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1世纪,两岸学者对台湾的童话创作现状进行了很多的思考,并不约而同地看到台湾童话创作的“返祖”现象,也就是“回归意识”。这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回到过去,而是多维度、综合性的回归。台湾童话作家林世仁的作品从回归自然、精神返乡、恢复信仰三个角度体现出其“回归意识”的主旨。因此不难看出,童话最珍贵的价值便是停下来回望。这是对人文精神的召回,也是现代人对自身的辨认、理解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最后一部,剧中主人公麦克白从一位王亲贵族和著名大将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除了他自身的野心和权势欲望之外,女巫及其预言的诱惑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如夸大女巫及其预言对麦克白所产生的影响和认为女巫们的预言代表了麦克白内心的罪恶愿望都是与剧情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3.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主要文体,它在对少年儿童实施的素质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地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开启少儿丰富的幻想,活跃他们充满想象的创造力;二是充分享受童话的诗意美,培养少儿的审美能力;三是拓宽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夏尔·佩罗笔下的女性形象有两类比较突出:一类是理想型的女性。这些女性受到作者的高度重视和赞扬,她们外表美丽可爱,性格温和、有耐心,具有牺牲精神,对父母和丈夫都很顺从。这类女性几乎拥有完美的“公主”形象,最终通常会嫁给合适的“王子”。另一类是非理想的女人。如果是反面角色,她们常以“继母”或“女巫”的身份出现,性格常常是懒惰、粗鲁、愚蠢和贪婪的,如果是非反面角色,她们则常以公主和王子的媒人身份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尔·佩罗的童话故事中,男性不服从禁令的结局与女性不服从禁令的结局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郑渊洁童话反驳和挑战了传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打破了传统束缚,保存了儿童的善良和本真,宣扬了快乐主义,也张扬了游戏精神,体现了真正的"寓教于乐"。他的童话教育观始终贯穿着一种人性关怀,并对未来的儿童教育作了美好的设想和憧憬。  相似文献   

6.
《女巫》作为一部童话作品,作者披着儿童视角的外衣站在男权中心主义的立场,刻画了两类女性:一类是以漫画手法刻画的女巫形象,作者对于这类独立女性的代表极尽丑化和恶化之能事.另一类是以姥姥和詹金斯太太为代表的传统女性的典型,顺从和牺牲是她们的特质,而作者对其赞美有加.根据这两类不同女性的塑造,凸显了作者的女性观.作者这种“文学厌女症”的形成,并毫不避讳的在童话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出于对童话的特殊职能的男权渗透的因素.总之,这部童话到处充斥着男权思想,在女性主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时期.处于萌芽时期的科学与伪科学如魔术、巫术、占星术等并存,这一现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也有所反映。本文对莎剧中众多女巫形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女巫虽然具有预知祸福等超自然能力,但她们的本质仍然是人。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女巫是人世间诱人堕入罪恶的邪恶力量,女巫的预言则象征了人内心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表象是区分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的关键与基础所在,表象是指表象活动本身,而不是指被表象的东西。这里也借助于布伦塔诺对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的区分来理解表象的含义。它是我们当下的、真切的、对表象活动的那一瞬间的体验,它是活生生的、真实的存在;因个体的不同而体验也不同。它是一个心灵构造对象的过程,是一个使意义显现的过程,是一个心灵解读存在的过程!因此表象在价值确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最能体现《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幽默品质和游戏精神的是猪八戒形象。通过分析猪八戒这一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中所表现的美学内涵及其童话品格,借以阐释这一形象自身的童话价值以及对于当代童话创作的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统编教材在第一学段选编了不少的童话。这些童话深受学生喜爱。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出发,通过朗读、想象、写作等途径,引导学生走进童话,亲近童话,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感受童话阅读的乐趣,历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童话,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童话蕴含的童趣、童真,而且彰显教材文本的价值,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莹 《时代教育》2010,(1):255-255
本文对安徒生童话中的三个经典形象: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进行女性意识的建构。本文中讨论的问题不涉及安徒生童话的分期问题,仅在女性意识层面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在童话中寻找到女性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2.
民间童话中的神魔形象可以分为人类自己人、人类的朋友、人类的敌人三种艺术类型。夸张性、象征性、逻辑性是神魔形象艺术创作的三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谢丽娜 《亚太教育》2022,(23):189-192
童话是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文学体裁,读写结合能促进童话教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童话教学中实施读写有机结合,应充分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做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样既遵循了学生兴趣,又遵循了语文教学规律,有益于综合提高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此,主要探讨了读写结合教学对实现童话教育教学价值的意义,以及在小学童话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基本策略,最大限度地彰显小学童话的教育教学价值,有力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统观安徒生165篇童话可以发现,安徒生童话呈现出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交流受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当两者正面相对时,其中一方(主要是人类一方)并不知道另一方的存在。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沉默”作为一种幻想方式被运用。“沉默”是安徒生成功在“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灵魂里出入自由”的法宝之一,它成为安徒生童话打破幻想与现实僵局的重要方式。“沉默”的存在在彰显出两个世界的同时,勾勒出安徒生暖昧的幻想观。  相似文献   

