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地协调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一定要重视对人地协调观的渗透工作。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类和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相关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用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四个要素。试图面面俱到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往往并不现实。"人地协调观念",对其他三个要素的落地具有一定的统领作用,应当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第一要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可以比较轻松地捕捉到培养学生人际协调观念的契机的。而只要捕捉到了这一契机,就可以形成比较清晰的人体协调观念培养途径。培养人地协调观可从三个角度入手,人地协调观念作为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的一个素养,可以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有一个高屋建瓴的视角,从而引领学生更好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建构,进而保证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3.
秦戈 《学周刊C版》2023,(21):154-156
培养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是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必然要求。文章以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目标为导向,集中概述和阐释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意义和现状,在做好分析和总结工作的基础上,从挖掘教材资源、联系现实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和开展多元活动等多个角度,构建“培养人地协调观”—“形成人地协调观”—“发展人地协调观”—“增强人地协调观”的递阶式教学模式,以此强化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4.
人地协调观是考察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聚焦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开展人文地理教学,将地理教学活动和人文因素结合起来,从而有效落实学科素养,达到学科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人地协调观指的是一种"看待人对环境的影响""看待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地理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其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开发,将地理知识与人类活动、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服务于地理课程的专业地理思维.文章从高中地理教学展开论述,在分析人地协调观的重要价值的同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主要提出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地协调观。因此,将其与教学的内容进行结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枯燥和乏味。那么应该怎么样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念呢?本文从设计问题、发展途径、实际案例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培养人地协调观的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主要提出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地协调观。因此,将其与教学的内容进行结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枯燥和乏味。那么,应该怎样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念呢?本文从设计问题、发展途径、实际案例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培养人地协调观的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有萍 《知识文库》2022,(19):181-183
<正>在核心素养培养、地理学科的教学中,人地协调观是重要内容,指的是学生能了解和认知地理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在高中地理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巧妙运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探究和分析人地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各种问题,最终实现学生人地协调观的良好培养。高中地理的教学,不仅需要让学生能牢牢掌握充足的地理知识,还需要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9.
强化对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提高地理实践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素养。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为导向,深入分析和研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们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水平的教学策略与措施,期望在完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扎实的高中地理知识与文化素养能力,促使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高中地理教学是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的走进生活的教学。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个方面。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更注重对地理知识走进生活的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让学生主动去获取地理知识,发现地理知识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提出,要求在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将当前的地理教学引向了深度教学。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三个方面。在本文中,我立足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就如何实现高中地理深度教学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共同构成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成为教师持续关注的话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意识,通过研学旅行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13.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地理教育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地理核心素养?文章基于发现认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探究其在培养高中生形成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过程中的应用实践,并提出了基于发现认知理论的高中地理核...  相似文献   

14.
乡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发挥其优势。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围绕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能够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这三方面的素养标准与要求进行有效渗透。教师不妨细化课堂教学内容,建立完整的区域认识意识;在课堂导入时创设具体现实情境,初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课堂教学时提出有效教学问题,提升学生基本的地理实践能力。只有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价值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相似文献   

16.
孔亚亚 《成才之路》2020,(7):122-123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从人地协调观、地图解读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地理问题生活化等方面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核心素养要素的落地,取决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要能更好地结合生活环境去学习理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而让核心素养有效落地.人地协调观更多地存在于与"生态环境建设"有关的知识内容中,因此在此类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教育契机,开辟有效的教学途径,实现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与发展.在进行知识...  相似文献   

18.
张锋 《天津教育》2020,(4):95-96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包含多方面内容,如人地协调观念、实践理念、综合思维等,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划分了不同的层次、功能、种类,强调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因此,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中,"区域认知"素养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立足实际学情,积极探索"区域认知"核心素养落实途径,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思维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下面结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围绕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展开重点探究,希望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9.
覃丹  严志强 《广西教育》2022,(5):127-130
本文以人教版《全球气候变化》为例,对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导学案教学优势进行分析,指出高中地理教师可以依托导学案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窦锦俊 《天津教育》2022,(17):72-74
<正>地理学是研究事物空间变化的学科,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基于此,本文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维度提出相应教学策略,以供参考。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根据新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