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言道:记者选择新闻。商品经济大潮的涌起,记者和新闻的关系有时会发生颠倒,“新闻”选择记者悄然来临。伴随着全社会新闻意识的增强,无论是企业或公司,还是个人,都以利用传播媒介扩大自己的影响为荣。新闻媒介的作用与广告的作用紧密联系着,越来  相似文献   

2.
汲军 《新闻界》2006,(6):75-75,74
“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是明天的新闻。”这句名言说明了新闻与历史的关系,那么,昨天的历史能否成为今天的新闻呢?法国的贝尔纳·瓦尔说:“新闻即刚刚发生和刚发现的事物。”“刚发现的事物”可以是已经发生了而刚被发现,这样的新闻概念就给了重新发现的历史新闻一席之地。所谓历史新闻是指人们对已经有了定评或已经载入历史典籍的史实,又重新发现了它的新的史实资料或发掘它新的价值、意义,并通过新闻媒介进行传播的新闻。历史是新闻的宝库,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再发现新闻,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将历史事实的再发现纳入我们新闻的视…  相似文献   

3.
对于国内不少报纸文字记者而言,外出采访有时要以小汽车代步;国外同行也强调采访需要“CAR”,但是这个“CAR”,可不是英文“小汽车”的意思,而是“计算机辅助采访”(ComputerAsistedReporting)的英文缩写。计算机辅助采访在西方新闻界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是国内新闻界对其的研究还不算很多。广义上说,计算机辅助采访泛指各种新闻媒介,借助计算机进行的所有新闻采访实践;狭义上说,尤其是对于报纸文字记者而言,是指在采访实践活动当中,合理运用计算机,在采集、分析和传输等方面对新闻信息作出及时、精确的处理,从而优化工…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是新闻传播学(或新闻学)的两个术语。所谓术语,就是各学科中的专门用语,俗称“行话”。每一个术语都有确切的含义。“媒介”是个普通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媒介的含义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苍  相似文献   

5.
“媒介审判”,原初是西方新闻传播法中的一个概念,意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在法庭判决前对案情作出判决,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期或胜诉、败诉等结论的现象。在我国,新闻被当作阶级斗争工具或专政工具的年代,新闻媒介可以凌驾于司法之上,直接宜布他人罪名并实行“专政”,  相似文献   

6.
某地连续爆出不少轰动全国的新闻,这些新闻大多是批评性报道,又几乎都是中央或外地新闻媒介报道出来的。发人深思的是,当地新闻媒介对这些新闻却保持了惊人的缄默。按理,当地发生的新闻,当地的新闻媒介置身其中,理当知道得最迅速,了解得最详细,应当最早加以报道才对。然而,并非如此。对于这个奇怪现象我们把它称作“新闻的‘出口’转‘内消’”。所谓“出口”,就是当地的新闻媒介不敢发表当地的批评稿件,而将轰动新闻“出口”给中央和外地新闻媒介,进而转“内消”,并非转“内销”,就是说这类新闻被曝光后,在全国特别是新闻发生地群众中引起强  相似文献   

7.
我们所说的时事新闻的特性,是相对于地方新闻的特性而言的。所谓地方新闻,在我国是指中央以下各级行政区域或一定地区的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当地发生的新闻。时事新闻与地方新闻的划分是相对的,对县、市新闻媒介而言,本县、市发生的新闻是地方新闻,本县、市以外发生的新闻是时事新闻;对地、市新闻媒介而言,本地、市发生的新闻是地方新闻,本地、市以外发生的新闻是时事新闻;对省级新闻媒介而言,本省、市、自治区发生的新闻是地方新闻,本省、市、自治区以外发生的新闻是时事新闻。与地方新闻相比,在我国,时事新闻除具有新闻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宋嘉扬 《新闻界》2006,(5):131-131
所谓新闻语言,指的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中,新闻语言都是表述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和载体,因而新闻语言的运用十分重要。本文拟谈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廖昌喜 《新闻界》2001,(6):45-45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了一个“负面报道”的新闻概念。那么什么是负面报道?这个报道是如何界定的?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在新闻实践防止负面报道的产生?笔者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所谓负面报道,是指在各类媒介传播的新闻信息中产生了负面社会效应的报道。这里指的“媒介”不仅是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还包括互联网等新媒介。“新闻信息”,不仅指常规的新闻消息,还包括传媒发布的一般信息。“负面社会效应”,是指新闻信息传播后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生活秩序产生了损伤或…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促使我写本文的动机之一就是想提出"非新闻媒介"这个概念.据我所知,以往的中外传播学著作中并没有这个概念,而只有"新闻媒介"概念,但是此概念并不能涵盖传播学研究的所有媒介."新闻媒介"指的是那些具有传播新闻信息功能的媒介,主要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这几种媒介不仅具备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也具备传播非新闻信息的功能,除传播新闻以外,还用大量版面、时间、频道等传播与新闻无关的信息,如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医疗保健、娱乐消遣等.这些信息都可称为"非新闻信息".那么,具有传播非新闻信息功能的媒介,就可以称为"非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11.
试析新闻权     
处 于信息时代 ,新闻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们随时通过新闻媒介获得各种信息 ,并通过这些信息的获得满足自己对外界世界知晓的欲望。但是新闻媒介在满足人们获得信息需要的同时 ,也伴随着大量侵权行为的发生 ,在新闻媒介与公民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商业利益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 ,不论是新闻媒介还是被新闻报道的对象 ,都希望通过新闻获利 ,围绕着新闻发生的各种关系更加复杂 ,矛盾更为剧烈。特别是在我国尚无新闻立法的情况下 ,这些问题尤为明显。因此 ,亟需对“新闻权”进行探讨 ,以便为新闻…  相似文献   

