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一开始,我就亮出第四幅图问幼儿:“桌子椅子上有什么?”“哪来的脚印呢?”我让幼儿自由议论2~3分钟后再回答。幼儿说“是小偷从窗里爬出去踩上的”、“是弟弟关窗户踩上的”、“是弟弟站在桌子椅子上当小海军踩上的”等等,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在幼儿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的计算教学中,应加强应用题的启蒙教育,这能促进幼儿长知识,长智慧。(一) 抓渗透,重奠基在10以内加、减的计算教学中,不只是使幼儿会求加、减法算式的得数,还要注意渗透加、减法运算意义的教学。因为运算意义是列式的依据,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比如,教学6+2=?除了训练幼儿读作“6加2等于多少?”还可以让幼儿“翻译”成“把6和2合并起来,一共是多少?”或者“比6多2是多少?”又如,教学7-3=?除了训练幼儿读作“7减3等于多少?”还可以让幼儿“翻译”成“从7里面去掉3,还剩多少?”“比7少3是多少?”或者“7与3相差多少?”这不啻是训练幼儿的逆向思维,实际上还  相似文献   

3.
谜语——是运用儿歌、顺口溜的形式,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事物的特征,它语言简炼,短小精悍,生动具体,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小班开展猜谜语活动,不但能启发孩子积极思维,而且能丰富幼儿的知识,训练幼儿的口语,培养幼儿大胆发言的能力。一、从直观到形象,启示幼儿理解谜语我经常想,如何在幼儿中间开展猜谜语的游戏呢?如何让小班的孩子理解“谜语”这个词的概念呢?小班孩子的思维具有直观性。针对这一点,我用实物过渡到抽象,使幼儿理解“猜谜语”。我对幼儿说:“小朋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很小,在我的手里。小朋友先猜猜看,你们是不是能猜对?”说完我就把握着东西的  相似文献   

4.
集体教学是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关注和尊重每个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呢?一、关注活动目标的基础性与层次性个性化的集体教学活动首先要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出发,在基础要求一致的前提下提出具体、明确的层级性和多元性的个性活动目标。这些目标应该能表明幼儿行为结果的衡量条件与标准,并能深入观察到幼儿的学习结果。例如,大班语言活动“森林快车”有三条活动目标:通过观察讨论,逐步发现线索,初步学讲故事;在小云朵的帮助下,不断丰富讲述内容;通过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5.
幼师专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是关系到毕业后能否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大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幼师专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那就要从实际出发,下大力气,改革教学。 一、大讲幼儿故事 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讲幼儿故事占有很大比  相似文献   

6.
《我的好妈妈》是一首颇受幼儿喜爱的歌曲。可是有一次,唱完这首歌之后,一个幼儿怯怯地问我:“老师,为什么不唱我的好爸爸呀?”是呀,为什么老唱“好妈妈”,不唱“好爸爸”呢?  相似文献   

7.
"我就是想当班长"--关于幼儿园"小班长"现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的缘起 “小班长”现象,基本上在每个幼儿园都存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一是可以培养自己的得力助手,一是可以让幼儿在担当“小班长”的过程中得到能力上的锻炼。可是这种“小班长”现象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又是怎样的一种认识。他们是想当老师的小助手吗?他们能得到能力上的锻炼吗?他们实际上又是如何去当班长的呢?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我们目前只是从理论上来分析让幼儿当小班长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8.
五、声音游戏一、教学目的:1.感知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游戏中体验声音的产生;2.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发声现象的兴趣。二、教学准备:每个幼儿一件发声玩具,录音机一架,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带一盒。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区分各种声音: 教师:“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猜一猜,这是什么?(幼儿猜出是耳朵) 耳朵有什么用呢? 幼儿:“耳朵能听见声音。”“没有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教师:听一听,这是些什么声音?(放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 幼儿:“弹琴声。”“唱歌声。”“朗诵声。”“闹钟声。”“说话声。”“流水声。”“鸡叫声。”“自行车铃声。”“咳嗽声。”“说话声。”教师: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幼儿:“汽车嘀嘀嘀的叫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  相似文献   

9.
今天在幼儿园的文学作品教学中,老三样——童话、故事、儿歌“统治”的局面已经打破,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开始意识到散文这种体裁的独特价值,开始重视散文的教学。不过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从散文的特点出发去进行教学,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换言之,如何发挥散文作品的最佳效能,去促进幼儿的发展呢? 的确,散文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样式的体裁。散文有童话或故事一般的叙事性语言结构,但同时又兼有诗歌注重内在情感表现的特点。给  相似文献   

