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教育经历了一个由旧而新,或者说由传统而现代的嬗变过程。晚清洋务重臣张之洞,不仅参与了这个过程,而且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沈伯俊 《丹东师专学报》2009,(4):F0002-F0002,F0003
在好友赵庆元教授逝世四周年临近之际,《赵庆元学术文存》即将出版了。我抚今追昔,感慨万端。  相似文献   

3.
“文革”结束的时候,陈旭麓已开始“渐入老境”,但在“苍凉的黄昏”中,他却进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把自己的学术与思想推向一生中的巅峰状态,他的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并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本”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浮想录》等,都是在“老境侵夺”的日暮黄昏中完成的,这也许可以算是一种幸运,但这种幸运之中又浸透着他那一代学人命运的苍凉。  相似文献   

4.
自近代以来,实现现代化一直是中华民族人心之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大势之所趋.而真正自觉推进的现代化进程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在当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旋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理论指导,而反映时代精神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只有在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才能找到现实的根据.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秀林(1931-1986年)的文集《李秀林文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什么?把它提出来讨论,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只有把这类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有可能对近代史上的许多问题、作出科学的论断。 苑书义同志在《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载《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二期)一文中,对“争取独立和谋求社会进步始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史学发达的国家,但对史学发展史的研究,迄今仍较薄弱,特别是近现代史学史研究方面的论著更是寥寥无几,近几年史学界重视中国史学史研究,先后出版了尹达主编的《中国史学发展史》,白寿彝的《中国史学史》(第一册)和仓修良、魏得良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等专著,但大都围绕在古代史学史部分。因此,开展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研究更显得迫切而又艰巨。最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吴泽教授主编,袁英光、桂遵义教授编著的《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册),洋洋数十万言,可谓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学史的开创之作。中国近代社会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八十年的风风雨雨激荡起各种思潮,在史学领域有着充  相似文献   

7.
变徵协奏曲——中国近代学术统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之季世,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传统的封闭式文化格局趋向解体。在 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中,百余年来中国近代学术变迁的基本特征就是:变与合。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如何评价传统,怎样引介西方,建设什么样的未来文化。对传统的重新评价,是中国近代学术变迁的依据和核心内容;有选择地引介外采学说则是创变的条件;对中国文化未来的建设则是变的结果。其主要途径是:以复古为形式,以创新为内容,以中西文化比较为方法,中西互补,古今会合,建设求真而又致用的近代学术,形成了近代学术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乡村问题研究成为中国各界关注的热点。从历史学的学术层面研究、探讨中国近代的乡村问题,是历史学界对这一热点问题的回应和关照。和以往关照乡村的会议不同的是,这次会议以乡村权势问题为重心,从实证的角度对近代中国乡村权势问题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其学术意义和现实关照价值甚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最新出版的<治同文存>进行评论,认为其中的学术论文有立意新,开掘深,切近学科前沿而又不失大众化的特点,认为其中的诗文有个性,有真情,幽默辛辣又蕴含哲理.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中国近代史教材和通史性著作逐年迭起,凡数百种,具有个性特征的史书似不多见。徐泰来教授邀集国内30余名史学工作者完成的150万言的《中国近代史记》,既吸收了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也不乏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体现了求实与创新精神,展示了个性特征。正如李时岳教授在1989年中国近代史宏观研讨会上提及此书的出版时,曾指出:“这部著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到体例,都有创新,它打破了几十年来中国近代史书一个模式的局面。”一、体系该书以资本主义近代化这条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为撰写的基础,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特点在于:第一、既立足于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11.
《岭南学报》标志着20世纪前半叶偏居华南的基督教大学——岭南大学的研究水平。学报产生于广州特有的学术环境,创刊初衷即为振兴南中国文化。伴随着中国学术近代化进程,学报以其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介绍国外学术研究、岭南文化研究、新史学成就等学术近代化的主要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学报还在学术及编辑两个方面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中国近代史教材和通史性著作逐年迭起,凡数百种,具有个性特征的史书似不多见。徐泰来教授邀集国内30余名史学工作者完成的150万言的《中国近代史记》,既吸收了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也不乏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体现了求实与创新精神,展示了个性特征。正如李时岳教授在1989年中国近代史宏观研讨会上提及此书的出版时,曾指出:“这部著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到体例,都有创新,它打破了几十年来中国近代史书一个模式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市梁启超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梁启超诞辰130周年“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13日—15日在天津举行。来自美、法、德、日、韩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和大陆地区的150余位学者参加了大会,并提交了110多篇论文。大会对梁启超进行了多侧面的研讨,涉及梁氏的国民观、思想文化观、哲学观、民族观、史学观、宗教观、经济观、性别观、新闻舆论思想及其办报活动以及梁氏和同时代重要人物等诸多方面,并在不同层面进行了学术讨探。梁启超与中国的国民性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理论课题。台…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2月4日,为推动和促进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社会哲学研究学术交流会"在天津市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北京的专家、天津人文社会科学界各学科主要带头人和新闻出版单位负责人以及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成员共七十多人。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所长陈晏清教授作了主题报告,专家学者们围绕报告内容就下一阶段社会哲学研究的具体思路和设想,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陈晏清教授所做的主题报告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社会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和发展。社会哲学的兴起是与市…  相似文献   

15.
记得几年前还在求学之时,有位高年级的师兄推荐我读一本深蓝皮、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的《中国宪法问题研究》一书,借来细翻,发觉这本精炼的书内容新颖,条理清晰,几乎涵盖了近年来宪法学领域的最新观点和胡锦光教授自身多年研究的精华,于是立即购回此书。以后的读书岁月里,它自然就成为我的专业藏书之一。如今每每读来,都觉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对此书也更加爱不释手。2004年是新中国宪法制定50周年,今年的“12月4日”———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之一便是“依宪治国,弘扬宪法精神”,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母法”的地位和权威,所以有“学好法…  相似文献   

16.
农民战争史历来是我国史学界所注重研究的最有代表性的课题之一.孟祥才同志研究农战史的专著《中国农民战争史》(一)一书(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已经一年了,我们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对史学界以往农战史研究的成果既有科学的继承与批判,同时也不乏作者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8.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且自治和自由的程度很高。随着大学逐步由封闭的“象牙塔”步入社会的“轴心”,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正是协调大学不断适应外部变化的社会和遵循内部逻辑发展二者矛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可亲可敬的兄长赵庆元老师离开我们已经4年了14年来,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言谈举止,他的磊落胸襟,他的赤子情怀,常常浮现在我的心头,我的脑际,我的梦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最新出版的《治同文存》进行评论,认为其中的学术论文有立意新,开掘深,切近学科前沿而又不失大众化的特点,认为其中的诗文有个性,有真情,幽默辛辣又蕴含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