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既然……     
既然萧索的冬已离去 就听春雨静静地诉说前世的遭遇 乘温暖的时光之舟 走出沉甸甸的季节  相似文献   

2.
既然     
徐敬亚 《阳光搜索》2005,(11):26-26
  相似文献   

3.
既然     
既然(外一首)广东河源师范黄忠既然,小鸟已长出翅膀,那么就由她自由飞翔;既然,小溪已亮开歌喉,那么就由她回归海洋;既然,机遇选择了我,那么就让我在风雨的礼赞中崛起。父亲童年时你摇着我七彩的梦幻;青年时你盼着我的思念;你那深深的皱纹是我成长的辙痕;你那...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教学学科只是“语文”,传统的学校教育被称为“读书”。语文,非读书不可,这本是一个自古都有的共识。语文,其实不是老师给“教”出来的。翻开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教育史(严格地说,中国的语文教育从甲骨文时代就开始了),那本身就是一部堂堂正正的读书史。中国是教育大国,也是一个读书大国,我国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读书。苏秦之所以能游说天下,是因为他“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地读书;杜甫之所以下笔如有神,是因为他“读书破万卷”;周总理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连  相似文献   

5.
正我最未雨绸缪的时候是临近毕业的那几个月,每天起床掀开被子,就跟同室的小伙伴们一起声讨着光阴的无情,而自己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作为对一段时光的反刍。但我选择宽容那时的自己,因为我相信,在面对留不住的青春时,每个人都不会那么从容。  相似文献   

6.
在某个美丽的秋日,几乎所有的芦花都吐出了雪白的绒毛,满满绽放在秋水池畔。秋水一如浅浅的泪痕,悄悄划过远方的山梁,谁都不知道它要延伸到多远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7.
在某个美丽的秋日,几乎所有的芦花都吐出了雪白的绒毛,满满绽放在秋水池畔。秋水一如浅浅的泪痕,悄悄划过远方的山梁,谁都不知道它要延伸到多远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8.
我到台湾读博士的第一年,甘苦难言.在那一年中,我硕士阶段的室友珊,在上海嘉定贷款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复式楼盘,十分漂亮.她谦虚地说:“还可以吧,就是远了点.”却在踌躇满志中充满了对于新生活的憧憬.室友妮在国企的党群工作部安安心心当职员,每周六晚上她会在唱吧录一首歌,有时梁静茹,有时孙燕姿,总之都是结了婚的旧年青春偶像.我点开过一次,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坚持每周一歌.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写这个稿子时对我说了一句话:面对喜欢的人,我们心里难免各有一个黑洞,里面藏着不好言说的纠结。我想,少女的心事就像那黑洞一般,难以猜测,但又令人无限遐想吧。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题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任意……”这样的叙述语句,你是否知道,利用“任意”解题有时还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独特效果呢!你看:  相似文献   

11.
既然你要走     
你已经决心要走,我只好挥一挥手,不管你我还能不能拥有,但愿你能有新的追求。啊,亲爱的朋友,脚下的路不一定好走,请把我的祝福藏在胸口。你已经不能换留,我只好送你远走,_不管你我还能不能相守,但愿你能找到爱的长久。啊,亲爱的朋友,远方的梦不一定温柔,请把我的祝福用心带走。既然你要走@郑晓卉~~  相似文献   

12.
"快,快,笑一下!笑一笑呀……""你怎么不笑呀……"于是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歪了一下嘴角。"咔嚓"一声,我那苦咧咧的笑容便留在了相机里。这样的情况,总是出现在我身上。在旅行留影纪念时,像是被谁钳住了嘴角一样怎么也笑不出来。不是我不想笑,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微笑的理由。有谁讲了个笑话吗?有谁夸我了?答案都被自己一一否定,于是就笑不出来了。似乎没有值得自己微笑的事。平时  相似文献   

13.
出生于上海的吕方,其温暖情挚的歌声,一直是许多25岁以上半大不小的人们0最贴心的记忆。像经典的《老情歌》、《多爱你一天》,《流浪花》……一首又一首的情歌,陪我们走过年少时光。这次,吕方带来了陈耀川和薛忠铭合力制作的全新国语大碟《既然爱了就不怕》,相信会带给人更深的感动。自1983年吕方凭《我是中国人》一曲勇夺“第二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后,至今已推出了二十多张专辑,凭着与生俱来的一把好嗓子、扣人心弦的歌曲和丰富的演出经验,感动了许多人,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在现今这个时代,网络已日益成为人类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好伙伴。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令我们非常头痛。  相似文献   

15.
16.
有的几何题,在一般条件下不易找到解题途径,若把图形“特殊化”,就可求出题目的最终结果。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将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17.
龙通泽 《贵州教育》2011,(24):46-46
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细嫩光滑的脸上,光阴总也无情地拿起刻画足迹的刀,刻上几行鱼纹如波浪般慢慢地扩散开去。飘飘的雪花,也不肯放过青松般的头发,总也抖落些雪末,染上几根银丝。因此称谓也就在这细痕的扩散与银丝的增添中由“叔叔”变成了“伯伯”,由“伯伯”变成了“爷爷”了。  相似文献   

18.
现在,当我看见路边围墙上的爬藤,
  那么绿,那么繁,那么沉地下垂,
  我就充满喜悦,赞叹这生命的美丽,
  而不再去想它的孤独,它可能的忧伤。  相似文献   

19.
既然禁而不止何不导之以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择校生现象早已有之,于今犹烈。择校生现象之所以成为近年来人们的热门话题,其实质是择校与高额收费相联系的问题。笔者以为,只要存在着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的差异,择校生现象就永远存在。 1、择校现象是禁而不止的 1995年上半年,为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问题。国家教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准招收择校生。”这个意见大概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第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学,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规定。从宏观角度看,这个规定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只是一个理想的目标,实际上很难做到完全的“就近入学”,这是因为:(1)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以国家办为主,但从政府的现实财力来看,所能提供的条件在绝大多数地区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政府投入的大头彼人头费吃掉,剩下的小头连公用水电费也保障不了,而且,公用经费还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中等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内部都存在着差别。同是由国家办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无论校舍、设施,师资等办学条件、办学水平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状况决非短时期内可以消除的。(3)由学校自身历史发展所积累的办学经验,社会的知名度、美誉度等方  相似文献   

20.
1977年 ,全国恢复高考 ,我正在一所社办高中 (当时 ,每个公社都办有高中 )就读高一。因为成绩拔尖 ,且政策也鼓励没有高中毕业的学生参加高考 ,学校便极力推荐了我。考完后便填报志愿 ,每人可填三个志愿。我翻开一张报纸 ,毫不犹豫地填了顶前面三所大学 :北大、清华、复旦。高考成绩公布了 ,我的数学得了高分 ,但其余的科目却不理想。这时 ,有的同学就跟我开玩笑 :考北大、清华 ,老鼠子想睡猫 (新化方言 ,意即黄鼠狼想吃天鹅肉 )。我听了 ,满脸通红。那一刻 ,我成熟了很多。第二年 ,我高中毕业。高考之后 ,面对那张有许多大学校名的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