10.
又一个金色的秋天来到了。怎样让幼儿能循序渐进地积累有关秋天的知识,较好地掌握秋天的特征呢?我们给每个幼儿设计了一个“秋收袋”,孩子们从这“秋收袋”中,还真收获不少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请每个幼儿动手做一个类似信封的纸袋子,并给袋子取名,最后定名“秋收袋”。第二、设计“秋收袋”封面。要求幼儿画出秋天的某一特征,并写出自己的名字或做上标记。第三、为“秋收袋”搜集材料。每次幼儿活动后  相似文献   

11.
“你改过自新了吗?”监狱的行刑效果如何衡量?究竟怎样才算是“洗心革面”了呢?惩罚、隔离,甚或戴着矫正面具的刑罚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这一点呢?重返社会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罪犯的角度出发呢?肖申克也发出了这样的追问。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老师大概都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即举手的幼儿缄默不言。这也许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默认的“事实”,早已不具备“问题”的意义。然而,幼儿的任何一种外部行为表现都是有其独特的心理结构、心理过程在支撑着的。在举手幼儿的缄默不语背后是否隐含了某些我们日渐熟视无睹的问题呢?面对着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策略支持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中班的一个艺术综合活动的具体情境:在活动中,教师向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方形的螺旋线像什么?”问题一出,有不少幼儿举手。一幼儿说“像一辆汽车”,一幼儿说“像一条冬眠的…  相似文献   

13.
幼儿发问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是主动求知的开始,是满足好奇心的反映。我通过“小问号”活动,让幼儿向老师发问,又根据幼儿发问的内容,运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解答,从而满足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心理。 一、用直接回答的方式进行解答。如幼儿问“人是什么变的”,“太阳为什么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等问题时,我就通过演示图片和讲解,直接了当地做出准确回答,以此来增长幼儿的知识。 二、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解答。如幼儿问:“为什么冬天早晨玻璃窗上会有一层小水珠呢?”我就做一个小实验来帮助幼儿理解。即:倒  相似文献   

14.
起因86.10.17 今天,在谈话“亚运会上的好消息”活动后,杨宁小朋友跟我说:“老师,我都想参加亚运会了。”我问:“你参加亚运会干什么?”他说:“我参加亚运会的比赛,也能得到金牌。”我说:“好!”听了杨宁的话,我受到了启发。这一阶段我们通过向幼儿介绍亚运会的比赛情况,请幼儿回去收听、收看亚运会的专题节目,小朋友对亚运会有所了解。我想:我们能不能结合幼儿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在班级里织组开展亚运会的游戏呢了我决定组织幼儿进行一次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16.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17.
抓住良机     
有一次我让幼儿认识鱼,然后画自己喜欢的鱼。有个幼儿提出疑问:“某某怎么把鱼画成没有尾巴的呢?”我没有及时回答,因为我认为这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思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把以上两个问题结合到一起考虑,我想,是不是可以在舞蹈教学中加一些让幼儿从即兴表演到创编小歌舞的内容呢?这样,不但给传统的舞蹈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能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小、中、大这三年一轮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让幼儿欣赏一首欢快的乐曲。我预计幼儿能将欣赏的曲子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体验快乐、高兴等情绪,于是,在欣赏一遍乐曲后,我问幼儿:“听完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想做哪些事情?”没想到源源说:“我听了音乐有点想睡觉。”这个答案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怎么会有想睡觉的感觉呢?我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就重复道:“哦,你听了想睡觉。”不料这引来了许多幼儿的模仿,这个说:“我听了音乐也很想睡觉。”那个说:“我现在就想睡觉了。”这时,为了避免尴尬,我赶紧打开录音机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跟着我做动作,转移幼儿的注意,转…  相似文献   

20.
“妹妹过生日”是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知识实际的一则语言教材。本着教改精神,为使“妹妹过生日”从单一的语言教学转化到较为优化的整体教育方面来,我打破了游戏和作业的界线,课内和课外的界线,从培养幼儿关心别人的感情出发,激发幼儿到“娃娃家”做客并送礼物的良好愿望,组织了一次教学游戏活动。设计时注意寓幼儿情感熏陶、行为培养、说话练习、知识再现、想象开展于整个活动之中。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