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笑料     
《初中生》2014,(7):48-48
猜不出来 中学时我们班里有个同学,叫李偲。偲字念“猜”的音…… 某老师头一次点名,点到他时,老师拖长了音说:“李……”坐在第一排的女生知道老师不认识这个字,于是一起大声地说:“李偲……”老师很难为情地抬起头,说:“我猜不出来……”  相似文献   

2.
高一语文课本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犦中的“之”和“而”的一个用法被忽略了,至今在诸多版本的《教师教学用书》及各类参考书、练习题中都未见到正确的说法,或回避,或误说。笔者想就此谈谈看法。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的一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此句的意思即: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这一句中的“之”究竟怎么理解,是什么意思?一般的资料都回避了,有的资料索性解释为: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按此说法,“寡人”是主是无疑的,那么…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2000年3月第2版)中,《勾践灭吴》一文的第四段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是这样翻译的:“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第五段里“乃致其众而誓之”,是这样翻译的:“于是招来大家宣誓”。两个“誓”字,一个解释为“发誓”,一个解释为“宣誓”。笔者认为,这两处解释是错误的。《勾践灭吴》中的“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一句,上文是越王勾践听从大夫文种的计策,向吴国求和;下文勾践说:“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  相似文献   

4.
童言稚语     
(一)昨天,我在赶往学校的路上,忽然听见身后有一男孩急促地喊:“张老师,张老师!”我听了,连忙跑到他身边,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小男孩歪着头,笑着说:“张老师,早上好!”(二)我到一年级去监考语文。快要交卷时,一个小女孩用力地拉着我的衣角,问:“老师,‘piāo’字怎么写?”我想了想,说:“这个字———老师也不会写。”小女孩听了,大惊:“你也不会写,怎么当老师?”童言稚语$湖北武穴田镇小学@张欢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1(男生):你会唱歌吗?主持人2(女生):会呀。我不仅会唱,还会用诗词来配歌曲,相当优美。主持人1:那不是既学了音乐,又学习了语文?主持人2:是呀。两全其美。今天我们就以(指黑板)“语文与歌曲”为主题,开展一次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放录音:“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朗读歌词)主持人1:如果将“荡起双桨”的“荡”字改为“划”字,好不好?(同学纷纷作答)主持人2:如果将“推开波浪”的“推”字改为“冲”字,怎么样?(同学纷纷作答)……(放录音:“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学生朗读歌词)…  相似文献   

6.
爱心谎言     
曾有情 《师道》2003,(4):30-31
高三(二)班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叫苏民。苏民第一次在讲台上亮相时,同学们惊讶他是那么年轻,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酷极了,帅呆了,一身时髦的休闲装,看上去更像一个流行歌手或者浪漫诗人。苏民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作了一番自我介绍:“我叫苏民,从今天起,我担任你们的语文老师,请多多关照。”随后,他问谁是语文课代表,从第三排站起一名女生回答道:“报告苏老师,是我,我叫吴春。”苏民说:“哟,是一个很靓的女生。”一句话说得吴春心里甜滋滋的。一堂课下来,苏老师的渊博学识和授课技巧征服了全班同学,尤其让吴春觉得…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一个高年级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字典不见了.她曾在这本字典的最后一页写下了一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学生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老师来到教室对大家说.前几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回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都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最后一页写了个“壁”字,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  相似文献   

8.
笑客部落     
《课外生活》2011,(4):31-31
显示屏上的苍蝇 学生:“老师,显示屏上趴着一只苍蝇,真,能不能把它删除?”微机老师:“可以,但你得先用鼠标把它选定。” 历史名人 学生:“我发现历史上的名人都喜欢在姓后带个‘子’字,如孔子、孟子、孙子,为什么北宋开封府的包拯(包大人)的姓后却不带‘子’字呢?”  相似文献   

9.
金章 《天津教育》2003,(3):24-27
神奇的魔力在20世纪90年代,宝坻一中曾出现一种新动向:学生都爱听董老师的数学课,说是一种享受;家长都点名要把自己的孩子放到他的班里,说是放心;慕名前来观摩的同行都想听董老师的讲解,说是解渴;本校中青年教师争相模仿董老师的讲课,说是招儿鲜。一时间,董老师的数学课真像具有神奇的魔力。奥妙在哪里呢?让我们走进董老师的数学课堂:问:“大家知道费马数猜想法吗?”学生摇了摇头。板书:Fn=22+1,n≥0,叫做费马数。“请大家算出F0,F1,F2,F3,F4的结果。”板书:F0=F1=F2=F3=F4=问4个学生并将答案3,5,17,257,655…  相似文献   

10.
近期连续几则关于教育的新闻报道,让人不能不心生忧虑,深入思考。
  2014年11月13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报道:11月11日,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一名女生因点名不到受到老师批评。课间休息时,这名女生主动拿老师的杯子去饮水机接热水,“老师还说了句谢谢”。岂料,这名女生之后端着接满热水的杯子,直接泼向老师的面部。老师试图闪躲,但仍有半边脸被烫伤。女生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是:老师诅咒她考不上研,她要让老师看不见明天的阳光。报道最后说,华东政法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已报案,相关情况待警方调查结果出来后,会依法依规处理。  相似文献   

