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技风》2015,(14)
科学研究作为大学创新知识的重要职能,使得大学成为探索世界、创造知识的场所,大学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作为教育机构,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归根到底要为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服务,因此正确处理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的高校教师、学生评估、考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球化发展与社会科研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正面临全新的挑战,该课程教师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也因此进入大众视野。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思政教师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的有效措施,加快思政理论课程的现代化发展,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代趋势下的适应能力的主要途径。笔者结合《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与行为模式研究》一书,分析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发展,有助于高校思政理论教师全面履行自身的职责与义务。  相似文献   

3.
科研与教学一直是教师考评中一对难解的矛盾,本文考察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考评现状,分析研究型大学中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最后提出体现这种关系的考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反思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关系。教学实践证明:反思性教学能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提高教学效能,增强教师工作激情,克服工作倦怠情绪,提升专业素养,促进职业发展,更好地进行教学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5.
胡安辉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3):259-261,273
地矿特色鲜明的行业划转高校是否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否能保障教学科研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管理两者密切相关,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解决好科研教学内在矛盾,加强教师和科研团队建设,是提高高校教育与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施蕙 《今日科苑》2009,(22):209-210
教学科研双优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很好地改善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与层次,极大地提高高职院校的声誉。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双优型教师的成长需要克服诸如教学工作量过重、科研条件与氛围缺乏、科研主动意识与信心不足、学校不够重视与缺乏政策支持等有形与无形的障碍。深入研究了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双优型教师成长的危害,提出了化解这些障碍的对策与做法。  相似文献   

7.
王春 《科教文汇》2009,(3):16-17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有赖于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教育行动研究是解决教学与研究相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在职教师自我完善的捷径。大学英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科研,是一种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研究模式,实现了研究者(教师)与实践者(学生)的沟通与对话,促进了科研和教学的互动助长,促进了大学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成为世界一流高校一定要拥有一支高素质水平的教师团队,教学科研型人才正是教师团队中最引以为重的师资力量。因此,构建教学科研人才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两个维度简直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并基于云模型确定评价等级。将模型应用于华南理工大学教学科研人才评价中,结果显示该校教学科研人才评价综合云参数等级为优异,最后在为进一步提升该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有赖于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教育行动研究是解决教学与研究相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在职教师自我完善的捷径。大学英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科研,是一种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研究模式,实现了研究者(教师)与实践者(学生)的沟通与对话,促进了科研和教学的互动助长,促进了大学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立 《中国科技纵横》2014,(9):278-279,281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公认的两项基本职能,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对于教学与科研的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堡提出的“教学科研相统一”的理念早已名存实亡,“教学漂移”与“科研漂移”的现象随处可见,二者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增强其正相关性,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成为了教育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以“教学——科研连结体”(Teaching—researchnexus)这一观点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指标权重,应用360°绩效考评法进行绩效评价,并结合案例进行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刘立  章鹏  韩英  黎宏 《科教文汇》2014,(16):22-22,36
教师工作量核算制度是大学科学管理的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大学在建立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方面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工科学科的持续发展,要求计算工科类大学教师工作量的方法也随之进一步完善,如此才可能在高校管理中行之有效。教师的工作量以一定的尺度作为标准,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对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等职责范围内实际工作量核算与工作量定额进行比较,以此考察教师工作量的完成情况。核算教师工作量是各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工作量制度制定原则的阐述和对实施过程中的利、弊、得、失的分析,对高校教师工作量制度进行探索,以期能对今后工作量核算制度的修订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主要针对工科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以求为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谢芸 《科教文汇》2014,(18):20-21
随着教育院校规模的飞速发展,青年教师队伍所占比重大幅提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一支十分活跃的生力军,是学校内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重要力量。教师考评制度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积极合理的考评制度会激励青年教师的前进;相反,不公平、存在弊端的考评制度则会极大地抑制青年教师的进步。在本文中,笔者将就目前考评制度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艾岷 《科教文汇》2013,(35):171-172
内容相关联的教材文章由于其语言风格、结构特点不同,由不同的教师解读,在课堂上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教法,但是检验标准却是同一的,即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掌握效果是检验老师教学策略是否得当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深入研读文本,更多地了解学生,积极预设课堂,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策略,以求得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肖京林 《科教文汇》2011,(34):7-8,13
教师资格制度作为我国一种法定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是选拔合格教师的主渠道。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应改革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加强教学实践,培养教育教学能力,打破教师资格的终身制以及细化教师资格证书来进行重构,从而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要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评价不仅关注教学水平,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平衡发展,充分挖掘高校体育科研潜力,以体育教师科研绩效为基础,构建高校体育与教学科研平行发展的管理体系,促进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分析了影响体育教师科研绩效的主客观因素,建立动态科研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教师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集高校教师教学业绩与科研业绩及网上评价三大模块为一体构建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为建立公平、公正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和反馈机制搭建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慈超  何彩凤  强娣  吴辰  余结根 《科教文汇》2020,(12):105-108
目的:改革以往本科生皮肤性病学实验课教学中单纯播放录像的教学模式,探讨微信联合PBL、CBL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上课前教师用微信将要讨论的典型病例照片发到学生微信群,将每个班学生分为2组,每组约15人,以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并写出实验报告,上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互动,给出正确答案,课后教研室组织教师评阅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教师给出的实验成绩作为整组学生的实验成绩。结果:提高了学生实验课学习的满意度,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成绩,大大缩短了教师阅卷时间,减轻了教师负担。结论:微信联合PBL、CBL教学模式可作为一种皮肤性病学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邬国玉 《科教文汇》2014,(9):111-112
体育教研工作是一项多职能的工作,体育教研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职能决定了教研员必须有较高的能力和素质。在教育改革中基层体育教研员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研员的职责就是给予每位教师有效的引领和有价值的服务。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好教研工作,也是无数从事教研工作的老师们一直不懈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许洋 《科教文汇》2013,(26):169-169,171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针对现阶段农村语文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农村教师总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途径,课外阅读则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生也根本没有读课外书的习惯,要求读课外书时,学生拿出的也仅仅是几本《同步作文》,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课外书。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本班学生的调查研究后,笔者有了积极的对策和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