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兴华 《文教资料》2010,(21):58-59
抒发送别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引导学生领略唐诗中的送别之情、别离之怨和相思之苦,并从中可以看到唐人表达伤感的送别之意象,感知不同的送别情感,能通过众多的送别诗感知唐代不同时期的社会境况。  相似文献   

2.
如何组织开展派遣军官专业职务评任,是当前学生军训工作中的一个的现实难题。笔者认为军队派遣军官专业职务评任实施“单独计算璃配比例.单独组织评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井从完善法规政策、借鉴有益经验和规范评任过程三个方面对组织开展评任工作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略论明代御史制度之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御史制度古已有之,秦汉唐宋历代相承,号称天子耳目,是封建官僚系统中的重要分支。朱元璋立国之初,有鉴于元代纲纪废弛,贪吏横行,设御史台。“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事,御史掌纠察”。御史合作为三大府之一,在中央政府中居鼎足乏势。所谓“朝廷纪纲,尽系于此”。以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六部并列,都御史为七卿之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员额多达一百十人,远远超过前代(唐代监察御史仅十五人)。有明一代,御史人数众多,地位显赫,在整个官僚系统中起重要  相似文献   

4.
唐开元时形成"一台三院制",使得御史制度臻于完备。三院制下的各院御史职权分配明确,既有分工亦有协作。殿院僚属殿中侍御史一职,初置于曹魏,沿革至唐开元,始隶属于殿院。殿中侍御史的职掌与迁转,反映其特殊地位,与台院、察院御史之间的关系,以及唐代御史升迁之特点。  相似文献   

5.
御史监察制度始于秦汉,经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至唐代趋于完善。唐代的御史监察制度有着自己的特点:机构的健全和法律的完备,御史监察权的独立行使,优秀人才加入及严格选拔制度。唐代的御史监察制度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也为我国相关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刑法之共同犯罪到唐代规定已相当具体,不仅将首恶与“随从”或“协同”者、“被逼”或“被驱率者”、教令者相区别,而且还依据共同犯罪中的不同地位、不同作用区别量刑。但是,法律离不开社会的土壤,在皇权专制的社会里,法律也被刻上了等级与宗法的标签。在唐代刑法中,影响首恶的认定因素不仅是主观罪过和客观行为的严重程度,还包括血缘关系和职务身份以及犯罪性质。  相似文献   

7.
王思任文学思想个性鲜明,见解独特:历代文论家皆重视悲剧创作,而王思任却独具慧眼地提出"欢喜一途"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将它提到与悲剧创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言情派代表人物的王思任,敢于旗帜鲜明地肯定告子的人性论主张,并将这种人性论与文学的特性联系起来,论证文学表现"食色之性"的合理合法性,强调文学应体现天机触发,自然流露的"真至之情".王思任既反对诗文创作中的模拟之习,也反对矫枉过正的求新求异,他在倡导作品的性灵韵趣的同时,尤为重视作家的学识修养.  相似文献   

8.
令是下行公文中的一种,以简炼朴实为风格特征。但魏晋以还,在唯美思潮和贵族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令文与其他公用文体大多成为文士炫才耀博的载体,以典雅藻辞为美,此风至南朝尤甚。《文选》“令”类唯选《宣德皇后令》一篇,是任日方代宣德皇太后王宝明劝萧衍进位梁公而作,实质是劝禅文。禅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主要转移方式,劝禅文则是这一方式衍生的文体之一。任日方先后代拟有多篇以萧衍为对象的劝禅文,但因所代的名义作者身份和写作时间不一,笔法各各有异,都恰当地展示了名义作者与萧衍的关系,并涂上了作者与萧衍特殊关系的心理色彩。  相似文献   

