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建云 《教师博览》2023,(18):87-88
当前要想实施好劳动教育,首先要纠正关于劳动教育的认知偏差,而这也就意味着要对劳动教育中的一些情形进行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相应的矫正策略。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当务之急是梳理好劳动教育的价值,并且在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形成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共鸣;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认识成人劳动”是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幼儿的劳动教育亟须消除认知偏差,要让幼儿在劳动教育中有体验感和获得感,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陈友劼 《教师》2019,(7):95-96
幼儿劳动教育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或家长向幼儿施加的一种以劳动观念、劳动知识技能、劳动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剖析当前幼儿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促使幼儿劳动教育能朝着真、善、美的方向持续发展。文章所指劳动为适应幼儿健康成长需要的内在自我服务劳动和外在集体简单劳动等。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众多教师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新时代背景下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需要将区域活动与劳动教育进行紧密结合,并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趋势与认知发展规律等多种可能会影响到劳动教育最终效果的因素,转变教育的理念与策略,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探索(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3年来对幼儿进行家庭劳动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简述了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形式,着重从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实际能力、劳动兴趣与劳动技能、自选家务与分配家务、独自做事和同大家一起做事、学习方式与教育形式、劳动能力与劳动标准、口头表扬与物质奖赏等方面阐述了实施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主要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而很少根据事物的本质特点或事物的内在联系来思维.家长和教师往往不自觉地把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强加给孩子,没有照顾到幼儿的年龄特征.不少孩子挨打受骂,屡遭委屈,其实并非他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成人不了解或者忽略了他的年龄特征.因此,成人在教育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家庭教育当中,家长们往往重视孩子的健康、书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却忽视了对幼儿劳动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原始数据,并就结果进行了统计整理和分析,提出了对幼儿如何进行家庭劳动教育的可行性建议,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借鉴,以促进现代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幼儿劳动教育是利用劳动对幼儿进行劳动启蒙的教育,具有生活性、游戏性、隐蔽性等特点。编制和实施劳动教育清单有利于克服幼儿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目标不明、方法机械等弊端,是有效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本文介绍了理想劳动教育清单的要素和特点,编制和实施幼儿劳动教育清单,需要教师和家长紧密合作与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8.
家长对幼儿劳动教育的认识偏差任敏华当前,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劳动是十分忽视的。家长对幼儿的劳动教育大多存在着观念上的偏差:或是认为劳动教育不重要,开发智力更为重要;或是认为小时不必劳动,长大自然会劳动;或是以为幼儿不会劳动,幼儿劳动是添乱、破坏,总...  相似文献   

9.
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有其独特的内涵,他强调了通过劳动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目的是为了促使幼儿脑、心、手三个方面和谐发展。这给我国幼儿教育带来许多启示:家庭中家长应转变对家庭劳动教育的陈旧观念,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为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幼儿园劳动教育应游戏化,在实践中进行,家园共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瑞 《成才之路》2014,(7):32-3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长的希望。在当下许多家庭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幼儿安全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幼儿园只有在安全前提下,才能去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应进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让家长、教师共同努力,使幼儿获得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可以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和安全,让孩子健康成长。从孩子幼年时起,家长就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孩子  相似文献   

11.
幼儿年龄特征,这个似乎人人都耳熟能详的问题,称得上是幼儿教育的 ABC。但从当今幼儿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个老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违反幼儿年龄特征的行为经常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就是专门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也常常无视孩子的年龄特征,对孩子施加各种压力,“拔苗助长”的情况也很突出。家长和教师往往不自觉地把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强加给孩子,没有照顾到幼儿的年龄特征。不少孩子挨打受骂,屡遭委屈,其实并非他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成人不了解或者忽略了他的年龄特征。因此,成人在教育中要用心探索幼儿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凡事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们对劳动缺乏应有的认识。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态度尤为重要。为此,我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加强幼儿劳动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知识面广,精力充沛,但大部分对劳动缺乏应有的认识,尤其是男孩子更不喜欢劳动。每当要求大家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男孩子不是推给女孩子,就是站在一旁观望,或是借故躲开。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上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要求小朋友把自己的劳动编成小故事讲…  相似文献   

13.
幼儿看到成人劳动,他也要劳动,不过,幼儿尤其是早期幼儿大多是以“劳动”为主要游戏活动的。孩子在游戏中再现成人的劳动场景,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模拟。“劳动”是促进幼儿心智、个性及品质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孩子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家长不能仅仅将其看作“玩”,要抓住教育时机,为孩子创造热爱劳动的心理氛围,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劳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谢玉香 《成才之路》2023,(13):101-104
幼儿园教育中,关于劳动的教育比较欠缺,这使得幼儿劳动意识不强,劳动能力较差,这与新时代的幼儿教育要求严重不符。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积极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便幼儿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文章基于幼儿园生活化劳动教育经验,结合幼儿劳动教育实际案例,从生活化角度出发探讨新时代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助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家园共育可以为幼儿培养劳动习惯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劳动培养成为一种常态化、习惯性的行为。本文结合幼儿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家园共育的沟通机制,并提出幼儿劳动习惯养成的家园共育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效率,切实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16.
如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识字教育,而且不少在教幼儿识字的同时,还要求他们把认识的字写出来。日前,学前教育专家指出,这种做法不科学,一味求快可能导致孩子对继续识字、认字产生反作用。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我从孩子2岁开始就每天教她识字,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园本课程实践研究是明智之举,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教育探索之一。故而,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学习新课改精神,深入研学“全收获”理念,以此来促进幼儿园劳动教育园本课程规划拟订,以及课程结构明晰等,并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到幼儿各项游戏学习之中,在具体劳动实践和劳动游戏学习评价等过程中增强幼儿劳动意识,从而实现劳动素养提升,为孩子未来生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让教师、家长在“全收获”理念中提升教育水平,使教育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静怡 《早期教育》2001,(21):36-36
记得有一次组织小班幼儿游戏,我把糖果作为奖品发给每个幼儿,所有孩子都把糖放人口中,只有潘慰小朋友把糖放进了口袋。她说:“我要拿回家和妈妈分着吃。”离园时,潘慰家长告诉我,他们平时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有物分享,包括对家中的保姆。  相似文献   

19.
连爱春 《成才之路》2023,(17):141-144
劳动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基本手段,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一切社会生活都离不开劳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劳动教育的渗透力度,为幼儿提供劳动机会,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基于劳动教育的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策略有:借助劳动教育活动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激发幼儿的劳动意识,以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优化劳动教育效果,以家、园、社区的合作培育幼儿的劳动情感。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56):1-2
学前儿童家庭劳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前幼儿家庭劳动教育尚未得到广大幼儿父母的积极重视。文章阐述学前儿童劳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当前学前儿童家庭劳动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最后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广大幼儿家长提供育儿新思路,共同推进学前儿童家庭劳动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