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一节课学的内容是练习上的读读背背: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按照课前的预设,我一步一步地引导着:“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小手林立,告诉我:“这个小朋友在用力压弹簧,看谁最强.”“是呀,你们想知道谁最强吗?读读这首儿歌吧!”大家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个别读、分工读、齐读,不一会儿,孩子们都把两句话读熟了.  相似文献   

2.
与往常一样,我捧着书本朝教室走去。在我跨进教室门槛的一刹那,一个来路不明的小纸团“撞”在我的面颊上,鼻尖顿觉隐隐作痛。教室里读书声、吵闹声戛然而止,孩子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会不会生气。“是谁干的?”班长悄悄走过来,在我耳边低语:“老师,是小陆洋扔的。”怎么又是他?屡教不改,成绩落后不算。还在早读课上给我捣乱,真气人!我环顾教室,只见小陆洋涨红了睑,两只眼睛充满了不安,还不时从手指缝间窥视我。我再看看其他同学,个个瞪大了眼睛,等着我“一查到底”。不容置疑,直接追查纸团的来源。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灵机一动,心想这倒是个给小陆洋改错的机会!于是,我笑着对孩子们说:“小纸团长脚了,走错了门,谁愿意送它回家?”“我!”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高高地举起了“请战”的小手。我说:“陆洋同学的手举得最高了,我们把这个机会让给他。好吗?”我的话音刚落,只见小陆洋飞快地从墙角捡起小纸团扔到教室后面的簸箕里,轻松地回到座位上,先前的忐忑不安已荡然无存。从他那童稚的双眼里,我分明看到了他对我的感激。僵局很快被打破,教室里又传来了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我那被小纸团刺痛的鼻尖也不再酸痛,心头顿觉轻松了许多。  相似文献   

3.
张丽丽 《师道》2003,(1):28-30
青春期性教育一直是一块烫手的“热豆腐”,谁都知道它该做,但谁也都知道它面临的“风险”。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有受过性教育的。至今历历在目的就是老师一张通红的脸和被要求自己阅读的两页生物书。因此,当我要与青春期的孩子谈性时,心中充满了忐忑。他们能接受吗?孩子的父母能接受吗?我在课堂上会遇到什么?谈到什么程度?无数问号搅乱了我的心绪。而在课堂实践中,孩子们的反应,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是我始料未及的。对比孩子们的需求,我所做的尝试只是一点皮毛。但我由此深深体会到:其实你讲到什么程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态…  相似文献   

4.
《反冲》一课在实验室里开始了,其中反冲的实验是本节课的重头戏。由于实验材料有限,实验是分组进行的。孩子们认真地查看着使用说明书,开始组装反冲车。在安装的过程中,不时有孩子举手示意我过去看一看,但当我走到马新阳他们组的时候,四个人齐说:“吕老师,我们的气球破了个小眼,漏气!”我手上没有多余的气球了,这可怎么办?“这样吧,王翔,你用手指头顶着小眼,我来吹。”同组的马新阳说道。过了一会儿,他们又举手示意我看看他们合力吹起来的气球,“噢,真不错!那试试用它来做实验看看会如何?”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也有些兴奋!气球一装上,在…  相似文献   

5.
“张老师快看,我抓到一个小毛毛。”随着喊声,孩子们都一齐拥到张雪丰跟前。“什么小毛毛,给我看看。”孩子们都争着抢着去看。我走到孩子们中间。张雪丰把攥紧的小手松开了,原来是一颗蒲公英种子。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面包服里的小毛毛。”“天上飘下的棉花。”“鸽子身上的羽毛。”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我告诉他们,这是蒲公英的种子。我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它的形状与颜色,孩子们认真地看着。张雪丰说:“我看它像一把小伞。”“它是白色的。”“对,小朋友说得很好,它是由伞形的白色绒毛组成,每一缕绒毛下附有一粒种子…  相似文献   

