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新姣 《科技通报》2004,20(6):556-559
采用海藻酸钙加活性炭的方法对一株染料脱色优势菌青霉X5进行固定化,并进行固定化菌的一般性质实验,特进行所需4种材料的最佳组合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四者合适比例为海藻酸钠(2%),CaCl2(3%),活性炭(2.5%),菌量为40%,此法制得凝胶小球机械强度较好,经久耐用.固定化青霉X5脱色的最佳条件为:脱色时间为12h,培养温度为20℃,pH为3.0,染料浓度对菌的脱色有一定的影响.固定化小球可重复使用5次,5次后染料的脱色率为76.74%.  相似文献   

2.
林晓华  董新姣 《科技通报》2004,20(3):206-209
采用海藻酸钙和聚丙烯酰胺两种固定化材料对青霉菌进行固定化,分别考查了在不同温度、pH、转速、培养时间、染料浓度等条件下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固定化青霉菌最适条件均为:培养温度30℃,pH=4.0,转速为150r/min;海藻酸钙固定化小球培养时间为48h,聚丙烯酰胺培养时间58h;染料浓度对脱色率有一定的影响。海藻酸钙固定化小球比聚丙烯酰胺固定化块状颗粒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两种固定化青霉菌经多次脱色后能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麻娟 《大众科技》2009,(11):92-93
采用UASB-活性污泥法对糖蜜酒精进行生化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活性碳脱色试验。UASB和活性污泥池处理率均达到80%以上。在pH值为6.0~7.0,常温25.0℃条件下,活性碳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碳投加量为2g/50ml,接触时间为30min,脱色达到92.2%。  相似文献   

4.
许多化工产品往往带有我们不希望的颜色,化工产品的脱色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伺题。经脱色处理后,可以使液体产品外观清澈透明,使固体产品外观洁白无暇。脱色对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及档次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化工产品呈色的原因很多,不同产品其呈色的原因不尽相同。例如全部由O键形成的有机物(如烷烃)是无色的,π-π跃迁形式是有机  相似文献   

5.
李仕一 《今日科苑》2009,(16):32-32
本文选用活性碳对废弃食用油脂进行预处理脱色研究,对影响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活性碳对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的最佳条件:活性碳用量15%,初始脱色温度60℃,终止脱色温度110℃,脱色时间20min,活性碳投放次数为1次,搅拌速度350rpm。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控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品中高分子杂质的含量,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作为固定相,用自身对照外标法对头孢曲松钠高分子杂质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缔合物在Sephadex G-10凝胶系统中和高分子杂质具有相似的色谱行为,可精确对高分子杂质峰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7.
<正>风选除杂是打叶复烤的关键工序之一,其工艺任务是利用原料与轻质杂质物悬浮速度的差异,通过风力将麻丝、纸片、塑料等轻质物料分离出来,以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加工线约40%的杂质是通过该工序来实现剔除的,尤其是一、二类杂质效果明显。另外,分离出来的物料中含有一部分烟叶,即风选除杂的烟叶,约占原料总投量的1%~2%左右,经人工挑杂后汇入主线,进入二润及打叶风分工序。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小试和中试工程中四种脱色药剂单独使用和与PAC配合使用过程中的脱色效果,同时进行了次氯酸钠和PAC结合使用中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PAC结合使用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了一种“砂子”。利用这种砂子,可以除去天然水中杂质,得到纯度很高的水。这种高纯度的水是制药工业、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在制糖工作中,利用这种砂子可以脱色和去除杂质,提高产量4—11%。利用这种砂子,可以从海水中提取贵金属(如金等),可以分离性质十分相似、很难分离的稀有元素。还可以利用它从工业企业的废水中回收有用的金属,例如从电影制片厂里的废水中可以提取银,从人造丝工厂的废液中提取铜等。这种砂子的功用在不断地扩大着,在近几年来,它已经成为国防、工业、医药、分析、研究工作等各方面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了。  相似文献   