9.
王羲之青少年时代是在南京度过的,但南京留下他的遗迹和传说很少。他不愿做京官,而大都选择外任。王羲之与南京的关系可以用“冷多热少”来概括。种种状况,与他的家庭生活、学养和性格,及王氏家族在东晋政权中的地位升沉等等,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清代官员离职或出缺,由其他官员代理其职务称为署理,署理的期限可长可短,现关于乌里雅苏台将军中几任将军的“署理”与“正任”在《清实录》、《清史稿·疆臣年表》、《清史列传》、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章伯锋《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魏秀梅《清季职官年表》与《军机处满文月折包》之间记载有些出入,即作考察探讨.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御史台为专门的监察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御史监察百官、整饬吏治的职能维护了官僚机构正常而有效率地运作。唐代御史常态的职权运作突出地表现在二方面:一是监察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的健全与完善,御史职权行使有法可依;二是御史职权行使的科学合理性,加强对官僚行政体系的总枢纽即尚书六部的监察。  相似文献   

12.
唐代御史既是监察主体,又是创作主体,这种社会角色的互根性决定了唐代御史也是一支文学创作的主力军。御史文学家将其刚正不阿的政治品格,忧国忧民的情怀,崇尚正义、践行法律的价值取向等注入唱和诗创作中,铸就了唱和诗卓具特色的内涵特质,主要表现为:一是精神的雄健和心气的高傲;二是忧民爱国情怀的抒发;三是关怀时世的现实指向;四是御史唱和诗还直接促成了一些新的诗歌流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唐代御史既是监察主体,又是创作主体,这种社会角色的互根性决定了唐代御史也是一支文学创作的主力军。御史文学家将其刚正不阿的政治品格,忧国忧民的情怀,崇尚正义、践行法律的价值取向等注入唱和诗创作中,铸就了唱和诗卓具特色的内涵特质,主要表现为:一是精神的雄健和心气的高傲;二是忧民爱国情怀的抒发;三是关怀时世的现实指向;四是御史唱和诗还直接促成了一些新的诗歌流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民国奇才”于右任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他一生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的宣传和斗争活动,其间十分关注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他以爱国主义为教育事业的主线、通过报纸进行社会教育、以诗歌为教育媒体实施诗教第一系列特征。这些都体现了于右任不仅是一位革命家、宣传家和书法家,而且还有一位教育家,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应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道教对唐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君臣之道理论、道教的政治理性、御史监察制度和道教与唐代政治的关系调适上。本文从道教与唐代政治关系的视域进行分析,它将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唐代政治清明和臣子的力谏精神。  相似文献   

16.
唐代御史制度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史上,唐代的御史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秦汉以来监察制度的完善和总结,又对宋以后的监察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长达二百八十九年的有唐一代,御史制度形成了它的许多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道教在唐代的特殊地位,唐代文人对道教的崇尚以及游仙之作阐述了唐代文人的崇道之风,认为从道教的角度研究唐代文学是一项重要的工程。  相似文献   

18.
关于明十三道监察御史的统属问题,目前史学界大多数人认为是隶属于都察院.例如,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下册第99页写道:“都察院长宫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但是,明代著名学者邱濬在《大学衍义补·重台谏之任》中却说:“六部官属皆书部,如吏部属,则曰吏部文选清吏司;兵部属,则曰兵部武选清吏司之类是也.唯监察御史则书其道,而不系于都察院焉”.明言监察御史与都察院不存在统属关系.两种意见,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1、调整现行分配制度和工资政策。改变目前评审职务和晋级工作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学位轻贡献的作法,要把工资待遇与履行岗位负任制的情况和对社会的贡献密切联系起来。 2、广开就业门路和指导学生就业。目前初、高中学生多数希望成为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不愿当工人、衣民。而社会的需要恰恰相反:要求他们中的少数成为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大多数成为普通劳动者或初、中级技术人员。要教育学生依据自己的条件和社会可能提供的条件正确选择职业。  相似文献   

20.
从任选课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提出了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学习理念为基础的现代化课程管理系统,应用到任选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