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一、偶然“事故”的启发1 837年的一天 ,美国发明家贝尔与他的助手华特生正在波士顿合作试验一种多用电报机 .他俩分开在两个房间里 ,当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后 ,忽然间一个偶然性“事故”发生了 :助手华特生看管的电报机上的一根弹簧被磁铁吸住了 ,他便用手把弹簧扳开 .就在这时 ,正在隔壁房间里的贝尔发现他看管的电报机上的弹簧突然振动起来 ,并发出了声音 .尽管声音非常微弱 ,却引起了善于发现问题的贝尔的极大兴趣 .他想 ,如果人对着铁片讲话 ,声音会引起铁片振动 ,铁片振动时会在导线中引起时大时小的电流 ,这个波动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报道.随着吲特阿和移动通讯的发展与普及,现在使用电报的人越来越少.但是电报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第一架电报机的发明人莫尔斯原是一位美国艺术家.1832年,4l岁的莫尔斯在“萨利”号游轮上用晚餐时,听到一个乘客对电磁铁新器件奇妙功能的讲演。科学的奥秘吸引了这位艺术家,从而使他走上了科学发明的道路。经  相似文献   

3.
如今,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  相似文献   

4.
很久以前,英国学者威廉·汤姆生,在铺设一条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时,遇到一个难题:电缆终端的电信号太弱,现有的电报机很难接收到。汤姆生十分苦恼,他想,只有放大信号,才能解决大西洋海底电缆畅通这个关键问题。他整天苦思冥想,可是,好几个月过去了,仍然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5.
忘记了婚礼 1871年,爱迪生正致力于自动电报机的实验。这年圣诞节他和玛丽结婚。举行婚礼时,他突然想出了解决实验中存在问题的办法,便悄声对新娘说:“我有点要紧事出去一趟,待一会儿一定来陪你吃晚饭。”于是,趁客人不注意,溜到了实验室。半夜时分,一位客人发现新郎躲在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工作,不禁叫喊起来,爱迪生才如梦初醒,猛跳起来,说:“糟糕,我还没陪玛丽吃饭哩!”忘记了所在一天傍晚,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在街头散步,忽然他  相似文献   

6.
马强 《文教资料》2008,(3):34-36
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古希腊乃至全世界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研究都为后来学科的研究树立了一个里程碑.<诗学>是其代表作之一,从这部著作里就能看出他用不同学科来阐发.笔者试着对此进行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话、传真的普及应用,电报基本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是一种最早用电的方式来远距离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也许在现在的人们眼里,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是如此简易,但就是这样一个简易的装置开启了电子通信时代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学英语学科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进行多年,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要求我们应该用新的视角来把握大学英语学科教学的相关研究,情感劳动理论在该学科教学的运用表明,可以用该理论的三个层次的情感劳动来指导大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各个相关阶段的教学活动。这样做不仅是该学科教学及其研究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生学科学习新特点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画家莫尔斯(1791~1872)既不是物理学家,也不是电气工程师,说起他发明的电报机,还有一段何趣的故事呢! 1832年的秋天,在法国学了3年绘画、时年41岁的美国画家协会主席莫尔斯,乘坐一艘从法国勒阿尔弗出发,横渡大西洋驶往美国的“萨利”号客轮返回祖  相似文献   

