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过很多描写一个人应该怎样自信的文章,它们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拥有某种高度,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已经抵达了它,否则,你永远只能是山脚下一棵矮小的狗尾巴草。然而,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使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  相似文献   

2.
看过很多描写一个人应该怎样自信的文章,它们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拥有某种高度,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已经抵达了它,否则,你永远只能是山脚下一棵矮小的狗尾巴草。然而,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使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看过很多描写一个人应该怎样自信的文章,他们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拥有某种高度,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已经抵达了它,否则,你永远只能是山脚下一棵矮小的狗尾巴草。然而,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施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  相似文献   

4.
阿明 《新读写》2009,(7):125-125
看过很多的描写一个人应该怎样自信的文章,它们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拥有某种高度,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已经抵达了它,否则,你永远只能是山脚下一棵矮小的狗尾巴草。然而,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使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  相似文献   

5.
看过很多描写一个人应该怎样自信的文章,它们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拥有某种高度,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已经抵达了它,否则,你永远只能是山脚下一棵矮小的狗尾巴草。然而,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施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  相似文献   

6.
看过很多描写一个人应该怎样自信的文章,它们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拥有某种高度,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已经抵达了它,否则,你永远只能是山脚下一棵矮小的狗尾巴草。然而,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使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或许你早已听说过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故事。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性情暴躁,而且非常专制,这使卡夫卡从小就形成了敏感多疑、忧郁孤独的性格,他有时不免有点自卑。事业最不顺的时候,他甚至说过“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粉碎了…  相似文献   

7.
锦言录     
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方志敏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促的,如果我们要把短短的生命过程使用得更有效力,我们最好是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人性化:泰戈尔教育思想主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的教育应是符合人性的教育,它应使受教育生命更健康、人格更完美、个性更突出、心灵更自由、与世界更和谐、生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我们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安宁的、充满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天性,通过生命体验和潜意识的发掘,使学生不仅获得应有的知识和智慧,而且获得“人格之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王秋珍 《教育艺术》2005,(11):33-33,32
曾经读到这样一段话:生命有时并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它也属于我们的父母,因为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它也属于亲人朋友,因为他们把关爱给予我们;它也属于社会,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0.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相似文献   

11.
一部中国人拍的科教片,在科教片云集的北京国际科教影视节目展评会上脱颖而出,它的名字就叫《宇宙与人》。拍他的导演忻迎一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不十分了解宇宙的民族,在很多理念上是容易脆弱的。在这部片子中,他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人类摇篮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从哪里来;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人类诺亚方舟的故事──告诉我们,船向何处去。生命的可能像一次艰难的抽奖我们对宇宙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明白宇宙对制造生命的要求有多么苛刻。一般来说,一颗热的星球照耀着一颗冷的星球,就会产生生命。仅在我们的太阳系里看,九…  相似文献   

12.
"拟人"大家都知道,就是一种把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手法。"拟物"虽然没有"拟人"那么"走红",但大家也知道它是一种把人当物,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的方法。我们之所以要用拟人手法,是为了把物写得更生动:同理,我们之所以用拟物手法,很多时候也是为了把人写得更鲜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种知识,但更是我们生命的营养,一旦缺乏,生命就会苍白;语文是一门学科,但更是我们生命健康的一种元素,削弱了它,我们就会缺乏必要的生命力量。语文太实用了。它简直就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最基本工具,实用得近乎通俗。无论干什么,首先需要的都是语言和由此派生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价值是多维的,包括塑造人的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社会发展价值等等,其中人文价值是教育的主体价值,它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讲,教育是一种反思,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高度关注,它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我们的教育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其宗旨,也意在通过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实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个人人生价值和个人幸福,  相似文献   

15.
《野炊图》是迟子建给我们讲述的又一个很好看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充满了荒诞与讽刺。故事里有美妙绚烂得超凡脱俗的自然风光,有忧愤痛楚得让人窒息的悲戚事件,更有一群经历并忍受着这一切的鲜活生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幸福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把幸福描绘得很神秘,似乎是一种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得到的东西,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也许是因为距离产生美的缘故,在我幼稚的头脑中,一直认为幸福很美,很难得。当我渐渐长大,经历了生活中一次次风雨的洗礼,回首自己走过的道路,用真实去感受生命时,才发现幸福离我们好近好近呦。它是无形的,只是一种感觉,它随时随地驻扎在我们心灵最深处。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都会感受得到它,会把这份感觉当作一盏灯,让它温暖自己的整个心灵,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生活中,我们曾为了幸福苦苦奔波。在每一个忙碌的…  相似文献   

17.
洪天慧 《师道》2004,(11):36-36
记得我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正说得兴起,一不小心被讲台绊了一下,学生哄堂大笑。我尴尬极了,自嘲了一句:“这讲台也欺生呀。”学生的哄笑声嘎然而止。这是我给自己找台阶下。在尴尬面前,懂得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的人自然是明智的,然而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给错误中的学生一个台阶。人总是爱面子的,你的冷漠无情就像一把刀子,它会伤害孩子的尊严,让他那稚嫩的生命疼痛甚至流血。所以,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不要用粗暴  相似文献   

18.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所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及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是新课程崭新的理念。它让我们要学会更真诚地面对自己,更自信地面对挑战,也鼓励我们不时地在不多的空闲里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教育生活中“清理”和“寻找”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用朴素的笔触记录下这些真实的情感和具体的感触,让平凡的日子里有了一些感动,让平凡的生命从此与众不同。这种小故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也让我们不时获得前行的动力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也没有比生命更值得珍惜的东西了。然而,我想说,生命是一朵璀灿而易凋的鲜花,是一颗耀眼而易碎的珍珠,只要稍有不慎,它就会从我们的眼前,从世界上永远地消逝。看了下面的两则新闻,你也一定会感到一名教育者双肩的沉重吧。  相似文献   

20.
《少年儿童研究》2009,(8):52-58
生命,是一个离每个人再近不过的话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体;但是它又是一个似乎离我们那么远的话题,生死与自然、苦乐与目标、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它涵盖了我们生命中的一切。一直觉得这是一个不好把握的话题,直到读到这本小书,忽然发现生命的问题也可以讲得这么透彻。建议父母与孩子一起读读这本书,有些问题也许您也正困惑着。父母读懂了,也才会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