓情绪教育所谓情绪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这一外在刺激,激发学生良好情绪的产生,或引导学生转移不良情绪为良好情绪,使学生处于愉快、喜悦、兴奋的情绪中,从而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更好进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情绪智力属于能力范畴,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青少年时期是训练和培养情绪智力的关键时期。较高水平的情绪智力,能提高学习的质量,增强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情绪智力的方法主要有:提高教师的情绪智力水平,注重情绪智力课程的开发,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大学一年级学生情绪智力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丹尼尔·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编写了<情绪智力训练教程>,并用这一教程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训练,结果表明通过小组训练方式进行情绪智力的培训是有效的.研究还发现,不仅小组训练对学生情绪智力水平有影响,同时,教师教育态度及学生的学业成就均对大学一年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生有了厌学情绪怎么办●郭春国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受社会、家庭等客观因素及学生自身努力、意志品质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作为一项研究课题,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积多年的教育经历和探索,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的笑脸”。虽然“笑”只是一种表情,但“笑”是人与人相互沟通情感的基础;尽管“笑脸”仅可以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笑脸”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教育魅力,比其他的教育环节作用要大。  相似文献   

20.
情绪智力与中小学生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绪智力的研究和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虽然这一理论尚处于概念或理论假设阶段,还不成熟、不完善,但是为现代情绪理论和智力理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成为教育领域新的关注点.本文试图从情绪智力的研究视角来看中小学的情感教育,分析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认识、了解、调节和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建议用情绪智力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来重视和开展中小学情感教育,优化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