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强化学生的“自我有效感” “自我有效感”就是学生作为一名发现者、探索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自信心的具体表现。“自我有效感”与学习成绩显著有关,也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变量。因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充分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养,让学生拥有“自我有效感”。  相似文献   

2.
时下大多数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个通病:只关注教师如何提问,而很少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在这种教师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上循循善诱,步步启发,最后“请君入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必然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使课堂设问更切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充分发掘他们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从而在课堂中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张寿龙 《现代语文》2005,(11):80-80
在科技日益发达、文化日益音像化的形势下,如何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了解信息、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前人的思想、经验、创造、教训,通过书本记载,留传后世,这是一笔继往开来的财富,无限丰富,极其珍贵,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和掌握“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的知识和信息,主动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拥有和提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渎书、生活和做人结合起来,这是阅读的终极目标,也是体现生命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新方法新途径层出不穷,但人们在学习和借鉴这些阅读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问题出在忽视了对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的开启和张扬。  相似文献   

6.
7.
自从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学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句话指出了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即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曾祥芹教授在《新课标的阅读学阐释》一文中指出:“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依归,  相似文献   

8.
一、整体意识———高屋建瓴的审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审读意识,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思想和策略。它对其他意识活动的发挥具有前导性、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中不得要领、茫然无序,究其根由,多是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读解思想造成的。感知材料大意,总体把握旨向,根据不同层级的认知需要,确定相应的审视区间,从整体和局部的联系上反复思考,才能切中肯綮,解情悟理,获得阅读的成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具体的内容要加以概括,使之简洁明了,要善于从内容上去异求同,综合归纳;对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对含蓄的内容加以解释,使之具体明白,要善于从上…  相似文献   

9.
10.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自能读书”,要叫故到这一点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双基训练、创设优良的阅读氛围、保护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的四个主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应重视习惯的培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本文就阅读习惯的有效培养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朝鲜族中学汉语阅读教学,要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为着眼点,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思维空间,创设宽松自由的与文本对话的环境,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对课文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应充分重视数学阅读谈起阅读,一般都联想到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不屑于数学的阅读教学,其实数学更需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和数学课外书刊的兴趣和能力。数学阅读往往要求更高,它一般是建立在思维基础之上的逻辑性阅读、符号化阅读、图表化阅读。  相似文献   

15.
李素碧 《成才之路》2012,(28):24-24
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这种个性化行为是读者跟文本的一种对话过程。学生通过这种"对话"去理解文本内容,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体会人物形象,从而受到文本的熏陶教育。而阅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不容掉以轻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教学往往把学生作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而忽略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渠道。所以,阅读教学的实施,应该为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构建一条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阅读文本中获取知识、汲取养分。这样一来,学生自主的阅读过程就相当重要了。那么,如何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去阅读感受来自不同阅读材料,从而获取知识呢?  相似文献   

17.
探究意识能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自学语的能力,对素质教育的推行有重要意义。本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劳动使人快乐 ,劳动给人智慧 ,劳动使人愉悦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劳力上劳心 ,是一切发明之母”的那样 ,劳动是发展学生素质的必不可少的载体。劳动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实践的过程 ,因此劳动应该成为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学生只有在与文本的对话情境中,不断地生疑解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阅读。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只有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进而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