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重遗产:托马斯·杰斐逊的新闻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托马斯·杰斐逊有“新闻自由之父”的美誉 ,但通过对其文件与书信的研究当能发现 :他的新闻思想中存在着三重矛盾 ,即 :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的矛盾 ;反映舆论与操纵舆论的矛盾 ;宽容诽谤与惩治诽谤的矛盾。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矛盾、时代的矛盾 ,也是自由主义本身的矛盾。矛盾的思想使他留给后世一个双重的思想遗产 ,这反而是他思想的深邃之处  相似文献   

2.
杰斐逊的教育观根植于他那“高贵”的出身、弗吉尼亚的地方主义情节和“进步”学说的引领。在其飞扬的文采之中,我们发现,杰斐逊所谓的“人民”的真实含义是拥有土地的“自耕农”,是以杰斐逊为代表的革命精英们的自称。他们的土地成为他们的“自由”、“平等”与“美德”的证明,使其成为“天然的贵族”,而教育的所有目的与意义,就是要将这样一代不依靠门阀血缘,而是依靠美德才能的“天然的贵族”一代一代地“世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杰斐逊的教育观中,教育不是未雨绸缪的理想主义,而是为了精英权力的巩固;教育不是为了实现“全民参与”的民主情怀,而是社会精英自我延续的上层策略。  相似文献   

3.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20世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大流派,先后对美国的外交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以“二战”为分水岭,将美国外交主导思想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时期理想主义占上风,后一个时期现实主义占上风,同时两种思想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5.
公众外交是美国政府对外文化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工具。其发展历程几经波折,冷战后曾一度丧失地位,近年又重新兴起。本文阐述了美国公众外交的含义,重点阐明其在“9·11”事件后的重新兴起,并对其兴起的原因与背景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代共和党执政时期的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扮演了一个非常活跃、非常积极的角色,并对国际经济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赫伯特·胡佛,做为美国商业部长及著名社会活动家,对美国经济外交政策的形成和执行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胡佛在担任商业部长期间完成的两项最主要的工作是:控制原材料的价格和形成一项控制对外贷款和投资的政策。这两项工作体现了胡佛的主要经济政策及政府要积极主动与商业和金融界合作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以"避战求和"、"以夷制夷"为核心,兼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色彩,是当时国际国内局势和李鸿章本人思想观念共同造就的结果。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最终在实践中屡屡遭受沉重打击,清政府也在一次次打击中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国内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者自威尔逊总统任职期间就开始关注威尔逊外交 ,但研究工作的起步是在新中国诞生后 ,90年代以后开始走向深入。关于威尔逊的国际政治思想 ,史学界和国际关系理论学界一般认为是美国国家现实利益和扩张目标的反映 ,但也有部分学者强调 ,不能简单地把威尔逊外交与美国现实主义政策等同起来。我国学者对威尔逊政府的欧洲政策、远东政策、拉丁美洲政策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等问题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威尔逊的国联思想产生于一战爆发后的调解外交之中.这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在保持中立的基础上对欧洲冲突实行调解.美国外交传统中的中立原则决定了威尔逊政府不准备对欧洲事务承担任何义务,但是这种调解本身又有参与解决欧洲事务的含义.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只能导致调解失败.在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中,威尔逊找到了战后国际联盟这个目标,并从泛美条约的集体安全条款找到它的基础原则.国际联盟能同时满足威尔逊既不脱离传统的孤立主义又能参与欧洲事务的双重愿望.战争形势很快迫使美国放弃中立,但是国联思想却沉淀下来成为威尔逊外交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作为美国开国元勋中的重要人物,托马斯.杰斐逊丰富的思想遗产值得后人仔细发掘,其海权思想经历了从消极的被迫承认到积极的主动维护的演变,而这种变化对其海军建设政策的实践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潘广辉 《教学与研究》2003,39(10):73-78
现实主义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安全困境”,均势政策能最有效地解决因权势竞争造成的国际冲突和不稳定局面。也有一些现实主义学者认为,安全可以不通过均势而靠优势强权而获得。理想主义则倾向于强调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规范保证了国际社会具有和谐的本质,其关于国际安全的见解是世界政府论、集体安全论、自由经济秩序有利于和平论以及民主和平论。国际关系两大理论流派都不能单独回答现实中的国际安全问题和寻求一种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它们对国际安全的争鸣,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安全理论和国际安全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池莉是现实主义者,方方是理想主义者。池莉从早期的“过日子”小说到后期的再现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社会,都采取客观冷静看取生活的态度,要人直面现实,按照现实生活的法则去规约自己的行为。方方从早期表现人性的美好到表现人性之恶、人性之丑,理想主义信念始终没有改变。池莉“不谈爱情”,只注重物质实利和生理需求,是现实主义爱情观的表现,而方方追求的是智慧相当、心灵契合的理想爱情模式,摒弃了池莉的物质实利。  相似文献   

13.
国际政治学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援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与激进主义三种理论视角出发,分析战后以来存在的不同的对外援助观。现实主义以民族国家框架为主导考虑对外援助行为,视对外援助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重视双边战略援助;理想主义从国际共同体角度出发考虑对外援助,将对外援助视为一种义务和责任,主张通过援助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人权、民主与繁荣;激进主义将对外援助视为新殖民主义,呼吁一种公正的对外援助机制的建立。通过不同的理论视角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对外援助的动因以及走向。  相似文献   

14.
杰斐逊的政治思想包含宪政与民主两个要素,并试图在两者之间达成调和,使其共容在一个体系内,这对后来美国宪政民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杰斐逊不但主张人民主权,重视多数原则,而且承认代议制、分权制衡以及少数权利原则。正是在调和民主原则和宪政原则的基础上,杰斐逊建立起宪政民主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历史轨迹,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俄罗斯政治文化,这种特有的政治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俄罗斯人的处世哲学和社会价值观,而且对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is essay examines Jefferson's Summary View of the Rights of British America as evidence of his craft as a storyteller. Specifically, I argue that Jefferson deploys a series of narrative renderings, the rhetorical effect of which is to eliminate the possibility of any genuine reconciliation with the English government. On the basis of this interpretation I conclude that the Summary View represents Jefferson's first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相似文献   

17.
日本近代外交开始于1868年,这时幕籓体制崩溃,近代民族国家诞生,由此形成了新的外交主体。近代以来的日本外交,主要以"现实主义"的对外政策为中心,具体表现在"改约外交"和"扩张外交"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以来,引起了中国学界的广泛关注。纵观近年来美国外交政策的走向,不难发现这一理论给小布什政府的外交实践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由美国的现实主义外交传统出发,阐述了美国外交从现实主义外交传统向进攻性现实主义外交演变的过程,并对进攻性现实主义逻辑的危险性做出了分析,同时指出了美国这一外交路径的变化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