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父母体罚孩子的现象(尤其在城市)是大大减少了。但经常性、习惯性责骂孩子们的“精神虐待”行为却并不鲜见。如一些父母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与嘲讽:“笨猪,你什么时候才有长进!”“哼,你这样混下去能有出息?!”、“养了你一点盼头都没有!”这对孩子稚嫩的心灵有极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当前家庭教育中,家长体罚孩子的现象是大大减少了,但还是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嘲讽,进行一种“心罚”。殊不知,这些冷暴力对于孩子稚嫩的心灵有更大的伤害!一般来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不管家长们训斥与嘲讽的出发点多善良,理由多么实在,但其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教师的办公室,常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训斥学生:“我天天都在讲,你为什么不听话呢?”是学生听不懂,还是不愿听,抑或是充耳不闻呢?让我们先剖析一下“话”与“不听”的内容吧。一、“话”——老师的主观意愿多年来,许多教师在思想上已形成了“好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情境描述课堂上,某教师提问,一个学生回答错了,某教师说:“你错了!”紧接着又去喊另外的学生,其中有一位学生回答对了,某教师说:“你真聪明!大家一起表扬他!”然后就“鼓动”全班学生(包括刚刚回答错了的几位学生)对着那位回答对了的学生,边拍掌边竖起大拇指喊:“棒、棒、你真捧……”这样的表扬一节课出现了十几次。分析与反思一、评价≠过分地表扬表扬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是课堂教学评价必需的,但应有一个“度”。以上做法我认为有两点不妥:(1)表扬应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师鼓动全班学生来对那位答对了的学生进行表扬,对答错了的学生不加指…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语文课,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评价学生的语言大体有这么几种:“表扬表扬他(她)”“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如果学生第一次听到上课老师表扬他(她),他(她)会十分高兴,但次数多了,学生听了便会毫无感觉,还有可能失去激励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我觉得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  相似文献   

7.
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曾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 :这边你正自我陶醉讲得眉飞色舞 ,那边却有学生心安神定打起了瞌睡。面对如此尴尬局面 ,教师们费尽心机使出各种招法。第一招 :喊之 ,即用敲课桌、喊名字等手段直接唤醒瞌睡同学。这是最普通、最常见的招式。此法有立竿见影之效 ,但过于简单、生硬 ,也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第二招 :训斥。眼见有学生瞌睡 ,气不打一处来 :“要睡家里睡去 !”“昨晚干什么了 ?在做贼 ?”“像头猪 ,就知道睡。”显然 ,这一招不但不能起到根治瞌睡的效果 ,还伤害了学生自尊心 ,极易引起师生情感的疏远、对立。第三招 :罚…  相似文献   

8.
一、欣赏学生的“亮点” 学生总是期望被老师欣赏。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劳动,便会有一份收获的快乐,这快乐,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的。在教学用语里,教师经常使用欣赏的语气,这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更多的投入。例如当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以欣赏的语气赞叹:“答得多好啊!多么富有独创性!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学生作业取得某些进步时,老师说:“我很欣赏你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解法”。  相似文献   

9.
赵生山 《文教资料》2007,(8):185-186
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堂上的随机表现教师如何评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若批评、训斥,会造成学生的自卑;若能循循善诱,情况将会大大不同。“你捣什么乱”与“你提的问题很有意思”,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0.
凌丽蓉 《湖南教育》2005,(16):30-31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要求时,学生不仅毫无兴趣,而且还出现厌学甚至直接反对的抗拒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师生之间往往会造成需求与目标之间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作为教师,心中常常感到不平衡,会对学生讲这样的话:“我都是为你好!”你们要听话!”你怎么这样对待学习?”有的甚至还粗鲁些:“你这笨蛋!”而学生的回应常常是:“老师真啰嗦!”老师真凶!”真没意思!”讨厌!”不想见到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师与学生缺乏应有的沟通。一项研究表…  相似文献   

11.
“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当你面对这样的提问时,你会怎样回答呢? “我肯定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大概所有的教师都会这样毫不犹豫地响亮回答。  相似文献   

