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易新奇 《科教文汇》2008,(15):105-105
1.阅读中的词汇加注先后和词汇间接学习 词汇学习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缺乏听说环境的中国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词汇的一个有效而又便捷的方法就是阅读。学习者在综合理解所阅读的文章时,可以间接学习一定数量的生词。研究表明,提供生词注释即用同义词给出文章中生词的定义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能促进间接词汇习得,明显优于不加任何注释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注释的规范化是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我国学术期刊注释编排格式上存在的不规范现象,本文论述了注释在学术期刊中的基本功能,以及各种学术期刊中注释的失范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释编排格式规范化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韦克斯编的《化学元素发现史》是一本图并茂的化学史名。张资珙于1933年开始翻译此书,1940年完稿,但迟至1952年才正式出版。他增补了约269个注释和41帧插图。特别是,他增补了与中国有关的注释和插图。他所做的既是翻译工作,又是研究工作。他的译本是一本风格独特的专题化学史译。  相似文献   

4.
邓高峰 《科教文汇》2008,(19):132-132
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张培基教授的翻译中也偶有遗憾。本文试基于其两辑《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代表性译作中的实际遗憾,初探酿成翻译遗憾的因素,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朋友在编辑一位美国著名汉学家有关中国文化的专著时,将书后十几万字的注释全部删去,令我那么心疼。我对他说,作者在那些注释里面凝结的心血,并不比他行文中的少啊。没有了注释,这本书将不再完美。  相似文献   

6.
在一切翻译实践中,所有译者都在力求使译作达到翻译的至高境界“信、达、雅”,也就是力求以最适合的形式风格准确地传达原作者的表述,但具体如何权衡选取最适合的形式,确实是每位译者竭尽心思所要达到的,译作的真与美就是译者卓著翻译思路的体现。对于汉英平行语料库而言,如何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就决定了该译作能否达到与原作的“形似”美和“神似”美,而对于语料库的使用者而言,解读译作之美,或研究统计翻译方法,也是要通过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科技期刊图表英文注释中的常见差错,认为这些差错的主要表现有省略错误、动词词义和语法功能误用、主谓语搭配不当、标点符号使用混乱等。同时,探讨了图表英文注释差错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自1992年中韩建交伊始,韩国文学作品开始正式在中国大规模翻译出版。已翻译出版的翻译作品中不乏优秀译作,但因两国存在语言体系、文化、历史、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习惯等差异,也存在部分误译。本文即是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现有国内译作中存在的部分偏误和不恰当之处,探寻韩国文学作品汉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长河中先后经历了直译与意译之争,归化与异化之争等。翻译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勤学好问、精益求精,有助于译者拿出好的译作。  相似文献   

10.
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的译作与其文学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先有《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卖火柴的女儿》的翻译,后有体现人道主义文学观念的《人的文学》《儿童的文学》.文学观念也反作用于翻译活动,为了更准确译介外国作品思想,周作人提出了“竭力保存原作”的直译法,用白话翻译代替传统的文言翻译.本文重在分析周作人译作与文学观念的关系,探析新文化运动中人道主义文学观念和文学翻译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易施言 《科教文汇》2012,(29):138-139,147
戏剧文献翻译是艺术专题文献翻译的一个领域。戏剧语篇以对话为主,具有很强的口语特征,因此其翻译策略不同于普通文学翻译。莎剧对西方戏剧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而朱生豪作为中国译莎第一人,其戏剧文献翻译特点值得探讨和借鉴,本文将以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经典译作为案例,探讨朱生豪先生莎剧翻译的特,氦以及其对戏剧文献翻译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彭兵雄 《科教文汇》2011,(14):140-141
忠实问题一直是翻译当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内容与形式的忠实,本文结合纽马克将文本分类进行翻译的观点,分析讨论了翻译中对于文体风格的忠实,并提出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文体风格,应根据其不同的侧重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虹 《科教文汇》2011,(2):129-129,136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理论的影响不仅存在于西方哲学和美学,而且波及历史学、语言学等各个领域。就语言学领域而言,一方面伽达默尔用哲学诠释学的观点讨论并阐明了翻译是译者与文本进行对话并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这不仅在理论上论证了译者劳动的创造价值,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翻译研究中译者的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相关理论,为我们在翻译研究中如何看待译本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翻译标准赋予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夏兴宜 《科教文汇》2011,(2):130-131
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结合翻译过程中人脑进行图式转换的过程,从语言、语境、文体、文化四种与商务英语特点相关的图式角度来研究图式理论和商务英语翻译的关系,并辅以例证证明运用图式理论能有效地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王尚济是近代中国对传入分析学知识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其译著《解析数学讲义》自1922至1930年翻译而成,是法国数学家古尔萨的法文名著Cours d’Analyse Mathématique第1卷和第2卷前半部分的最早中译本。王尚济翻译此书与他曾受教于古尔萨,执教北京大学数学系时学生理解古尔萨此书原本大都尚有困难而其英译本存在明显缺点,合适的中文分析学教科书又匮乏的背景密切相关。《解析数学讲义》虽然存在一些翻译方面的问题,但不失为一部基本忠实原文、语言通俗易懂、译者对底本理解较为准确的高水平译著。囊括了所有古尔萨修订和改进的内容,是其胜过英译本之处。这部译著的出版对于抗战前古尔萨原书最新介绍的分析学知识的传入与大学分析学中文教科书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其出版后被一些高校用作教材,但没有再版,流传不广,未能对中国现代数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治 《未来与发展》2010,(10):106-109,91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根据文本功能将翻译文本分为六种类型,虽然德国翻译理论家卡塔琳娜·赖斯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但其分类依据与纽马克相同。纽马克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共提出了八种翻译方法,而赖斯提出了三种。两人的翻译方法论的来源分别为"等效"论和"对等"论,而这两种理论的本质也是相同的。因此,本文通过将纽马克的翻译方法论与赖斯的翻译方法论进行了比较,旨在证明他们虽分属不同的翻译流派,但二人的翻译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或者说是同源、同质、同理、同效的。  相似文献   

17.
陈琴 《科教文汇》2011,(17):135-136
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翻译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它是一项复杂的语言活动,大多数学生存在着翻译障碍。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翻译障碍的原因,以期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丽娟 《科教文汇》2012,(13):137-138,157
论文在目的论的基础上,从不同文本类型入手,分析了2005年版电影《傲慢与偏见》中贝奈特先生的语言以及相应的字幕翻译,希望能对贝奈特先生这一人物的刻画以及字幕翻译理论的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王春 《科教文汇》2011,(34):88-88,102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被傅雷先生赞誉为"是张女士到目前为止的最美满之作"、"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小说中丰富的意象使用,特别是"月亮"意象的使用,使读者既领略了小说文学文本的优美意境,又体会了小说深刻的思想涵义。小说借"月亮"这一意象,不断变换视角:时而是洞察苍生的智者,时而是人物命运的化身,时而又是社会环境的象征……小说在月色的掩映下,深刻而隽永,浸润了说不尽的"苍凉"意蕴。  相似文献   

20.
叶淑如 《科教文汇》2011,(20):72-74
章学诚,作为一名杰出的史学理论家,他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史学理论:作为一名杰出的方志学家,他不仅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方志理论.同时也修著了不少地方志著作。章学诚将吏学理论与方志修著实践相结合,首创了“方志学”。本文将从章学诚方志学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探讨章学诚的史学理论。同时,通过对章学诚方志学和史学理论的探讨.总结章学诚在史学领域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