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春红 《教师》2021,(9):71-72
高中历史具有显著的人文性特征,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文章围绕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渗透方法进行探讨,认为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以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伦理涵养人,以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引导人,以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人,以传统文化中的时代精神激励人,并最终让高中历史课堂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让高中生成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人。  相似文献   

2.
文天祥 《考试周刊》2014,(36):127-127
高中历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不仅可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要。本文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拉近历史课堂与学生的距离,而且能够带动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将少数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
作为历史课程的有效补充,乡土史是学生身边的历史,凭借其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特点,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其独特的作用。所以,乡土史也可以被应用在高中历史的实际教学中。因此,对传统历史教学和乡土史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以此为基础提出高中历史中运用乡土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有着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结晶的积淀,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中职语文教学之中,是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提升其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分析中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发展和变化,西方文化的逐渐渗透,促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加上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则显得尤为必要,与此同时,这也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而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也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为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这一主题内容展开浅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渗透文化教育理念的根本策略,对提升学生的文化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教材,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能够自觉自主地进行继承发扬,最终达到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及教学,培养学生们的中华文化认同感能强化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及综合素质,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展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教学,促进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措施进行了分析及探究。  相似文献   

9.
在本文之中,我们首先探究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然后从课堂教学、写作教学、学生学习需求等多种角度出发,提出了提升传统文化渗透有效性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师起到应有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杏燕燕 《学周刊C版》2023,(19):133-135
语文课程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初中生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形成,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既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及人格品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全面整合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学科教学,重塑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与模式。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2):143-144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包含着我国五千年来许多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重要意义,因此老师可以从高中历史教学中找寻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渠道。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对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探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学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在历史教育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何改变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的传统印象,还需要以社会史观的方式阐述历史教学内容,让历史课程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联系起来,展示历史学科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发展下,传承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当代教育发展的重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从语文教材出发,在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展现课堂教学作用,做好传统文化渗透与引入工作,利用课外活动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4.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在语文教育领域受到了高度重视,而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渗透到语文学科实际教学中,实现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等新课改要求,则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所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视角,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及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5.
高中历史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高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是高中历史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之下,探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地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现状展开,并在分析探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6.
核心素养引领下,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文化传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学生历史使命感、归属感的培养以及幸福感的形成都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就文化传统与高中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阐述,进一步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从文化传承角度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进行探究,旨在更好的传承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A1):15-16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不断推展及文化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化,我国各地中小学逐步开始将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效率。而孝道文化教育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并发挥出其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教育意义就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重视。以下,本文以孝道文化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的意义研究为题,从孝道文化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意义、孝道文化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中渗透存在的问题、孝道文化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中渗透的有效策略三方面展开论述,深度研究孝道文化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和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并初步提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冯柏昌 《成才之路》2023,(18):129-132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符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学习园地教学、写作教学,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语文记录了优秀传统文化,其本身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语文课程鲜明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中首当重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责任与使命。本文试着厘清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并结合实践阐述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构建和让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学生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