11.
王玉环 《班主任》2013,(4):56-56
师范毕业前的实习阶段,我在一所镇中心小学实习,担任三(2)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我拿着花名册一一点名,结果,我碰到一个不认识的字——“或”,我当时就懵了,差点乱了方寸,好不容易镇静下来,想起实习前恩师的交代:如果点名时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去,最后问谁还没有点到,学生自己会报上名来,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学校里,不少学生用英语称呼王老师、李老师还是说:“TeacherWang,TeacherLi”,实际上这是典型的ChineseEnglish,众所周知,用英语称呼男性老师应该说:“MrWang”或“MrLi”,称呼女性老师则要用“MissWang”或“MissLi(未婚)”,或“MrsWang(已婚)”,如还不了解对方是否结过婚,可以用Ms(音[miz]Wang(这种用法在美国比较流行)。以上称呼必须带姓,不宜单独使用Mr、Miss、Mrs或Ms,因为这是小孩子或较低微的人的口吻,对人不够尊重。在不知对方姓什么的情况下,可以称其为“Sir”,“Sir”的意思是先生、教…  相似文献   

13.
支遁,东晋名僧,(晋书)无传,生平材料主要见于(世说新语)和慧皎(高僧传)。两书所载虽详,但亦有不少存疑之处,本文据此略作辨析。支遁,字道林,本姓姜氏。陈留人,或云河东林虑人。《高僧传》(世说新语·言语)往引(高逸沙门传)所载相似,但“河东林虑”作“河内林虑”。按:林虑晋届司州汲郡,汉时则属河内郡,“河东”实为“河内”之误,此处是用汉时旧称。支遁本姓关,出家后始改“支”姓。据(释道安传):“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则支遁所从应为支姓僧人。佛教在汉地初传,并无明显的宗派之别,只是从师徒姓氏相袭的…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一个高年级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字典不见了,她曾在这本字典的最后一页写下了一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学生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老师来到教室对大家说,前几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都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最后一页写了个“璧”字,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当时,老师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则满脸通红。随后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是家境…  相似文献   

15.
苦恼变快乐     
枯燥乏味的点名已成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一项“苦差事”,但又不能不做。我像往常一样清了清嗓子。开始点名。孩子们的应答之声仍是千篇一律的“到”。可点到刘小宇时。他猛地从座位上跳起来,甩甩袖子,做了个清朝宫廷式的动作,来了句:“嘛!”孩子们顿时哄笑起来,我也笑了。他的有意搞笑让我突发灵感。笑声过后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点名,小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回答,看谁跟别人说的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丘”与“蓝”都为百家姓之一。 “丘”与“邱”是同一种姓。据《永定县志》(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记载:丘氏,河南郡(今洛阳之东北),齐太公封营丘,子孙遂以邑(即今城镇)为氏。清雍正年间,避圣人孔子(名丘)之讳,加“邑”(即“阝”)为“邱”。辛亥革命后,恢复为“丘”。所以,现在规范(特别是按姓氏笔画排名时)的写法是“丘”。 “蓝”与“兰”是两个不同的字,也是两个不同的姓。有些人常把姓“蓝”写成姓“兰”,误认为“兰”是“蓝”的简化字。其实,“蓝”是“蓝”的简化,而“兰”是“兰”的简化,两者是不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17.
人教统编版《勾践灭吴(节选)》对“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中“国子姓”的注释是:国君的同姓。这样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只要是我勾践的父辈兄弟和与我同姓的人中,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使吴国退兵的,我就与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相似文献   

18.
姓赵氏及生,名为政,姓赵氏(223).《索隐》:《系本》作“政”,又生于赵,故日起政。一口素与赵同祖,以赵诚为荣,故姓赵氏(224)。《考证》:顾炎武自:“姓氏之称,太史公始松而为一。故本纪于秦始皇则日‘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日‘姓刘氏’。”愚按:《秦纪》曰:周军王以赵诚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是秦之所以氏赵。《淮南·人间训》:“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高诱注:“始是生于赵,放日起政。”与《索隐前说皆非》(155上)。逃案:于“姓赵氏”之语,《索德》列举两说作出解释.成川资言否定其“生于赵”的前一说,是…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育》2005,(4):6-6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上竟还有人姓“毒”!河海大学的夏静庐老师对“毒”姓来由作了解释。夏老师说:唐代有个名叫窦怀正的宰相想夺权,被皇上发现,叛乱没成功。皇上为惩罚窦丞相,就给他的后代赐姓为“毒”!  相似文献   

20.
徐琴 《河北教育》2002,(6):17-17
一天,上小学的女儿向我讲述了发生在她班级里的一件事:语文老师问一个同学“者”(zhě)字怎样读,这位同学错读成了“zǎi”(宰)。语文老师很生气,就狠狠地对这位学生说:“是读zǎi吗?这么简单的字都不会读,我马上宰了你。”课后,学生们经常用老师的这句话来嘲笑这位同学,从中取乐。这个学生很痛苦,以后上课时再也不敢举手发言了。听了女儿的话,我内心很沉重,立即想到了二个字:心罚。这位老师虽然没有动手打骂学生,但是他的讽刺挖苦是对她心灵的伤害,这比体罚更严重。所谓心罚,就是刺伤学生自尊心,侮辱他们的人格,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