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央文明办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专题片《伟大的创造》,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多次了。该片播出后得到领导干部.全国政协常委.大学教授.社科院研究人员和广大观众的好评。作为参加拍摄的主创人员,我们谈谈该片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2.
三届国务院总理充分肯定《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在晚上黄金时间开播,到现在已经10年了。10年来,三届国务院总理李鹏、朱基、温家宝都给予《焦点访谈》栏目以高度评价。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看了《焦点访谈》演播  相似文献   

3.
张华 《现代传播》2001,(2):89-91
从《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到《黄河》、《望长城》,再到《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香港沧桑》、《共和国外交风云》,中国的大型专题片跳跃式地走过了二十年。近一两年,从中央电视台到有实力的地方台,大型专题片更是全面开花,各省类似中央台《改革开放二十年》这样类型的作品比比皆是,大型专题片的选材范围已经扩展到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然而,繁荣的背后是更大的压力,进入新世纪,各电视台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制播分离已势在必行。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大型专题片的选题和策…  相似文献   

4.
3月20日,宜昌市档案馆配合市委宣传部,接待了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峡》摄制组的采访拍摄。该片是中央电视台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三峡工程的竣工并向建国六十年大庆献礼的大型专题片。该片全面、完整地反映三峡工程的历史由来、建没过程及主要功能,展现三峡工程为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经济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成长发展势头。随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的走红,各地电视台相继开办了一批贴近社会生活、贴  相似文献   

6.
从80年代初开始,随着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浙江电视台《新闻纪事》、山西电视台《记者新观察》等一系列追踪社会热点、展开新闻背景、阐释事件因果的深度报道专栏的相继开设,电视评论这一全新的节目样式在国内电视界雏型初成,中国的电视新闻开始了干预生活、引导舆论的崭新之旅。从1993年到1996年,中央电视台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先后推出了三档新闻评论性节目:《焦点时刻》、《焦点访谈》和优新闻调查》,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称之为“加强新闻评论的三大步”。这无疑是中国电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三大…  相似文献   

7.
"深度报道"现在是各家媒体的时髦的话语,可什么才是真正的"深度报道"呢?在很长一段时问里,"深度报道"是和舆论监督报道划等号的.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焦点访谈式的深度报道也被众多地方媒体所认同和仿效.发展到今天,对时效性的追求发展到了极致,电视直播变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个时候深度报道同样面临着困境和突围.  相似文献   

8.
据报载,中央电视台门前经常排着两个长队:一路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向《焦点访谈》节目反映情况的;还有一路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向《焦点访谈》节目公关的。 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一方面,《焦点访谈》节目深得人心;另一方面,《焦点访谈》节目是在冲破重重阻力和障碍的情况下进行舆论监督的。既然作为中央级的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和阻碍,那么,省市级、地市级  相似文献   

9.
王钢 《青年记者》2007,(24):73-74
“深度报道”现在是各家媒体的时髦的话语,可什么才是真正的“深度报道”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度报道”是和舆论监督报道划等号的。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焦点访谈式的深度报道也被众多地方媒体所认同和仿效。  相似文献   

10.
一月下旬,两集电视专题片《世纪之患──新型毒品》(以下简称《世》)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陆续播出,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仅在北京,有关部门就接到了数十个热线电话。随着该片在全国其它省市电视台的播出,由公安部实施的专项严打行动也在有组织地展开。在我们普通观众的心目中,吸毒,不管是传统型的海洛因、大麻,还是新型的冰毒、摇头丸,只是属于特殊群体的行为,与我们朝八晚五的上班族和每天为升学就业而备战的下一代无关。而看过该片,我们恍然明白:这种观念已经过时,得尽早更改,因为世纪之患正潜伏在我们身边。说到…  相似文献   

