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打开书,自读课文,请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北京的胡同”,那么文中哪几段写北京的胡同?(学生自读课文)生:文中的第三、第七段写北京的胡同。师:很好,我们先来学学写北京的胡同部分。我来读读第三段,请你们思考: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生“:北京的胡同窄窄的,不急不缓地伸展着,如  相似文献   

2.
《赵州桥》这篇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都采用了先总述后分述的写法。学完课文后,我趁热打铁,及时进行了读写结合,要求学生仿照其中一段先总后分的写法,以介绍家乡的某一建筑物为内容仿写一个片断。一位同学以《家乡的天桥》为题,是这样仿写的:  相似文献   

3.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片断:师“:表情是心情的晴雨表。”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我知道你们都想读给大家听,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读书的乐趣。自信的孩子,请你来读。(一名学生很认真地读了课文第四自然段)师“: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多有气势的词语呀,谁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气势?(一生在  相似文献   

4.
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大致可归纳成以下几个“多”。 一、多写段,多练句,紧扣教材,坚持读写结合。 学生从阅读教学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法,基本知识,要拿到实践中来运用。读与写必须密切结合(先说后写、先达后作。这里对“说”与“述”暂不详述)每教一篇课文,我尽量让学生练习写作,有更多的写作机会。一般是仿写精彩的段落及典型句子,为写文打基础。例如学到第六册《参观人民大会堂》,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抓住各厅室特点的写法。写出自己教室里的陈设。目的使学生初步统习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文,并正确选用恰恰当的方位词。学了《三只蝈蝈》,则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第三节的写法,学写一段表达同学间、家人间的争论的话。第五册《放风筝》一文学后,要求仿照第四、五两节的写法,发挥想象,写出“蜈蚣”“风筝”、“鹞鹰”风筝的动态、颜色来,有的学生这样仿写道:“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灰色  相似文献   

5.
《满井游记》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写景层次分明,比喻新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心情。教读本文,怎样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会本文准确生动的写景方法呢?我把重点放在朗读上。整个课堂教学做到“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以议加强读,以练巩固读”,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读读议议,从中了解思想内容,体会了写景方法。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以读为主”,落实字、词、句这是一篇文言小短文,怎样去识字积词,弄懂句意?我没有串讲课文,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熟读、精读、背诵等具体言语活动实践,…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教学精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之后)师:自读课文,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哪一句话、哪个词语,为什么喜欢?生1:我喜欢第三自然段,因为  相似文献   

7.
《爬天都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说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是学习课文的难点。通过人物对话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所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体会主人公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鼓舞、坚定决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过程是突破难点的关键。一、入情入境,读好第二自然段爬天都峰之前“我”的心情怎样?首先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自读自悟,…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对于写景类的文章就更是如此,惟此才能使学生领悟课文所蕴涵的情境,以形象唤起美感,培养起初步的语言意识。那么,对写景的文章该怎样指导学生诵读,从而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呢?可分以下四步:一、初读文字,读准读通如诗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写“我”在令人神往的夏天想变成什么,及“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诗歌以充满幻想的语言,亲切生动展示了儿童眼中美好的自然世界。首先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  相似文献   

9.
徐莉 《安徽教育》2014,(3):41-41
<正>写好片断是三年级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写好片断,就应该以教材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把一段话写具体,让学生达到有话可写。而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片断,我浅谈如下两点:一、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吸取"具体句段"的精华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抓住有关课文描写具体的"点",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品味,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而且能使学生在欣赏优美句段的同时,领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怎样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把“读”中领会到的方法、技巧运用到“写”中去,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确实是一个要研究的问题。指导学生围绕重点来读较容易办到,因为教材中的每组课文都有明确的读写训练重点,可以作为依据;而如何指导学生抓住特点来写,却并不那么容易。我在教学第九册第六组课文时,围绕“抓住人物特点”这个重点,指导学生进行了读和写的训练,收到  相似文献   

11.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顺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各是什么?2.再读课文,边读边划,把不懂的词句划下来;用“‖”标出课文各自然段,理解每段的意思;划出写“大家”和小光看企鹅的不同动作的词语,以及小光看喂食企鹅时“心想”和“没想到”的句子;这样让学生学会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读懂读好课文.3.自学第一段、第四段,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课后练习2的(1)、(2).  相似文献   

