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初中生对于问题的接受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但仍旧缺乏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只有在问题的陪衬下,思维才有活跃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数学这个科目而言,学会提问就相当于迈进了学习数学的大门,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问题的存在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向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质疑,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通过提问不断突破自己,获得进步。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提问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做足各方面工作,从教材分析,到问题的筛选,以至于讲课的方式都需要教师在课下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情,对所教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对课前课中的学习任务进行科学分配,力求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注重学生对物理实验方法的习得与应用,最高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在互助中形成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创新实验活动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3.
数学的教学不应该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教材中的教学知识,而应该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面进行更多的设计。教师和学生不断地进行教学知识的探究以及学习模式的调整,之后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进行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氛围,才是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同时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模式设计时,一定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养成独立自主进行问题思考的意识,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存在的学习问题,同时及时和教师进行反馈,寻找相应解决方法。学生发挥自己积极主动性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探究以及学习能力的锻炼,从而让学生能够完成在课堂上的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地理课堂的意识,不断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研究性学习,即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问题,结合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多一些"研究味",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读中研、疑中研和悟中研,让他们在研究中锻炼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6.
PBL 也被称为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手段,其内涵在于教师提出质疑,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疑惑、探索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质的提升。如何在中职生物课堂中用 PBL模式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思辨意识,已成为生物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改变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现状,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出发,让他们在求知欲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和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桂梅 《成才之路》2014,(17):25-26
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们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学习中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并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0.
许玲 《考试周刊》2015,(24):35-3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疑难。那么,怎样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学会提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亲历学习过程,从而学会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新的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积极思维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执教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本人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整理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一、激发质疑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教师对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探究问题,通过教师对学生所质疑问题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问题,并期待着下一次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的创设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内容巧妙地融合到一定的问题和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对学习情境的感应,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相应的问题意识,自主地或在教师地引导下,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通过教师恰当的问题启发,积极思维,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建构学生自己的数学理解。  相似文献   

15.
反思是一个人需要学会的内容,不论是在学习的 过程中,还是生活工作中,反思意识都能够帮助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初中数学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能力面对数学知识, 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数学思想。新时代背景 下,教育部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多的重视,要求教师不仅 要进行知识的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 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何谓“自主学习”?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发现知识,让学生参与过程,让学生掌握方法,让学生探疑解难,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替代,学生能创造的教师要鼓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完全符合杜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求知欲相对较强的阶段,是培养其问题意识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课堂主观性比较强,所以更容易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让提问成为教学主线、让学生自评代替教师评价和通过互相为对方出考试卷子让学生自行作学习总结三个方法,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堂问题意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主动思考,深入探索,理解课文,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主动探索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实现自主探索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都知道,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本身更为重要。而问题意识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学生要发现问题,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尽管教育改革了这么些年,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上,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做得很不够。课堂上,教师通常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但是由于孩子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和教师的主观意识等因素,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经常事倍功  相似文献   

20.
张希凤 《考试周刊》2012,(12):53-53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在新课程理念下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在于教师正确引领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