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教学课堂的反思,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这就是理想中的“生态课堂”。生态的课堂就是人这样一个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任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要追求绿色,追求生命之美,张扬生命之力,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大自然的本色。  相似文献   

2.
卢晓华 《天津教育》2021,(9):167-168
作业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化,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重复低效,过多过滥,思辨性不强的作业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着重从“巧换形式,辨之有趣;巧设梯度,辨之有法;巧借错源,辨之有度;巧接生活,辨之有味”四个方面去追求“思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践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和学的任务,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钻研、思考,能准确的做出回答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课堂提问,很多教师仅仅着眼于“提问”,学生的任务也只是“回答”的过程。其实,课堂提问过程是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也是通过课堂提问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课堂提问追求的不仅是“巧问”,更追求的是所提出一系列问题是否形成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看似气氛“活跃”,实则只关注表面形式,学生真正的思维能力却趋于弱化的现象。如何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学习个性的同时,激发学生“思辨”这一活力引擎,使他们真正享受到思辨的快乐,并有效提升语文素养、思维品质呢?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要向纵深发展,就需要转变育人方式,对课堂进行深刻变革,让文化、思辨、情志等通过课堂的教学场域得以融合,从而形成新时代语文课堂的新样态。特级教师李仁甫执教的《石钟山记》一课,从“教学场域与课堂文化”“批判思辨与学科属性”“学习资源与生命拔节”三方面构建了生长式语文课堂的新样态,彰显了生成教学的融润之美。  相似文献   

6.
孙艳 《江苏教育》2015,(6):57-59
教学之初,追求有格课堂,讲求适度、信度、温度、深度、广度和效度;教学成长过程中,追求课堂品位,讲求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学术视野、娴熟的教学艺术、灵动的教学机智,让课堂有个性之美、点化之巧、审美和诗意的力量;教学成熟过程中,追求自然润泽的课堂,尊重、激发、成全、涵养、丰盈生命,让课堂依据自然规律,践行自然原则,不留痕迹地点化生命,润泽学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了许多宁静和思辨,少了许多浮躁和肤浅。但是,许多语文课堂仍无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范,剑走偏锋,为了追求课堂“出彩”而急于求成,为了追求“剧场效果”而盲目拔高,为了追求设计独特而置文本于不顾……透过那些所谓开满鲜花的“新”课,我们不禁要问:老师,你的语文课堂规范吗?  相似文献   

8.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整堂课的和谐自然发展定下基调,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如何搞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项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笔者在课堂导入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精研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由过去的“老师独导”变为“学生演导”或“师生合导”。把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得出新、出奇、出巧,具有创造性。现就课堂…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教师们都希望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追求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不少有识人士提出应该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满灵气”,而我认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个性飞扬,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一个灵魂———师生双方人生价值的实现语文课,作为学习母语的课堂,其意义非同于其他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情感性很强。在种种客观环境的限制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人———教师和学生皆呈惰性状态:教师的讲解依赖课本、教参,学生依赖老师,做一架“接受知识的机器”。无个…  相似文献   

10.
如何使语文课堂达到教学最优化,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问无疑是一种有效方式。学习就是带着问题而来,带着问题而去的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进行思维和审美的训练。课堂提问是促成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和重要形式,是充分体现施教者教育思想的有效方法,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共同对知识的探求和对真理的追求。语文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1.
石瑶 《考试周刊》2011,(90):54-56
人文主义的关怀需求提出了应给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和展现个性的空间.空白效应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能起到开启学生心智.完善其个性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空白效应运用策略主要有:课堂语言的空白效应、课堂结构的空白效应、情感陶冶的空白效应。此外,还应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追求启发思维的实效性、遵循虚实相生的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语文课堂由以往注重“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乍一看,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高涨,活动丰富多彩,方法多式多样,整个课堂看起来美轮美奂.然而,“动活美”的语文课堂却忽视了对“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目标的实现,导致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3.
葛艳华 《现代语文》2013,(11):48-49
语文课文或飞扬激情,或震荡灵魂,或喷涌才华,或闪耀思想。因此,语文课堂风格丰富多彩,有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的“智趣课堂”,有顺从学生主体和天性、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生态课堂”,还有力求真实、朴实、扎实的“本真课堂”。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天地里.新课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境界,也给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新的思索和启发,引发了我们对语文课堂的深入反思,使我们认识到:变革课堂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我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有效课堂”,并努力将这一理想付诸于课堂行为。我们呼唤丰富多彩独具个性的“有效课堂”,那么“有效课堂”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构成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所谓教学过程,亦正是学生“生疑———辩疑———解疑”的过程。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就认为“课堂教学艺术从某种角度看,也正是提问的艺术”,可见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凡课堂提问,在“精”而不在“滥”,在“巧”而不在“平”,而“精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课标这一理念使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一言堂”,课堂正渐渐成为真正的“人”的课堂,成为学生个性放飞、灵气交汇的天堂。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地位处理不当或理解偏颇,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去展示自己,在生活中学语文;应引导学生抛弃“遵循”教师思维回答问题的习惯,培养自主、真实的为学个性,提升学识素质水平追求。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语文课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非生活化”倾向,语文课堂教学没有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与发展,这样的课堂也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9.
走进青春涌动的语文课堂,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应该追求一点激情和诗意的。这是一方放飞创造诗情的绿茵。生命的跳动,灵性的宣泄,个性的张扬,传统的反叛,都荡漾在这如火如荼的青春绿波中。以人为本,释放创造的激情,让学生倾听自己的心跳,是语文“点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追求的无“我”境界。让我们从《雨霖铃》和《就是那一只蟋蟀》的课堂教学起程,一起走进“点拨——创新”模式的五彩课堂,感受语文的柔媚之光吧!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问题支架为主要驱动、以探究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全体学生为课堂主角的“三主”语文课堂,是一种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途径。在“三主”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