10.
吸附脱色是现代油脂加工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脱色方法,影响脱色的因素很多,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主要从原料油质量、脱色工艺参数两方面分析了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真菌对染料的脱色特性,利用分离得到的短刺小克银汉霉对偶氮染料刚果红进行了脱色研究. 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能在3h内使刚果红脱色率达到96%以上. 在通气脱色体系中研究了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不同pH值、脱色温度、摇床转速、盐度等条件下对刚果红脱色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温度为33℃,pH6.5,摇床转速120r/min的条件下对刚果红具有最大脱色率,染料溶液中盐浓度对脱色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在刚果红50~2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对刚果红吸附脱色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 菌丝球对刚果红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 等温方程模型表达,其中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菌丝球对染料的吸附行为(R2>0.999).  相似文献   

12.
根据造纸生产废水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氧化、脱色和絮凝"协同处理方法。探讨了搅拌速度、絮凝反应时间、pH值、药剂用量和温度对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两性聚丙烯酰胺CAPAM用量6.0g/m3、氧化交联剂PDO用量44.0g/m3、pH=8、搅拌速度80r/min、絮凝时间为10min和静止时间为35min的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5.1%和97.68%,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可生化的指标范围。并对处理成本和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造纸生产废水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氧化、脱色和絮凝"协同处理方法.探讨了搅拌速度、絮凝反应时间、pH值、药剂用量和温度对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两性聚丙烯酰胺CAPAM用量6.0g/m3、氧化交联剂PDO用量44.0g/m3、pH=8、搅拌速度80r/min、絮凝时间为10min和静止时间为35min的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5.1%和97.68%,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可生化的指标范围.并对处理成本和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是以含碳为主的物质作原料,如煤,木材,骨头,硬果壳,石油残渣等,经高温炭化和活化而成。由于其内部具有十分发达的孔隙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积,使它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很大的吸附容量,可用于通过吸附方法处理污水。为了给用吸附法处理工业废水提供基础的实验依据,本文采用活性炭吸附甲基橙使之脱色,对吸附条件通过实验进行了优化,并对其吸附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研究活性炭对有色溶液脱色的最佳条件,以活性炭为脱色剂,对甲基橙有色反应液进行脱色,并对活性炭的选择以及影响脱色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φ1800热锯稀油润滑系统油液被金属颗粒、粉尘、水等杂质污染后,造成过滤器堵塞与齿轮泵失效等故障。本文从金属颗粒、粉尘、水等杂质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提高热锯稀油润滑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选择4种不同的磁场强度对海南某矿区石英砂矿进行磁选处理,采用SEM和XRD技术表征了磁选后氧化铁杂质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石英砂矿中的含铁杂质以α-Fe2O3形式存在;磁选强度越小,α-Fe2O3杂质的结晶度越好;相同磁选强度下,样品粒度越大,α-Fe2O3杂质的结晶度越好。  相似文献   

17.
以Ti/MnO2/PbO2电极作为阳极,在无隔膜的电解槽中对罗丹明B模拟废水进行了电催化氧化脱色的研究.探讨了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电流密度、罗丹明B初始浓度、支持电解质NaCl等因素对罗丹明B脱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电流密度、提高电解质浓度有利于罗丹明B色度的脱除,相同条件下,溶液浓度越低,罗丹明B的电催化脱色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在纺织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纺织品染色还是主要以水为介质,染色后,助剂和剩余的染料残留在染液中引起污染:为了污水脱色、使用能破坏染料或其沉淀的化学品,又导致污水进一步污染及污泥处理问题。因此,污水处理成了印染厂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这也正是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这一新技术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犤案例概述犦如果有人说,他将笔记本电脑装手表中,你可能笑白日作梦。然而,本筑波大学白川树教授的一项重科学发现,有可能这一梦想成为现。1977年,白川授在实验中偶发感,如果在聚乙炔料中添加碘杂质,出现什么情况呢?验结果让他大吃惊:添加碘杂质后聚乙炔能像金属样具有导电性。为什么会出现种现象呢?白川教经过反复研究后,导电性塑料的出做了这样的解释:乙炔具有导电性,键是塑料的结构碘这一杂质在起用。聚乙炔是由碳子组成的,碳原子有可与其他原子结合的4个电子。聚乙炔中的碳原子利用两个电子与旁边的碳原子结合(双重…  相似文献   

20.
陈忠明  李家胜 《科技通报》1994,10(4):239-242
对铂电极电位滴定法测定番茄中抗坏血酸含量作了详细探讨,样品加2%草酸溶液匀浆、稀释、过滤,不需脱色,即可直接取滤液用2,6-二氯靛酚进行滴定。此法回收率大于97%,CV小于0.8%,与GB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