12.
新闻或新闻媒介是“镜子”还是“探照灯” ,学者们各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对“镜子 /反映论”和“探照灯 /建构论”这两种基本的思维模型进行深刻的学理追问 ,目的在于 :检视“镜子 /反映论”和“探照灯 /建构论”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王珲 《新闻窗》2009,(4):116-117
“新闻”,顾名思义,强调一个“新”字。何谓“新”,也就是新近发生的、有新意的(事实)。那什么又叫“新闻”呢?从广义上来说,新闻一般是指媒介传播中常用的各种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等。时代在更新、社会在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而更加密切,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成为一个“村”。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新闻媒介真实地、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种种重大事件,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记者选择新闻。商品经济大潮的涌起,记者和新闻的关系有时会发生颠倒,“新闻”选择记者悄然来临。伴随着全社会新闻意识的增强,无论是企业或公司,还是个人,都以利用传播媒介扩大自己的影响为荣。新闻媒介的作用与广告的作用紧密联系着,越来越受到重视。“请记者”已成为公司或企业决策者手中的一粒棋子。介绍自己单位情况的讲话稿、总结稿、背景材料、照片等准备得充分之至,随时可以提供给各家新闻单位。各式各样的“新闻”源源不断地送到记者面前,把记者团团包围,记者找新闻变成了“新闻”找记者。社会的进步固然令人欣喜,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某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就是指批评性报道,衡量媒介是否具备或在多大程度上具备舆论监督功能,主要看前者有没有直接批评什么或批评性报道和言论有多少。笔者以为,这种观点犯了以偏概全,对舆论监督作简单化理解的错误。所谓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这里尤指新闻从业人员)在了解相关社会事务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新闻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现象。舆论监督的涵义有“参加”、“影响”、“威慑”、“制衡”和‘’批评”等,其核心是“威慑”和“制衡”。显然,把单纯的“批评”视为…  相似文献   

16.
徐迅 《新闻三昧》2003,(3):48-49
如果“将事实与创作分开”是新闻报道标准的第一条,那么,“将事实与观点分开”,这是新闻报道标准的第二条。用一个更通用的新闻术语表达,它的另一个说法应当是“将报道与评论分开”。新闻从业者都知道:“报道”是指“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而“评论”是指“受众结合重要的新闻事实,针对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通过新闻媒介所发表的论说性文体”。报道的内容是事实,是客观的;评论的内容是观点,是主观的。因此,“将报道与评论分开”也可以表述为“将事实与观点分开”。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视察时指出 ,过去我们的传媒只讲宣传 ,如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闻媒介既要宣传 ,又要经营。在我国现阶段 ,媒体经营手段较单一 ,以广告经营为主。不言而喻 ,广告经营应该和新闻业务截然分开。但是 ,近几年来新闻媒介出现了经营行为介入新闻业务的趋势 ,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所谓“广告性新闻”。“广告性新闻”使受众陷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萧乾生前就曾说过 ,有时“发觉读的不是新闻 ,而似乎是广告”① ,有时又发觉广告冠冕堂皇地占据了本应属于新闻的重要版面、黄金时段 ,一些广告、准广告的说词也冠以…  相似文献   

18.
新闻信息资源是指新闻媒介所拥有的新闻信息渠道及其产品,包括新闻提供者、新闻合作者、新闻线索、新闻稿件、新闻资料等。①把新闻信息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和开发,已经为新闻业界和学界所普遍接受。这是由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媒介竞争的加剧,读者对新闻报道关注的层面和角度与以往有所不同了,他们更关心事件进展的详细过程、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事件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正如一位著名报人所言,“在今天,‘独家新闻’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意味着抢到了‘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它还意味着:独家观念、独家视角、独家…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由俄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雅克布逊提出的,指“一个词(能指)以一种破除老套、非字面意义的方式,应用到一个目标物或动作(所指)之上,它强调能指(声音、图像)与所指(概念意义)的相似(对应)关系。”这种相似主要是指二者作用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1994,(1)
防止“新闻伤害”在经济报道中,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新闻媒介有时会成为“新闻杀手”,对一些产品合格、经营行为正当的企业造成“新闻伤害。”酿成“新闻伤害”的原因多种多样。诸如在企业之间因相互竞争而出现的褒贬中偏听偏信,因管理标准不同的争论中选择某一部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