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牟胜林 《山东教育》2005,(25):29-29
《小马过河》通过小马两次过河的事,告诉我们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课文中老马说的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理解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课题 16.小马过河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课文3~7自然段.  相似文献   

3.
4.
在小学英语的教材中有很多故事、小品、课本剧和童话,这些内容往往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下面这个教学案例是笔者根据《小马过河》的故事改编的。【教学内容】小马过河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动物。小马(Littlehorse)就生活在这座大森林里。有一天,小鸽子(pi鄄geon)送来了一封信,信上写着:邀请Littlehorse参加小河对岸的动物运动会。Littlehorse来到了河边,水(water)哗哗地流着。Littlehorse看到了大黄牛先生(Mr.Buffalo),就问:“Mr.Buffalo,河里的water深(deep)吗?”Mr.Buffalo慢悠悠地说:“不,不深(No)。”Mr.Buffalo…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通小动物间的对话。认识本课10个四会生字和7个二会生字,重点关注“量、钻、藏、巢”的读音,关注“商、暖、第”的字形,并能正确书写“商、暖”二字。2.能结合课文内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商量、暖和、春暖花开、钻到、蜂巢”等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在反复的朗读、逐步的感悟中懂得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徐岚 《小学语文》2010,(7):101-102
【教学目标】 运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设计理念 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最终的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文本里绽放智慧的花朵,愉悦、兴奋地在课堂上作生命的飞翔和超越。教学中,通过反反复复地朗读,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本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旋律,还文本以情感,变他语为己语,化文境为心境。这,就是语文教学追求的诗意。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 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本课是通过对对子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的,一连串的反义词对举,如诗歌一般,和谐动听,易于读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思想情感教育就寓于其中。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我们力争体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把识字教学寓于阅读之中(落实阅读识字理念,以避免枯燥);二是注重把内容理解教学寓于感悟探究之中;三是注重把能力培养教学寓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3.
14.
一、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的课文,请同学们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称赞”。 2.齐读课题。 3.给“称赞”找近义词。(表扬、夸奖)  相似文献   

15.
饶冬婷 《云南教育》2001,(21):33-34
有人说,阅读教学中的“读”是“目的与手段的同一”,这是很有见地的。教学《小马过河》,我把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作为目的,又把读作为理解、领悟和吸收课文内容的手段。《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讲小马为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对岸磨房去,两次来到河边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结果,教育学生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我把教学的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明理、悟情,在读中促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语感是运用语言的基本素质,没有这一基本素质就难以准…  相似文献   

16.
《小马过河》是一篇生动有趣而富有哲理的童话。它通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学生遇事一定要动脑筋想一想,具体分析,亲自实践,弄清事情的真相,把事情做好。为了教好这一课,我做了以下四方面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 以“交朋友”为线索,比较学习王之涣的两首写景诗;通过看图、想象等多种方式,感悟古诗句,理解古诗意,体会古诗情,了解写景诗的特点;初步受到古诗哲理、情感的熏陶,激发热爱古诗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孙媛媛 《山东教育》2005,(28):22-22
《回声》是一篇科学童话。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悟、以做促读。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这篇课文的词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头部器官的名称,另一部分是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因此,我将字词教学也分为了两部分,每部分的教学重点不同。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记字,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偏旁归类,了解偏旁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但两部分的教学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设置情境,利用游戏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