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农村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主要社会矛盾的一个体现。由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以及社会教育中的偏差,使得这一群体的儿童面临着严重的教育困境,甚至失教。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留守儿童家庭、农村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入手,但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无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流动加剧、农村社会衰落,加之城乡教育布局调整,留守儿童的规模迅速扩张而其成长环境趋于恶化,其身心健康和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忧思。学术界近十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研究的问题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通常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流动而本人留在户籍登记地的O~17周岁人口。因其成长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或缺损,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由此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父母外出务工,使他们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并面临着成长风险和教育隐患.本文以挂职所在地——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农村留守儿童为调研对象,对他们的现状及其需求进行实证性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受社会制度,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所造成。社会制度层面因素源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之间的矛盾;新的就业制度下产生的新读书无用论。家庭层面因素源于亲子互动、沟通大大减少,相当部分的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部分家长的价值观改变,使留守儿童受到不良的影响;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父母或监护人与学校缺乏沟通。社区层面因素源于留守儿童的课外社区生活处于无监管的真空状态;社区同龄人的影响;现代传媒和新型娱乐方式的影响;社区内对留守儿童的现象与问题重视不足。基础教育层面因素源于学校对留守儿童问题意识不足;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没有专门的心理专业人员与条件;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素质教育观念淡化;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大、负担重、报酬低。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生活方式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他们都是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本文通过对城乡四所学校留守和流动儿童的访谈,了解他们生活方式的情况.力图为改变他们的现实状况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一、课题确立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困境应引起政府、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课题"感恩"是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以及六年级孩子的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直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由于隔代监护人和父母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人及父母的矛盾、学校与家庭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社会化、安全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教育困境,可以选择以下路径: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供教育服务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社区保障体系;善于自我调节,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中国社会正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迅速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嬗变。伴随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儿童群体明显地分化为留守儿童群体、流动儿童群体和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农村儿童三种类型,他们各自的具体处境不同,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农村儿童是农村德育的研究对象,农村儿童群体的分化急需农村德育模式的创新,相应地,可以构建留守儿童心灵关怀德育模式、城乡儿童相互融合德育模式和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模式以致力于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郑全社 《学周刊C版》2020,(13):157-158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中,因为缺少父母关爱而导致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学校中的教学过程十分重要。农村小学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状况,不仅能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还能使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新的边缘群体,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教育问题首当其冲。近年来,社会各界主要从呈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策略的微观层面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试图从生命历程理论的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宏观解读,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