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班主任教师要善于把小事放大、大事化小、旧事做新、难事做细,通过自己的示范、引导、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对学生真诚关爱和尊重的过程中,让学生把行为习惯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潜在需要,贯穿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从而铺就一条健康、活泼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我们可以说,养成教育是关系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总结自己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中,我有如下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定势,而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通过规范其行为习惯,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小学生的内在需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定势,而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通过规范其行为习惯,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小学生的内在需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6.
针对近几年来我国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旨在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我们可以说,养成教育是关系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高涵 《教师》2011,(24):14-15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人格显得尤为重要,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需要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个年龄阶段可塑性大,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逐步形成的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此,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本文拟从内因、学校教育、家庭与社会教育三方面着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教育方向、途径探索、工作方法等几方面,阐述了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做法,强调了细节落实、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和特色"养成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人格显得尤为重要,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需要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个年龄阶段可塑性大,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逐步形成的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此,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本文拟从内因、学校教育、家庭与社会教育三方面着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重任。习惯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意义深远而重大。将德育故事进校园、德育故事进班级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内容。在学校班级的工作中,将德育故事校本课程作为活动的重点;在班级学生中做好诚实品质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诚实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习惯是一个人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形成半自动化或是自动化,且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并在小学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教学意义。中小学德育是要从学生习惯的养成着手,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而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习惯是从小就开始发展形成的。我校学生都来自农村,有些还是外来务工子弟,他们的父母基本都外出打工,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看管。家长的认知水平、文化水平都不高,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识更少,所以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意识,行为习惯比较差。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从树品牌为抓手,打造以"贤文化"为学校文化特色,以文化的熏陶与引领,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贤文化"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变得自觉、自发、自愿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主题班队活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个方面逐一的渗透,循序渐进地进行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文章围绕小学主体班队活动的开展,以养成教育作为主题,以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提升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阶段加强养成教育,让学生养威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广大教师与家长所共同关注与不断追求的目标。那么在幼儿阶段如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16.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改善学生性格、学习、生活规律及待人处事等有着积极而又有效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对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育策略的研究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效率就有着显著且积极的影响。本文以我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和对小学生行为素质的基本要求为依据,针对如何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行为进行规范性教育实施问题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和行为的训练,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并于1991年8月20日正式颁布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现阶段教育中,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对策来引导小学生养好行为习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科学》2020,(Z1):163-164
"生命重于泰山",对中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健全人格的重大工作,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弥补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缺失,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规范行为习惯养成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这不但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而且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完成。本文就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中行为习惯的养成做简要的分析,一个是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规范行为习惯,改变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二是要学校与家庭安全教育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安全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而习惯的养成更是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养成的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  相似文献   

2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语言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着重对教育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并总结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班主任可采用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