12.
赵允侠 《广西教育》2010,(10):17-18
常常听一线老师的讲课,我发现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一读,图画句子;二读,交流阅读感受;三读,读出感情。例如,在教学叙事性的课文时,教师往往会问这篇文章哪儿让你感动?在教学写人的课文时则让学生圈画表现人物特点、品质的句子。在教学写景状物的课文时则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写得优美的词句。  相似文献   

13.
一、从读到讲,讲读结合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渠道,“读”是完成理解的必由之路。如《粜米》一课,我要求学生分角色读米商和农民的一段对话,同学们情绪激昂,尤其是两个男生读得声情并茂,把农民朋友的淳朴憨厚,商人的奸诈狡猾,表现得淋漓尽致。二、从读到思,读思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我除了训练学生读的基本功外,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凡卡》一课“爷爷砍圣诞树”和“爷爷守夜”两段,我引导学生读后思考:“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凡卡,这里写凡卡的爷爷,是不是走题了?为什么?”激发学生去读书,去思考,从…  相似文献   

14.
王双 《辽宁教育》2014,(4):94-94
新的习作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命题、自由表达,而实际上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给自己的习作命题。我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向课文寻“生花妙笔”,向课文寻“题目”,教会他们自主命题。如写人记事时,我会引导学生想想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以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既借鉴了如何命题,又学会了如何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品质;写叙事的文章,我会重点引导学生读《窃读记》《慈母情深》;写景状物的文章,我会引导学生借鉴《桂林山水》《蟋蟀的住宅》。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训练,《小书虫xx》《冬阳下的温情》《迷人的秋》等作文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在《壁虎》一课教学中,根据课文的特点(有顺序地写),我在教完第三段之后,要学生仿照第三段老师的板书,自己读—读第四段的课文,把壁虎怎样捉远处虫按照课文的顺序板书出来。学生的情绪明显地高涨起来,读、画极其热烈。一个学生这样板书:爬→停→爬→蹿→吞吃。学生的板书完全有道理,他掌握了壁虎捉远处虫的连续动作,可见他经过了分析、比较、概括的思维过程。教学生板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  相似文献   

16.
课题是文章的“窗口”。从课题入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捞月亮》为例,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读题,接着提问:捞月亮的“捞”是什么意思?我以示范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捞”是动词。再启发学生围绕“捞”提出问题,学生纷纷举手说:(1)为什么要捞?(2)怎样捞?(3)捞的结果怎样?我当即赞许善于提问的同学,并将这些问题在黑板上写出来。然后,指导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默读课文,用“/”标出每一个问题在课文中的起讫点。讨论第一个问题起讫点时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有的认为是第一节。我点拨道: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只猴子?如果有一只猴子意见不一样,它们能采取“捞”的行动吗?这些同学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纲》对三年级学生提出“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租讲一篇,精讲一段”。在教学《大雪山》这篇读讲课文时,我就抓重点段第六段,指导学生分析理解,其做法是:一、从词句入手,理解每句话是怎么写的。我在引导学生能达到说出“这一段由四句话组成,第一句写风,第二句写冰雹,第三句写雨,第四句写积雪”这个基本要求后,接着告诉学生,这段写“风、冰雹、雨、雪”的话都突出个“大”字,我们先看课文,写风是怎样写的?学生回答:“风卷着雪花,万马奔腾似的,从山顶上呼啸而来,把战士们吹得摇摇摆摆,站不住脚。”对学生这样的回答我不满  相似文献   

18.
读到“典型”处,仿照写。一篇课文有很多段,但不是每一段都适合借以进行“写”的训练,这需要我们精心选择,选出那些构段方式有典型性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段,第一句总起,讲的是鱼成群结队,第二句讲鱼的样子,每三句讲鱼多得数不清,第四句讲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通过分析,学生理解了这四句话的逻辑关系及连接顺序。分析此段话后,我要学生以“今天出奇的热”开头写一段话。学生较好掌握了“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   读到“空白”处,补充写。入选教材的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  相似文献   

19.
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即:读懂原文抓中心、选择重点作感点、读感结合有侧重、联系实际谈感受。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奋斗与生存”,安排了《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生命的林子》等课文。我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写感想的“小练笔”,让学生谈体会、说收获。  相似文献   

20.
结合二类课文教学提高以“读”助“写”能力江西刘先英结合二类课文教学,逐步提高学生以“读”助“写”能力,我认为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学习二类课文,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比如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在教学这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