12.
事情发生在教室门前。班主任批评学生,学生不服气,双方争吵起来。另一位教师闻声赶到,他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学生厉声训斥:“你对老师是什么态度!”学生也火了,反问:“你是什么态度!”由于有学生围观,两位教师下不了台,也就更火了,连推带拉地把学生拽到校长室。反思这件事情,是不能完全怪学生的。事情之所以闹到这个地步,恐怕与介入批评的教师“负薪救火”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如何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难免有个别学生违反纪律。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试试“字条提示语”。具体的做法是:教师根据任课班级的纪律情况,在授课之前准备几张小纸条儿,在上面拟点儿提示语。如针对在课堂上聊天的学生,在字条上拟写“如果能收回你放飞的心,老师将非常感谢你”;针对上课走神儿、看小说入迷的学生,在字条上拟写“你迷路了,老师在等着你回来”。授课时,随时可以把字条丢给已经示意但仍违纪的学生。这样的提示语,没有过激的语言,没有满脸霜雪的训斥,有的是热情诚恳的态度,和蔼的劝止。学生接收到的是教师那委婉含蓄的提示,哪里还会产生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父母体罚孩子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但经常性、习惯性地责骂孩子的“精神虐待”行为却并不鲜见。如一些父母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与嘲讽:“笨猪,你什么时候才有长进!”“哼,你这样混下去能有出息?”“养条狗还晓得看家,养了你一点盼头都没有!”这些话我们耳熟能详,殊不知,这对于孩子稚嫩的心灵有多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求苗仁 《师道》2008,(7):31-33
当教师本是一件十分快乐和惬意的事情。因为教师每天与天真活泼的学生打交道,与学生一道学习、探究、游戏。看着学生一天天的成长,看着学生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知书达礼的青年,教师会感到生活是多么的充实,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多么的神圣、光荣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明 《宁夏教育》2005,(7):103-104
情境描述课堂上,某教师提问,一个学生回答错了,某教师说:“你错了!”紧接着又去喊另外的学生,其中有一位学生回答对了,某教师说:“你真聪明!大家一起表扬他!”然后就“鼓动”全班学生(包括刚刚回答错了的几位学生)对着那位回答对了的学生,边拍掌边竖起大拇指喊:“棒、棒、你真捧……”这样的表扬一节课出现了十几次。  相似文献   

17.
管住自己     
不只一次,在某些公开场合听到过这样的对话:“你要是有某某贪官那样的权力和条件,也会腐败吗?”“会的!”问者直截了当,答者毫不含糊。也许是玩笑。但明明知道是一条危险的路,还是想去冒险!可见:邪恶有诱惑,人性有弱点,不抑制不得了,“管住自己”这个人生课题是多么重要啊!  相似文献   

18.
现象一:评价——雾里看花案例:讲台上放着一只魔箱,教师像魔术师一样,一会儿拿出小红花,奖励给上课表现好的小朋友。一会儿教师又从魔箱里拿出几片枫叶贴在黑板上,鼓励那些读书棒的学生。教师请小朋友读课文后,总是说:“你真棒!”“我们来鼓励一下!”孩子们机械地拍拍手,齐声喊到:“棒!棒!你真棒!”一节课下来,这样的“掌声”“喊声”不绝于耳。如果哪个学生读得让教师稍不满意,便说:“哪个同学比他读得更好一点!”当然,教师也没有忘记组织学生互评,但小朋友只会说“有感情!”或“没有感情!”教师也只是随声应和。透视:实施新课改以来,老师们都能注意积极评价学生,但有的评价却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上述案例中激励性的奖品过多,鼓励性语言过于单调。这样很容易使教育走向另一个误区,这种发展性评价变成了一种物质诱惑,学生注重的只是教师的奖品,而不是关注学习的内容。语文课堂表面上虽热热闹闹,但392006年11月号只是一种“泡沫”而已。奖品过多过滥,学生也变得无所谓、不稀罕。案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除了“真好!”“你真棒“!”真了不起!”,似乎就再也没有别的语言了。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再加上小朋友整齐划一的动作、口号,显得机械单调,小朋友对同伴的...  相似文献   

19.
标签     
这是一位普通教师所写的教育案例。她由眼前本子上的标签。联想到了存在于自己心中的标签——那把学生分成“乖”与“不乖”的标签,并在无意中把它传递给了天真的学生。有叙事,有分析,有反思,有升华,有警示:这是“多么简单的三段论,多么武断的三段论,多么可怕的三段论!”,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是否还在十分“好心”与“敬业”地试图不断给学生贴上这样的标签呢?作者的诘问也在刺痛着读者的心,引发深深的思考。这是一篇教育案例,教师研究成果也可以这样表达。  相似文献   

20.
育人之乐     
育人过程难免有苦,有累,有烦,但是教师感受更多、更深的是育人之乐。正像一位学者说的那样,当你将一个一时糊涂而做错事的学生说服的时候,那种师生沟通的感觉是多么甜美啊!当你将一个聪明的学生培育得更聪明、更优秀的时候,那种成功的感觉是多么舒心啊!育人之乐是师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理解的和谐之乐。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只要师生建立起和谐相通的关系,就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领神会,就会有“相看两不厌”的彼此欣赏,就会有“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期许。育人之乐是富有个性的教育活动的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