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广播改革大潮中涌现的谈话类热线直播节目,引起上上下下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本文对热线直播谈话类节目中的“谈心节目”一作者称作“情感交流热线节目”,做了较深入的探讨。文章从“标志社会进步的精神窗口”、“发挥广播电台的独家优势”、“美化听众心灵的社会课堂”、“有待深入开垦的精神沃野”四个方面,分析了“情感交流热线节目”产生的动因、节目的特色、节目的导向与节目的功能。作者还着力就决定节目成败优拙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美化听众心灵的社会课堂——情感交流热线节目的导向情感交流热线节目虽然没有新闻类谈话节目那样强烈的政治性,但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的导向性主要反映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听众通过热线,向主持人诉说了种种痛苦、矛盾、忧思与企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我该怎么办?”这许许多多“我该怎么办?”虽然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但也有它的共同点:话题大多是围绕人生、理想、事业、爱情、婚姻、家庭、伦理、道德、情操展开,较多地反映在情感上的撞击与波折;生活中的困惑与矛盾;观念上的冲突与变化。情感上的撞击与波折,表现在如交友、觅偶、失恋、第三者插足、婚姻的破裂、家庭的不幸等;生活中的困惑与矛盾集中在求学、求职、择业、下岗、病残,以及兴趣爱好、理想追求、物质利益、社会地位、人际关系之间  相似文献   

3.
情感交流热线是由主持人主持的,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调控者,主持人处于节目的主导地位,是节目的灵魂.情感交流节目交流的是情感,是净化心理、铸造灵魂、美化心灵的工  相似文献   

4.
广播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新闻媒体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热线直播节目如海潮一般风靡大地。纵观各地广播媒体直播节目,有关健康咨询、中介服务、情感交流、人生话题等隶属于软性服务类节目占有相当大的时段。现在看,已经步入主导地位。那么,如何把这一类节  相似文献   

5.
在异军突起的热线直播节目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人生热线》可谓独树一帜。它通过主持人和作为特邀嘉宾的专家学者等以及听众的理性思辨的热线讨论——从科学到伦理,从心理学到教育学,从文学到气功,从新现象到价值观,把人生的各个层面不断的推到听众面前,引发听众的交流和思索。《美国之音》曾提到这个节目,把它作为标志中国谈话节目发展的代表。不断  相似文献   

6.
《情牵你我心》是河北省邯郸人民广播电台于2002年2月28日创建的晚间情感热线交流节目。从开办到现在始终秉承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明是非、辨美丑,引导健康人生态度的宗旨。主持人用朴实、真诚的声音,用大众化的语言、贴心关爱听众、真情交流互动,为听众搭建起一个属于大家的人生驿站。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台热线直播节目以其时效性、现场感的“共时空效应”的显著特点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不但增强了节目的信息容量和播出的实际效果,而且使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一种双向的大众传播,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双向互动,这种全新的传受关系成为广播节目突出的亮点.但是,在热线直播节目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热线直播节目的定位不明、宏观容量失控、情感倾诉类节目格调不高、随意性大以及主持人驾驭节目能力弱等.如何办好办活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满足不同层面受众的需求?本文围绕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设置定位与运作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广播最吸引受众的是热线参与类节目,但如何将热线节目打造成品牌,特别是用热线节目带动一个广播频率走上品牌之路,是广播编辑和主持人经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人民广播电台的编播人员在与众多媒体的竞争中。不与拥有优势资源的中央和省级大台盲目攀比,也不因其他广播节目的成功模式而跟风模仿,而是着眼于本土受众的文化经济现状和生活需求,倾力打造《听众接待室》(市民热线)、《行风阳光热线》、《天天说法》(法律热线)、《兰山夜话》(情感热线)等四档热线节目。  相似文献   

9.
陈璐 《中国记者》2014,(1):70-71
心理咨询类节目叫法很多,如情感热线、情感谈话、心理访谈、心理咨询,等等。作者认为,心理咨询节目的名称最为准确,因为它们是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通过语言交流帮助其改变态度和行为,从而保持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环境。新形势下节目如何求新求变?  相似文献   

10.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全国省级电台从事《阳光热线》类节目的同志一起交流。在一次座谈会上,我曾经把这类节目定位为是一种热线理政节目。如果把这类节目视为《阳光热线》或《行风热线》,其含义就停留在原来的监督层面上;而如果把它视为“理政热线”,则是从政府行政角度观察其功能,表明传媒的一个热线节目发挥了理政职能。  相似文献   

