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材简析 《九色鹿》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这篇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写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这个故事原出自《佛经》(佛说九色鹿经),并被绘于敦煌莫高窟的第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中最完整的连环画式故事.  相似文献   

2.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神话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哲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堂上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  相似文献   

3.
《九色鹿》写的是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本文文辞优美,语言浅显,适合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4.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他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的故事。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5.
《九色鹿》写的是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本文文辞优美,语言浅显,适合语言训练,因此本课教学应以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为主线,以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6.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这篇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故事刻画了九色鹿和调达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还寄寓着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神话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堂上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  相似文献   

8.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它最早出现在我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蒋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应有的严惩。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解读:《九色鹿》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民间故事: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喜欢阅读,也很容易明白道理。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这篇课文,重在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通过圈点勾画去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通过多渠道的说话训练,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配合四年级上册课文《九色鹿》)《九色鹿》是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也是一个宗教故事,源自敦煌石窟第257窟西壁上的壁画,是莫高窟四万五千平方米壁画中最完整的连环画故事,也是北魏的佛经经典作品之一,原名叫《鹿王本生》,后被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成了文字《佛说九色鹿经》。课文讲述了九色鹿(据说是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的前身)救了落水即将淹死的调达却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我们穿越了绵长的历史时空,追问、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是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优秀品质,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说明了做人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的道理。全文只有九个自然段,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教学时,我充  相似文献   

12.
《九色鹿》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紧扣住一个“美”字,将“美”根植在了学生的心间。一、感受美的形体,激发爱的情趣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多媒体显示九色鹿的图片)。九色鹿最早出现在我国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后来出现  相似文献   

13.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整体感知内容1.揭题: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个民间故事,题目叫《九色鹿》。2…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苏教国标版(四上)教材《九色鹿》是一篇动人的民间故事。但追溯其根源,可知它是由一篇佛经故事在流传中逐渐演化而来。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其中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  相似文献   

15.
《九色鹿》是一个流传近两千年的民间故事,讲述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却恩将仇报,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苏教版教材在选编这个故事时,作了一定的删改,语言更为平实、凝练,便于小学生学习。从1997年至今,我曾三次执教本课,每一阶段都因教学理念的不同而产生迥异的教学效果,它就像一个个脚印,见证着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 《九色鹿》是苏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民间故事。主要写了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落水人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惩罚。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但寓意深刻,揭示了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教材分析《九色鹿》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民间故事大多源于生活,语言特别朴实,具有"百姓体",所以故事大多浅显易懂,情节曲折有趣,人物形象更是性格鲜明。故事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九色鹿的美丽善良与调达的忘恩负义进行对比;调达被救时的信誓  相似文献   

18.
<正>《九色鹿》是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落水的调达。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最终受到了惩罚。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是一篇公认的"浅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品读文章,感受九色鹿的形象特点时,往往有美丽、善良、勇敢、智慧一说,这都不难掌握。由"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自然感受到九色鹿的漂亮;看到调达  相似文献   

19.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第七册课文《九色鹿》。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九色鹿的语段,谈谈通过这些语段,自己对九色鹿的认识。第二、四自然段中写九色鹿的话,是表现它能够救人于危难,见义勇为,不求别人回  相似文献   

20.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第七册课文《九色鹿》。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九色鹿的语段,谈谈通过这些语段,自己对九色鹿的认识。第二、四自然段中写九色鹿的话,是表现它能够救人于危难,见义勇为,不求别人回报。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到从九色鹿在国王面前斥责调达的话中,你又能读出什么时(九色鹿斥责调达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