10.
1912年4月14日23点43分,英国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不幸与冰山相撞,船上两千多名乘客和船员中有1500余人丧生。为什么泰坦尼克号遇险后不发SOS信号求助呢?原来,当天船上的无线电报机出了故障,因此灾难发生时船上的人无法与外界联络,在孤立无援中一步步走向毁灭。而当船上的电报机修好并发出SOS求救信号时,与它相距很近约加利福尼亚号又因报务员不值班而没有收到。最后,求救信息被远在纽约的一个名叫萨洛夫的人接收到,他果断地通过无线电广播向全世界通报了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直到次日黎明,远处的卡帕蒂阿号才闻讯赶到出事地点,最终仅仅救出710名落水者。泰坦尼克号的惨剧告诉我们无线通信有多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在北京中学当老师,让我在感悟教学相长的快乐之时,学会思考教学的本质。教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学科教学是一个契机,将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联结。最初,教师用学科魅力吸引学生,帮助他成长,慢慢地,跨学科的事物来了,教师要关注学科之外学生的变化,用自己的经验、学识和思想涤荡学生的心灵,而学生也用他特殊的方式激发自己求知的渴望、创造的灵感。成长成为我们共同的状态,一起探索,一起发现。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的,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培养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是一们工程学科,与其他数理化的不同,不能纯粹用理论教学的要求来束缚这么学科,同样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中也不能用其他学科教师的要求来套用,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对教师自身素养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3.
16个年头,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时间并不算长,然而,就在这青春火热的16年中,他却用自己的特殊经历描绘着人生精美的画卷。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小学,一个个新环境丰富着他的人生体验;从语文、地理到体育、美术,一个个新学科考验着他的学识;从团委、办公室、政教处到教务处,再到校长,一个个新位置挑战着他的才能。  相似文献   

14.
奇妙的传真     
在电信家族中,“传真”是继电报之后的另一颗“寿星”。早在1842年,英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贝恩就提出了用电流自动传输和记录图像的设想,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传真机。在谱写家史过程中,“传真”曾一度被人们划归为电报族系。其实,它和电报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普通电报只能传送信息的内容,而不能传送信息的形式,收报人收到的电报,只是电报员的手抄件,或者是电报机的打印件,而不是收报人的亲笔手迹。传真通信则大不一样,它既能传送信息的内容,又能传送信息的形式。凡是普通电报所不能直接传送的,用传真通信都可将其原样“照传不误”。 用普通电报机传送指示、命令、会出现发错、抄错和译错的情况。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四码电报”,每个汉字由四个阿拉伯数宇代替。在传递过程中,假若将一些关键字搞错了,就会带来严重影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德国美学家鲍姆嘉登1750年以"美学"为新学科,把美作为认识论的一个分支来看待;康德使美学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系统地划出独自领域,使之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他认为,美就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概念的必然性的对象,是一种自由游戏的产物,是一系列矛盾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人们从来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感情、不会思考的。然而近几十年来,许多科学家却用实验证明,植物不仅有感觉,而且还有可能拥有感情、记忆,会交际,甚至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因此,近年甚至兴起了一门新学科———植物心理学。1966年,美国中央情报局专家巴克斯特开创了研究植物感情的先河。他将一部改装的记录测量仪与植物相连,然后用火把叶子烧焦。他再次划燃火柴的一瞬间,仪器上的指针出现了明显变化。当他手持火柴走近植物时,记录仪的指针开始剧烈摆动,显然植物对此很恐惧。更有趣的是,当巴克斯特多次重复这种行动,却又不再真正烧植物后,植物感觉…  相似文献   

17.
老贝用黑鞋油刷了牙贝蒂就读的那个学校来了个新校长,这是个有趣的人。整个学校只有他的家不在乐颠颠镇,他也不是在乐颠颠镇出生的人。每当有人问起新校长为什么不把太太和孩子接过来时,校长总是这样回答:  相似文献   

18.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以学科基本结构为核心,以倡导发现学习和早期教育为特色。布鲁纳特别强调理解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在他看来,知识结构是一个包含着学科基本思想、基本原理的编码系统,知识通过一定表象模式得以表现。学习者能将可用的有根据的事实纳入自己的编码系统,进而产生创造性行为,超越特定信息,并演绎出新信息。学习者靠发现学习来理解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根据学科基本结构编排的螺旋式课程则有利于基本智能的早期适时训练。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业设计的质与量体现其业务能力。体现了他对学科教学的基本认识,教师不能用过量作业掩盖自己业务能力的不足,也不能有“学科本位”意识,一切轻率的决定都可能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太多和太杂的学科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独立思考的发展。(吴非博客2012—08—27)  相似文献   

20.
一群印第安人围住一家新开的店铺,只看不买。酋长来了,他对店主说:我要用一块貂皮换一条毯子,用一块貂皮换一块印花布。今天你给我货物,明天我给你貂皮。酋长取走货物,第二天背着他的信誉来了。他取出两块貂皮,放在柜台上,稍稍犹豫了一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