15.
理论建设很多优秀的童话都会出现杀人、死亡、打斗、伤害、诡异等成人看来较“残酷”的内容,比如《白雪公主》的继母王后居然要猎人杀掉白雪公主并取她的心来见自己,《灰姑娘》中灰姑娘的继母姐妹削足以试水晶鞋,《爱丽斯漫游奇境》中的纸牌王后动不动就喊着要杀头,《海的女儿》中解救海的女儿的惟一方法竟是让王子的血滴到她脚上……童话里的这些“残酷”叙事情节对儿童阅读有负面影响吗?本文试图从儿童阅读心理和童话叙事功能的角度解释“残酷”叙事与幼儿阅读的关系。一、儿童对“残酷”叙事的想像与阅读———具象化与互文本性儿童阅读…  相似文献   

16.
许珂 《小学语文》2014,(6):28-29
童话,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体裁之一,它是以幻想、夸张、拟人为手段来编写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虚构故事。根据童话的特点,我们在童话教学中尝试让学生以童话的方式学习童话。  相似文献   

17.
姚凤荣 《考试周刊》2011,(29):64-65
低年级的教材中有几篇科普童话,如《蚕姑娘》《小松鼠找花生果》《小动物过冬》等,这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孩子们刚拿到课本时往往先选择科普童话阅读,他们觉得有趣、好玩。可是在听课中我发现:孩子们并不喜欢老师教科普童话,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甚至不愿朗读、不愿回答问题。由此可见,问题出在"教"上。  相似文献   

18.
秦璟 《考试周刊》2009,(32):29-30
普希金的童话诗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童话诗具有鲜明的童话特色,可以概括为: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同时,在鲜明的童话色彩之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本文正是从以上方面对普希金的童话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朱逢 《教师》2015,(10):63-64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优秀的童话,曾经是孩子们成长最好的精神食粮。但现代社会,可选择的读物非常多,因此选择传统童话的孩子和家长越来越少,由此有人质疑,安徒生童话已经过时了,安徒生童话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太大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材料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安徒生童话在儿童及其家长中的接受程度以及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的作用价值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证实安徒生童话依然受孩子们的欢迎,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吕沙东 《文教资料》2014,(18):20-22
19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在童话中成功塑造了一批天真烂漫、善良乐观、飞扬诗性和童年独特生命体验的儿童形象。他笔下的童话小主人公,展现出率真纯洁、最接近人类生命本质的自然天性。他将自己对童真心灵世界的留恋和对人类美好生活境界的憧憬投射在童话小主人公身上,使这些童话形象蕴涵爱与善、谦卑与坚忍、宽容与悲悯等丰厚人文内涵和文化意蕴。这为今天重新发现儿童,寻找一块可以净化人们心灵的净土——童真世界,重建人类爱与美的精神家园,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