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成功运用叠字手法的佳句。《诗经》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叠字以及双声、叠韵,已十分成熟。“古诗十九首”的叠字运用很有古朴自然的特点,唐代时出现的近体诗,由于格律上限制,叠字的使用不如以前频繁,而宋词叠字运用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到元曲,由于格律渐宽,叠字艺术又回到了它的源生地,表现更直露。叠字艺术对占代诗词的表情达意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成功运用叠字手法的佳句.<诗经>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叠字以及双声、叠韵,已十分成熟."古诗十九首"的叠字运用很有古朴自然的特点,唐代时出现的近体诗,由于格律上的限制,叠字的使用不如以前频繁,而宋词叠字则运用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到元曲,由于格律渐宽,叠字艺术又回到了它的源生地,表现更直露.叠字艺术对古代诗词的表情达意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叠字具有舒缓婉转、深沉回旋的表达效果,正适合于婉约派词作缠绵姜婉、曲折含蓄的词风,宋词中婉约派词作多用叠字,豪放派词作则鲜见使用。  相似文献   

4.
叠字在中国古诗中有其特殊的修辞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但是翻译中却很难展现出原诗中叠字的艺术魅力。本篇论文以《采薇》一诗的四个译本比较其中的叠字翻译优劣,并借助其他翻译大家的译作总结出两种叠字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语学习》2007,(10M):186-188
叠字在中国古诗中有其特殊的修辞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但是翻译中却很难展现出原诗中叠字的艺术魅力。本篇论文以《采薇》一诗的四个译本比较其中的叠字翻译优劣,并借助其他翻译大家的译作总结出两种叠字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叠字艺术是汉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从古到今,无论诗、词、曲、文都运用得十分广泛。这是因为叠字在增强语气、调整语调、描写容状、摹拟声音、渲染气氛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我国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就十分推崇这种叠字艺术,说:“诗人  相似文献   

7.
诗中叠字又称“重言”,是一种修辞手段。叠字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虽然是两个字的重叠,却传达出了一种不尽的意味。无论是用来刻画人物,描写事物,还是用来抒发情感,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收到多种多样的艺术效果。杜甫非常注意诗句的音韵和谐,所以杜甫的诗歌中大量使用了叠字,他的诗歌一千四百余首,用叠字修辞的诗有三百多首。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诗中叠字最难下,唯少陵用之独工。”  相似文献   

8.
平时做古诗鉴赏题时,作者发现古诗词中叠字的运用较多。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因为叠字摹声,使人如闻其声,有余韵不绝之妙;叠字绘色,使画面鲜明,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叠字写景,使诗歌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深邃,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叠字抒情,真挚细腻,委婉悠长,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叠字叠句,使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取得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叠字是汉语修辞的一种方法,运用叠字艺术进行诗词创作是古代诗词作家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章对古代诗词中叠字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论述了叠字艺术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自然妥帖地运用叠字艺术,以增强诗词艺术感染力的论点。  相似文献   

10.
诗中叠字又称“重言”,是一种修辞手段。叠字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虽然是两个字的重叠,却传达出了一种不尽的意味。无论是用来刻画人物,描写事物,还是用来抒发情感,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收到多种多样的艺术效果。杜甫非常注意诗句的音韵和谐,所以杜甫的诗歌中大量使用了叠字,他的诗歌一千四百余首,用叠字修辞的诗有三百多首。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诗中叠字最难下,唯少陵用之独工。”叠字炼字炼句的难度很大,但是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能把叠字运用得天衣无缝,使其诗歌意象情趣横生,呈现出令人震撼的音意美,具体表…  相似文献   

11.
运用叠字是《诗经》语言的一个很显著的特色,巧用叠字状形、绘声、摹色等等在《诗经》中不乏其例。妙用叠字为文,不致文章重复累赘,而能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更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叠字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社会发展的原因,有语言本身的原因,又有人类思维发展的原因,它的产生为后代文人使用叠字开创了先河。在《诗经》中叠字的运用不仅多而频,而且新而奇,为作品表情达意,体现作者的主观情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汉赋中的叠字运用普遍、精美、新鲜、既继承了前代人的,优秀词汇,又有创新。叠字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往往在夸饰景物时蕴含思想感情,具有一般艺术语言所不及的感染力。叠字的兼格技巧,使其具有多重的艺术效果,但也有雕琢、堆砌的毛病。  相似文献   

13.
卢云峰 《辽宁高职学报》2002,4(4):109-109,118
叠字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是用来刻画人物,描写事物,还是用来抒发情感,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收到多种多样的艺术效果。具体表现在叠字能使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叠字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叠字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  相似文献   

14.
叠字,一般是以重叠音节的形式卡句成的词。叠字,又称叠音、重语、重言、复叠,它在汉语中的运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运用叠字,能生动细致地状物写景、烘托气氛、抒发感情,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功效;运用叠字,节奏鲜明,回环动荡,读起来琅琅上口,和谐悦耳,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叠字的方式多种,有单字叠,如依依;双字叠,如冷冷清清;有三字  相似文献   

15.
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流传千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古诗词对外翻译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选取许渊冲教授译注《宋词三百首(中英文对照)》其中几篇译作,研究在翻译宋词叠字时遵循的"三美论"原则,以望对翻译理论和实践作出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6.
试论元散曲的叠字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叠字是汉语修辞方法,文学作品中运用叠字,能表现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渲染气氛、增强旋律美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元散曲中九种叠字艺术,分析了最典型的叠字作品和曲作家,并指出了散曲运用叠字的艺术特征是量多而雅俗适宜,追求形式美而不离“本色”,求“奇巧”而不露雕镂之痕。  相似文献   

17.
梁燕 《学语文》2007,(5):47-47
叠字具有特殊的文学辞彩。《庄子》中的叠字以其优美的音律和生动的形象,提高了表达效果,强化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带给我们优美的阅读享受和深刻的思想启迪。《庄子》文中"AA式"叠字共有四类:形容词、动词、名词和副词。作为名词的"世世""旦旦"是仅有的两个。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诗经》中使用了大量叠字,本文就叠字的类型、特点和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叠字”是构成《诗经》形式美、韵律美、形象意境关的重要方面。本文从《诗经》叠字的状物体形、拟人仪态、调和韵律、铺陈渲染等方面论述了《诗经》在叠字运用上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0.
叠字又称重言,是由相同的两个字重叠起来.构成的双音调。是汉语特有的构词形态.细分有叠音和叠词的区别。叠字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往往能加深语义,或泛指列举对象的每一个方面。或表示动作的反复,常常能“状无穷之物,达不尽之意”.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因为如此.叠字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