11.
艾宁 《新闻与写作》2004,(1):33-34,36
2003年初,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追踪临汾矿难瞒报真相》的报道,揭开了山西临汾市尧都区阳泉沟煤矿特大矿难瞒报死亡人数的内幕。作为揭露此事件内幕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曲长缨,在为真相奔走的过程中,抵御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引诱,不屈不挠、坚持原则,以事实说话。由此而获得了“2003年中国风云记者”的称号。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舆论监督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 在对待舆论监督报道问题上,人们的态度往往判若水火。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节目,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最关心的节目之一。朱镕基总理视察《焦点访谈》节目组时题词:“舆论监…  相似文献   

13.
一月下旬,两集电视专题片《世纪之患——新型毒品》(以下简称《世》)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陆续播出,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仅在北京,有关部门就接到了数十个热线电话。随着该片在全国其它省市电视台的播出,由公安部实施的专项严打行动也在有组织地展开。  相似文献   

14.
《新闻30分》栏目,是中央电视台在1995年4月在原来的《午间新闻》基础上改版推出的一个新的消息类栏目。这个栏目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声誉鹊起,创办当年就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大名牌栏目之一。 据中央电视调查咨询中心收视率调查统计,《新闻30分》收视率稳步上升,在南方一些地方,其收视状况超过港台地区电视台节目,成为我国白天最受群众欢迎的节目之一。 《新闻30分》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又一块试验田,给我们以许多有益的启示。如果说,中央电视台1993年推出的《东方时空》、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是在电视新闻专题与电视新闻评论上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那么,《新闻30分》则是主攻消息,在这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 一、抢时效,发挥消息灵活快捷的特性 《新闻30分》实际上是中央台滚动新闻的一次,每天中午12点播出,它的内容是以反映前日午后到今日午前发生的新闻为主。目前我国电视新闻采访队伍在这一时段抢发新闻的意识十分薄弱,尤其,前天夜里发生的消息,常常不能最快地  相似文献   

15.
我们外出采访时,往往会有人惊讶地问我们:“你们是记者吗?”“你们是中央电视台的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典型地从侧面反映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这个群体的工作风貌和作风。的确,《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记者和摄制人员,相比之下具有吃苦耐劳、不图私利的精神,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群体以及我们的栏目能够受老百姓喜爱的主要原因。大家知道,目前社会上对新闻记者的看法不算太好,有些原因是由于个别同志不好的做法,但是《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的记者在外面非常注意这点,而我们最终也给外界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争取到了采访对象的配合。  相似文献   

16.
王同业 《现代传播》2007,(3):144-146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2004年,《焦点访谈》开播10周年的时候,这个栏目开始悄悄地发生一种变化:更加注重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时至今日,《焦点访谈》的记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矿难、爆炸、火灾、洪水、地震等各种突发事件的现场,播出报道突发事件的节目逐年增多:2003年播出9期,2004年播出19期,2005年播出34期,2006年播出35期。作为《焦点访谈》的制片人之一,笔者参与了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对《焦点访谈》突发事件报道的特点以及运作规律做一简略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13,(2):31-32
开播19年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13年第一天迎来开播以来首次大改版。新改版《焦点访谈》的时长增至17分钟,每期不再只关注一个焦点,而是关注两个乃至多个热点,并增加了新主持人。改版后的节目将坚持舆论监督特色,更贴近民生,并会强化"有深度、有锐度"的评论功能。央视的王牌新闻栏目《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18.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也是众多新闻媒体的一个名牌栏目。对《焦点访谈》的欢迎和重视,由下述情况可以看出。据媒体披露,中央电视台门前经常有两支队伍。一支是上访群众或反映问题的,要求《焦点访谈》去采访,或要求及早播出的。这支队伍走“前  相似文献   

19.
杨余泓 《新闻世界》2004,(9):18-19,25
2003年9月、国内媒体爆出一条新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元老级人物、《焦点访谈》栏日主持人方宏进,将离开央视加盟上海东方卫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焦点时刻》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等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走红,新闻评论性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为广播电视工作者和各台领导所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