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完《不过如此》的“跋”,我再一次地为作者的真诚所感动。崔永元在题为“感谢”的“跋”里,一连来了9个“感谢”,这令我想起台湾作家陈之藩《谢天》中的话:“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到自己贡献的渺小”。书中这类充分体现了作者人文关怀精神的文字很多,像他对残疾人内心世界的体察:“我们真想帮他们,就该铺几条他们能随意行走的路,开几辆他们能随意上下的公共汽车。”他对自身“失误”的反省:“一个电视节目,有笑声意味着放松、灵动、可视性强。但比起人的尊严来,这些要素一钱不值。”这是一本真诚动人的书。作者的坦诚率直打动了我,相信也会打动大家。  相似文献   

2.
广西画论家王拯的形神观,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与超越.首先,王拯提出绘画以神为先,“神之所存而形寓焉.天下有形存而神或亡,未有神存而形能遁之者”,这是对传统形神观的继承.其次,王拯认为绘画“超万物之表”、“会其精者而神以出”的关键在于重“形”,即“入乎万物之中微窥”,他从绘画手法上提出“形”为“神”的支撑,这是对传统形神观的发展.第三,王拯提出:有的绘画题材必须以“形”为要,使人看到绘画就如同看到现实,以感激而有所兴发,这是对传统绘画形神观的超越.王拯之所以有如此对传统绘画形神观的超越,是有感于群众在瞻仰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将遗像时的情绪感发,感到绘画要起到鉴戒、教化功能就要“以工而得似”,让人看到绘画就联想起生活场景,为此,王拯又常常以“画记”、“画序”勾勒绘画的情节,以期强化绘画的“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重“形”来增强绘画的感染力.王拯提出绘画重“形”的观点,在古代绘画理论向现代绘画理论转型中领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严羽的具体诗歌,论述了其诗作中所体现的“诗道亦在妙悟”、“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反对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须是本色,须是当行”六个方面的诗论观。  相似文献   

4.
司马相如非常强调赋的审美创作构思“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的“自得”性.所谓“得之于内”,从司马相如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并结合其创作实践来审视,即在他看来,辞赋创作既要深思熟虑,又要自然兴发,乘兴随兴,自得自在;要自得于心,即自己要有心得体会,要有独到的感悟,要自娱自乐,自言自道,即所谓“夫子自道”,自得其乐.同时,“得之于内”说也揭示出了巴蜀文人多任性自由,任情而作的心态特点.  相似文献   

5.
叶嘉莹提出了“兴发感动”说的著名诗论。这一理论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兴”论,又吸收了西方接受美学中对于读者地位的重视,同时该理论也是她个人多年来批评和创作诗词经验的总结。本文认为“兴发感动”说的创新性在于将诗歌生命化。在运用这一理论时,叶嘉莹也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帅之所存也。【分析】论点的提出有多种方法,而开门见山提论点是常用的方法。《师说》的开头一段,就揭示了全文的主旨,提出了两个论点:一是人“必有师”,一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为了说明这两个论点,首先要并清教师的职责,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这么明确地提出教师的职责是富有独创性的,接着展开分析,对两个主要论点从道理上作了初步论证。为什么人“必有师”?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每一个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当处于孤独、寂寞状态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简直是“日长如小年”,心理时间明显慢于物理时间.当某作者将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冲突用文字表达出来时,读者一读文字便知作者心中的万般愁苦、寂寞之感了.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古典诗词中的实例,来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的冲突来展现内心愁情的.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说:在认真研究羲黄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真研究儒、道、墨、法等家,而且还应重视这样一种观点:“正统者合数家之所长也。”“博综百家,融汇贯通”。“不儒、不道、不禅、亦襦、亦道、亦禅”,我是同意这种观点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博综贯通,驰骋上下,以求其精髓为我所用。 当我们研究到汉朝时,即发现王充的言行对  相似文献   

9.
韩愈在《师说》中论述教师的标准和从师的原则时,曾这样写道: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责无贼,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段文字,最令人费解的是“吾师道也”的“师”字。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选注的《中国历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O年九月第一版)上说,师道,就是以道为师。何乐士等同志  相似文献   

10.
中等专业学校各类专业通用语文教材(1994年版)第一册认为《师说》的中心论点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讲的是择师的标准,但从作者写作《师说》的背景、目的和全文内容看,作者主要论述的是“为学必须从师”的观点,提倡的是“尊师重道”的风尚。首先从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和目的来看,这是一篇抨击时弊的文章。当时一些仕禄之家的子弟,可以世袭为官,他们自己不从师学习,还反对别人  相似文献   

