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是有关浮力的常见问题之一,另外在求解浮力的大小时,通常也是先判断出物体的浮沉情况后再求解浮力的,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物体的浮沉呢?请看以下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在中考物理试卷中,常有一类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浮沉状态的试题,很多同学解答这类试题时常是盲目猜测,造成解题失误.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一定满足F浮≤G物和V排≤V物.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两个关系式,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5.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往往与质量和密度、压力和压强以及力的有关知识综合在一起 ,学生感觉难度较大 ,不容易灵活掌握。为此 ,在复习时 ,首先要搞清楚这部分知识及与这部分相关的知识间的联系 ;其次要搞清楚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 ;然后再精选一些新颖、实用、典型的题进行分析 ,针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点拨 ,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其分析综合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物体浮沉条件应用实例分析1.轮船是利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的。轮船在水中的状态是漂浮。因此船所受的…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高考理综物理压轴题是一道陈题翻新组合题 ,给学生的感觉是 :该题是一道物理情景全新的综合题 .其实可以运用多种知识组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它 ,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本文对该题的解答方法及失分原因作些分析 ,并给出几点复习启示 ,供参考 .题目 :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 ,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 ,经过BC区域时变为弧形 (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 ,未画出 ) ,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 ,AB和CD都与BC相切 .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 ,放置时初速为零 ,经传…  相似文献   

7.
学习浮力时,许多同学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很大偏差,关于这方面的试题,常见的有三种题型:漂浮型、悬浮型和综合型,又由于涉及浮力的题目多变,且常与密度、压强等知识密切结合,是中考必考点,准确理解和利用浮沉条件是  相似文献   

8.
张宜宽 《中学理科》2005,(11):30-30
密度和浮力一章的难点是相关计算,尤其是浮沉条件的计算较为繁难:为能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现对物体上浮、下沉、悬浮和漂浮过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9.
(1)当ρ液〈ρ物,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就下沉,是物体在重力和浮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下运动的结果.例如:在水中下沉的石块.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教材“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节首先用二力平衡条件以及运动和力等知识,从物体受力方面分析出物体的沉浮条件。然后运用阿基米德定律和已得出的物体的沉浮条件等知识,用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大小的比较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学生感到抽象,缺乏感知,不易接受,以致往往死记硬背条件和结论。为此,我将这节讲授课改为学生实验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
  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是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浮力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往教师不了解学生头脑中关于浮沉条件的前概念,又受到“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课堂教学价值观的导向,在确定教学重点与学习难点时,注重在僵化的知识方面。本节课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对以往教案中的重点、难点做出重新的审视和确定。本节课第一: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纠正学生头脑中错误的前概念;第二: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新知识的探究、生成和深化的过程,体现出“过程比结论更重要“这一新课堂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教师的设问、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纠正了学生的一些思维错误和猜想,不断地启发学生,改变了以往老师举例分析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状况。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学习和自我调控的机会,不但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潜能被挖掘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知识。生动直观的实验,能让学生很好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物体沉浮  相似文献   

14.
物理竞赛中把物体的平衡分为: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和随遇平衡。它是处于重力场以及其他有势场的物体在场作用下的三种平衡情况。处于势场的物体和场一起具有势能,而物体都有向势能较小位置运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1问题的提出科学教材物理部分关于液体中物体浮沉条件作了定量的描述,数学关系也容易理解,但实验只作了定性的说明,未能从定量的角度予以具体演示,难免有肤浅之感;对此笔者提出既能定性地说明又能定量地描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 科学教材物理部分关于液体中物体浮沉条件作了定量的描述,数学关系也容易理解,但实验只作了定性的说明,未能从定量的角度予以具体演示,难免有肤浅之感;对此笔者提出既能定性地说明又能定量地描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陶本友 《物理教师》2011,(10):33-33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活动,是物理研究和发展的根基,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尽可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浮力"是八年级物理的教学难点,特别是学生学习阿基米  相似文献   

18.
过去,我们曾按常规方法,用一个小玻璃瓶(如图一)瓶内装入适量细砂,将瓶口用蜡密封,再在瓶口处绕上几圈细铜丝,放到水中。通过增减铜丝的方法使其达到随遇平衡。实践证明,调试困难,既不易达到最佳演示效果,又不能同时演示浮、沉现象。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六节"浮力的应用"教学中,浮沉条件中的悬浮实验通常是让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但是,该实验对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稍微多放一点盐鸡蛋就会上浮,多加一点水鸡蛋又会下沉.笔者回想在家中洗杯子的情景,发现倒扣在水中的杯子可以浮在洗碗盆中,但用力一压后,它们又沉下去了.受此现象启发,笔者用倒置在水中的小瓶子实现了浮沉条件的教学. 一、实验原理 改变浸入水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实现物体在水中上浮、下沉与悬浮. 二、实验器材  相似文献   

20.
现行北师大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探究性实验中,为了说明密度比水呔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以及钢制的潜水艇能在水中随意地下潜和上浮,书中用一只铝制的废牙膏袋来做实验,因为铝的密度为2.7×10^3kg/m^3,与钢铁类似,都比水的密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