11.
陶春 《新闻前哨》2023,(22):33-34
本文从节目理念、功能、题材、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对媒体融合时代城市台热线类民生新闻如何保持生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红玉  郑杰 《声屏世界》2006,(10):34-35
从目前广播热线节目的实践来看,广播热线节目可包括以下四种类型:娱乐类热线,生活服务类热线,情感服务类热线,舆论监督、政策服务类热线。从正在发生、正在播出到正在解决,热线参与类节目充分展示着广播媒体独特的互动优势。而在四大类热线节目中,由于舆论监督、政策服务类热线具有极强的政策性与导向性,因而对主持人的要求是最高的。因此,以下主要立足于舆论监督类热线谈主持人应当处理好以下五大关系:个人主持技巧与节目的关系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生活经济频率《百姓热线》节目为例,这是一档舆论监督型的政策服务类热线节目。节目热线一头…  相似文献   

13.
刘云 《河北广播》2004,(3):84-84
热线交流节目是广播节目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其形式的灵活多样、交流的方便快捷等特点深受听众喜爱。这同时也对热线交流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宋立红 《大观周刊》2012,(34):68-68
情感热线节目是结合了早期的热线节目和谈话类节目发展而来,在中国可以认为是始创于1996年浙江文艺广播电台的“万峰时间”——《伊甸园信箱》。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代之后,情感热线节目如雨后春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情感热线旋风”。各地电台纷纷推出自己的情感热线类节目,如辽宁电台的《轻风夜话》,天津人民电台的《夜访百家》,深圳电台的《夜空不寂寞》,哈尔滨文艺广播电台的《午夜倾情》,黑龙江都市女性广播电台的《叶文有话要说》等等。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6):78-80
本文结合绍兴县台《亚红热线》的生动实践,从"以准确定位来保持节目的生命力"、"以互动性强来提升节目的影响力"、"以解决问题来增强节目的权威性"三个方面入手,对县级台如何提升民生类广播热线节目的整体水平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6.
广播节目采用热线直播方式 ,确实能极大地发挥出电子传媒的优势 ,可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通道畅通无阻 ,又使信息互动共同交流 ,从而达到人际沟通的最高境界。其原因在于 ,广播热线直播节目在电台与电话共同组成的空中信息通道中 ,人际的情感距离与心理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 ,使受众的参与感得到最直接的满足 ,因而传者与受众均可以获得即时的信息反馈。因此 ,广播热线节目从诞生之日起就为广播事业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一时之间 ,服务类、娱乐类、谈话类以及公众热线话题类的广播热线直播节目层出不穷。但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生命力来…  相似文献   

17.
在一般的谈心热线、游戏热线、点歌热线节目中,时时透露和流淌着一种亲切、平等、和谐的气氛,主持人同参与者跨越空间的隔断,像面对面的朋友一样进行着交流。 而在另一类热线节目──投诉热线节目中,除了主持人同参与者之间和谐统一的交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见仁见智的交锋。其形式上表现为投诉方与被诉方的交锋、主持人与被诉方的交锋、主持人与投诉方的交锋、旁听者与当事者的交锋;其内容上表现为道德感情的交锋、思想觉悟的交锋、政策法律的交锋、社会责任的交锋。 热线投诉节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最早的热线投诉节目,主持人只在…  相似文献   

18.
采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人生热线》节目主持人苏京平,第一个感觉就是他这条热线的确够热的。一个半小时的采访时间里,我的访谈十多次被热线铃声打断。回想我对近千个人物的采访经历中,这是被电话铃声打断最多的一次。苏京平用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向我敞开了一个广播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情感热线节目是目前广播收听市场上的一大亮点。据黑龙江广播的收听调查,情感热线节目占有巨大收听份额,除了著名的《叶文有话要说》、《午夜倾情》外,FM94.6的《心事了无痕》、FM98.4的《刚好18点》等新兴情感热线节目也很热播,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有的节目甚至成就了收听之最——据央视索福瑞的收听率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叶文有话要说》创造了广播收听史上24%的收听奇迹,雄踞黑龙江广播频率的收听之首;  相似文献   

20.
我非常高兴有机会零距离到河北电台参观学习《阳光热线》,同时也学习其他兄弟台办好这类节目的做法。江西台也办了类似的节目叫《政风行风热线》,04年4月份开办。当时我们是和省政府合办的,每周四中午12:10播出,第一次节目有30多个厅局参加。当初节目着重是解决群众投诉问题。参照河北台办好《阳光热线》的做法,我们对自己的节目进行了重新包装和打造,包括名字也改了,改为省纠风办和省广播电台主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