11.
《论语》作为儒家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历来注解阐发者众多,又因时代和文体的特殊性,歧解也颇多。《论语.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之,主要有四种观点,但对“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为什么还要“得之”且是“不以其道得之”这一显然不合逻辑的问题,大都没有过多关注或给予合理的解决。本文认为“得”的语义指向为“处”和“去”,即以“不以其道”、“得之”各为一读,句意便通晓达畅。  相似文献   

12.
李天道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5):13-16,19
司马相如一方面强调了赋的审美表达的丰富性,强调辞采的华丽和音韵的和谐,一方面强调赋的审美创作构思“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的“自得”性。所谓“得之于内”,从司马相如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并结合其创作实践来审视,即在他看来,辞赋创作既要深思熟虑,又要自然兴发,乘兴随兴,自得自在;要自得于心,即自己要有心得体会,要有独到的感悟,要自娱自乐,自言自道,即所谓“夫子自道”,自得其乐。  相似文献   

13.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提出诗之“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本文试对“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二词作纵向与横向分析,并进而结合严羽诗歌理论本身及后世尤其是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探讨其与“入神”之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子源 《运城学院学报》2006,24(4):21-21,23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本地的宗教源远流长,其被后人奉为神仙祭拜者,多有其人其事,考其事迹,实已臻圣贤之境。神仙圣贤诗文多者,唯吕祖长歌短咏,天籁自鸣,虽无意为诗而成诗,道充于其中,不觉而吟哦发之,所以产生度化,应化众生之极大效果。《吕帝心经》末句点出:“帝故说经,欲治人心,人心得治,天地清宁”。接着偈曰:“一切惟心心最危,范天围地发光辉,天心即在人心见,人合天心天弗违”。已经点出心为主宰,人性从善恶,皆在于心,故吕祖规劝世人:“有过之人当速改,圣人未敢言无过,过勿惮改算为人”“缺德之人求忏悔,如改前非亦准行”,又强调:“时时刻刻知改过,青天不加悔罪人。改却前非便无过,无过之人吉祥增,再加修福功完满,善功完满乐天伦,乐尽天伦灾消灭,灾消福集道德存,道德长存定太平,国泰民安天赐福”。以上是从人性面渡化众生,劝人忏悔改过,修福完功,重建道德社会,则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15.
对老子庄子之道的自为生机与自动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进行了探讨。本于老庄道的“无之以为用”的前提,阐释道所以能自本自根,对天地人各界事物发生创化与消解作用,全在于自身是由内在的对待之反所致,即“反者道之动”,使万有事物因“势”运行。在“逝”中“自化”,当“自化”迭于相当程度即“远”时,事物便走向反面,完成道的一个周行期。人应体道以生,执道而行,与道俱适,进入周行而运化的自然而然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6.
学伦理是指内化的应然价值,能够作为教学行为、教学目的的指引。按照韩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学的过程就是“师道”的过程,教学伦理即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为师之道、求学之道。“道”犹如无形之手,把控着教与学全过程的正义与公平,明确了教与学的本质都是道法自然、遵循规律、保守本真:要求教师之“教”必须有人...  相似文献   

17.
卢玉梅 《广西教育》2013,(10):22-23
韩愈在《师说》中曾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地谋“道”。这个“道”应该是教师所具备的品德、知识、能力等素质。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作为现代教育者,教师应该不断升华自身的思想品德,更新教育观念,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应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道德经》中,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其预设的世界最高的形上实体,是世界的本原。道自然而生、并创生万物为万物之道;道又内在于万物之中为万物之德;德者,得也,即德乃得之于道。道性本自然,道亦法自然;德惟道是从,亦是自然之德;万物之灵——人之本性素朴亦即自然。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一篇课文,特别是文学性文本,必然离不开这样的思考:这篇课文是如何打动人的?找到兴发感动的质素,学生才会充满欢乐地、富于关切地、凝神地走进教学事物,语文学习也才能真实发生。“兴发”即兴起、引发,是对学生个体美好身心状态的唤起和激活。把不同的“主体人”——作者、教师和学生联结起来,构成亲密的对话关系,实现人、文一体的境地,必然要兴起、引发情动的力量。而要产生情动的力量,必须创设与课文相似的情境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道德经》中,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其预设的世界最高的形上实体,是世界的本原。道自然而生、并创生万物为万物之道;道又内在于万物之中为万物之德;德者,得也,即德乃得之于道。道性本自然,道亦法自然;德惟道是从,亦是自然之德;万物之灵——人之本性素朴亦即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