6.
这天,雨淅沥沥下个不停,午饭过后,收拾停当,一看表,离午睡还有一段时间。怎样“打发”这段时光呢?我顺手从棋类区的架子上抽出一张“憋死牛”棋盘,举起来问孩子:“谁会玩这个?”孩子们一下子都举起了手。于是,我用磁铁将棋盘固定在黑板上,让张航和朱蒙两名小朋友上台一试高低。比赛开始后,他俩一来一往走了几个回合。教室里静极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下棋上。这时,朱蒙一记妙招把张航堵在了里面,孩子们都为朱蒙鼓起掌来,于是朱蒙兴高采烈、张航一脸不高兴地回到了座位上。“第二轮,谁来?”孩子们又举起了手,这时,…  相似文献   

7.
小兔吃草     
一天早上,奇奇带来了一只小白兔,这是本班自然角中的第一只小动物,孩子们对这个小客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有空就去看它,看它吃东西,看它大小便,看它玩耍,看它闭目养神。有的孩子还常常跑来告诉我小兔子在干什么,孩子们乐此不疲,我也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兴趣爱好。可是自从教了孩子们做手工“小兔吃草”之后,我发现自然角中的植物变得“缺胳膊少腿”,而小兔的笼中总有一些植物叶子。经过了解,原来孩子们知道了小兔喜欢吃草(平时我们给小兔喂的是专门的兔食),就拿这些叶子去喂小兔。于是我尽量用委婉的口气劝导他们:“自然…  相似文献   

8.
小鸟的葬礼     
“张老师,小鸟死了。”星期一刚来,孩子们就跑过来告诉我这个坏消息。我跑过一看,哎呀,小鸟果然卧在笼底一动不动了。这只小岛自从上个星期来到我们班,很快变成了大家的宝贝。一有时间,孩子就给它喂水、喂饭,户外活动时也带着它到院子里晒太阳,还给它起了个动听的名叫“黄黄”,因为它长着一身漂亮的黄色羽毛。不知什么原因,最近两天黄黄不吃不好像病了一样,现在它竟然死了。孩子们难过极了,怎么处理它呢?“做成标本吧。”王老师提议。提议挺好,可是听说要剖膛挖肚,孩子们纷纷不意。“还是把黄黄葬了吧。”李维康的建议很快得…  相似文献   

9.
(一)我似笑非笑地看坐在前面的一洋被一道文学填空弄得抓耳挠腮,冲一旁的叶子挤眉弄眼。果然,一洋抡着笔杆转了过来“妹妹啊,这道题怎么填啊?”我瞟了一眼一洋得意洋洋地说“这你都不会啊,这我念……”“这你念学前班时就会了,对吧?”一洋不屑一顾,一旁的叶子窃笑。  相似文献   

10.
阿Q者谁?鲁迅笔下闻名世界的艺术典型。陈奂生者何?高晓声作品中“漏斗户主”桂冠的拥有者。把这身居两个朝代,时逾六十多年之久的两个人物相提并论,难免引起世人的诧异。尽管他们两个已经是世人公认的艺术形象,但他们从外貌到行状,不同之处不胜枚举。可是如果将这两个艺术形象放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剖析比较,就会发现在他们面目各异的血肉之躯中,却包裹着相同的国民灵魂。对这两个艺术形象的重新审视,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一天,我们幼儿园开始扩建户外活动场地,工地上来来往往的施工人员引起了幼儿的注意:“老师,他们在干什么?”“老师,我们的幼儿园是不是要变得更大、更美?”……孩子们对这件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是啊,户外活动场地是孩子们的天地,我们何不从尊重幼儿、促进幼儿发展的角度来创设环境,让幼儿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户外活动场地的扩建呢?  相似文献   

12.
深秋的一个早晨,我正准备上课。忽然,好几个孩子急冲冲地跑过来。“老师,老师”他们叽叽喳喳地围住了我,满脸兴奋。我微笑着示意他们安静:“谁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我们班的窗台上有一只青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只等自己做了父母方能理解它的深刻含义。俗话又说,“师徒如父子”,但谁又能知道,可怜天下老师心呢?我当了10年的孩子王,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不只是和他们玩,教他们唱歌跳舞,更不只是给他们打饭、发点心、哄他们睡午觉,这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我们的精心培育,倾注着我们的心血。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不会脱裤子,不会系鞋带,不会擦鼻涕,有的还不会擦屁股,时不时还有人拉裤子,而这些琐事都是我们每天要默默为孩子们做的。我们不嫌胜,不嫌臭,因为我们的工作职责要…  相似文献   

14.
班里的自然角有孩子们自己种植的洋葱、大蒜、白菜心、小豆苗…它们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在窗台上,沐浴着缕缕阳光,自由自在地舒展着自己葱绿的身姿。这么可爱的一群小植物,却常常受到孩子们的冷落:有时,它们的小主人两三天不去看它们一眼;有时,它们会因为小主人的粗心而喝不上水,变得萎靡不振,垂着脑袋。怎样激发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让他们乐意照顾它们呢?我想了一个办法。一次晨间谈话时,我高兴地告诉孩子们,他们要当爸爸妈妈了。孩子们被这个有趣的话题逗乐了,一个个捂着小嘴高兴地问:“我是谁的爸爸妈妈呀?”我一指窗台上那…  相似文献   

15.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贪婪。”小鸟又问:“贪婪?贪婪是什么意思?爸爸,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16.
狼毛和兔毫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讲究笔墨纸砚。我要教孩子们学国画了,第一堂课从认识笔开始。我们画国画是用毛笔画的,常用的毛笔一般有三种:羊毫、狼毫、紫毫。如果我只是平铺直叙地告诉孩子们,他们一定会觉得枯燥乏味的,印象也不会深刻,效果就没有了。怎么样让孩子们既能在课上玩得高兴,又能对国画有个正确、初步的认识呢?我开始思索……我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支毛笔,问:“猜一猜,这是用什么毛做的?”不见孩子们举起手来,明显他们不清楚。我说:“是用羊毛做的,我们称这种毛笔为‘羊毫’笔。”然后指导学生看笔杆的尾部,上面清楚地刻着“…  相似文献   

17.
意外的收获     
新学期大班的第一节美工课是折纸———气球。当我教孩子们折完最后一步并吹起来的时候,我问孩子们:“像不像气球?”孩子们都说“像”,紧接着有个孩子说:“还像小灯笼。”我细看也觉得确实像个小灯笼,当时我的脑子一闪:如果再将气球做成小灯笼不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美工活动吗?它既是本次美工活动的延伸,更是一次升华。虽然我的备课计划上并没有做“小灯笼”这一步,但我决定领孩子们做一做,试一试。我开始有意识地往“做灯笼”上引:“老师也觉得它很像个小灯笼,怎样才能更像一些呢?”沉默了约半分钟,杨尚东小朋友回答:“把它挂起来就像了。…  相似文献   

18.
秋天来了,树叶纷纷往下落,我们便带孩子们去捡落叶,这样既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叶,又可以用来手工制作。孩子们兴致很高,不大一会儿,便捡了一大堆,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忽然有个孩子举起一片枫叶问:“王老师,为什么别的树叶变黄了,可枫叶却变红了?”我一怔:是啊,为什么会变红呢?这问题,我可从来没想过。这时孩子们四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我想了想,对孩子们说:“答案我先不告诉你们,小朋友自己回家找,我们比比谁的答案最准确,好吗?”第二天,孩子们纷纷带回了他们寻找的答案,我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气氛…  相似文献   

19.
一、常规训练 l.学生整队;清理人数;师生问好。 2.教师课前动员。[演示 CAI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头拿着五彩气球的小熊]今天小熊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这么多彩色气球,气球里装着许许多多的本领,同学们愿意学吗?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的第一个气球里装着什么本领,我们一起来。 二、愉悦身心阶段 1.组织:学生呈散点站;要求:想象充分,动作逼真。 2师生活动。[演示CAI课件:动画①②③④] (1)几只小鸭在水中戏水。 师:小鸭小鸭真可爱,走起路来摇又摆,我们也来学学你,看谁走得快。 (学生模仿小鸭走路,斗嘴、抖翅。…  相似文献   

20.
一群天真烂漫的中国孩子,围着一位金发碧眼的外教。这位“洋教师”神采飞扬,手舞足蹈地带领孩子们时而唱歌,时而做游戏,时而自由对话。从孩子们的表情和语言可以感受到:他们充满了兴趣,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