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谈到许仙由于听信于法海和尚的挑唆,心里既感到疑惑又感到害怕,疑惑的是白娘子对我和周围的人都那么好,怎么可能是个蛇精呢?怕的是白娘子真是蛇精可怎么得了!为了证实法海和尚的话是真是假,在端午节那天,他按法海的要求,配制了雄黄酒,午时三刻快到了,白娘子知道这是她和小青最难熬的时刻,便催小青快走,小青自知功力不够,无奈化阵清风躲到深山里去了.小青刚走,许仙上楼,摆下酒宴,斟上自己配好的雄黄酒,举  相似文献   

2.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被现代人重述较多的一个。按时序考查一些代表性的现代重述文本,可发现它们对白蛇故事情节动因不同的重新阐释与演绎,蕴藏着一条现代革命与人性叙事更迭的线索:鲁迅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把白娘子许仙恋情悲剧归因为法海的“嫉妒”;田汉剧本《。白蛇传》冲突则源于法海所代表的封建势力对白蛇的压迫;李碧华的《青蛇》颠覆旧说,将灾难归结为男性的私欲导致的性别冲突;李锐、蒋韵的《人间》把白蛇的苦难演绎为人性普遍的自私与暴力之殇。这些重述文本体现了现代思想意识渗透传统文学母题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法海鸣冤昭雪包勃何胜玲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法海:“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拿办他了。”教参编者认为法海“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是“蓄意破坏许仙和白蛇娘娘的幸福,它是创造悲剧的罪...  相似文献   

4.
真相     
传说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患,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  相似文献   

5.
观念出智慧     
教学是需要智慧的。智慧当然有天赋的成分,但像我这种缺乏天赋的人,是不是就与智慧无缘了呢?恐怕也不尽然。试从我多年前的一个教例,说说我的看法。"白蛇娘娘是蛇妖,法海除妖,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好。"这是我在教鲁迅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以下简称《论》)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个问题。按照惯例,我请全班同学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6.
近日重读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感觉先生对法海的评价有失公允,几至偏颇。再结合社会上对法海的非议日盛、批判不断,愈觉该是为法海说句公道话的时候了,于是冒韪写了此文。  相似文献   

7.
白娘子接到法海绑架许仙的线报以后,当即率水族众将士把金山寺围了起来。众水族将士群情激昂,摩拳擦掌,叫战声此起彼伏。那法海自持法海无边,面对大敌压境依然神定气闲,而无惧色。白娘子一身素衣,衣袂飘飘,用剑一指法海,厉声喝道:“臭和尚,胆子吃大了,竟敢绑架我的仙哥,找死吗?  相似文献   

8.
法海无辜     
爱情是至圣的,但爱情如果没有波澜则平淡无奇。人们在许仙与白蛇的爱情纠葛中,设置了一个推波助澜的悲剧式人物——法海。传说中的法海似乎也没有过错,人与神(在法海看来,白蛇是妖)是无法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他想挽救的是许仙。因此,使法将白蛇娘娘镇住了。人们的感情无法承受,于是,千百年来,法海成了人们唾弃的对象,甚至吃大闸蟹时,挑出一块形似于坐禅和尚的骨头,食客便嘲笑说,那是法海。  相似文献   

9.
那是一篇很普通的读后感写作。 当我教完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后,孩子们感触很深,都恨透了那个“法海和尚”。我和孩子们都觉得读后感的主旨可定为:正义必胜。作文上交后,班上只有石磊同学写出了一篇《我为“法海”正名》。我随便批阅了一下,红笔一挥:离题。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如何科学地进行教学活动,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研究课题。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乔以斯认为:“所谓教学,就是创造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类型、教学设施等组成的环境。这些要素是彼此相互作用的,规定着教师行为的。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创造这种环境的方法。教学模式是构成课业和课程、选择教材、提出教师活动的一种典型和计划。“在这方面,我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以《论雷峰塔的倒掉》为例,谈谈我的做法和点滴体会。鲁迅此文议论的中心是雷峰塔的倒掉以及法海的可耻结局。全文紧扣文题中的“倒“字展开议论。因此,要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塔-镇压之塔,法海造塔的动机-镇压追求自由、幸福的白娘子和许仙。而上述的思考和认识必须通过对段落中的语句、关键词语的品味、分析来达到的,并在表达方式上初步理解记叙与议论的关系。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明确了本文的教学目标:(1)理解并认识本文议论的中心是揭示封建势力的残暴和镇压白娘子元凶的可耻下场,从而领会鲁迅先生彻底的反封建主义精神。(2)通过对语句、关键词语的品味分析,来理解课文,学习...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称鲁迅杂感为“文艺性的论文”。论文需要严密的逻辑文艺需要生动的形象鲁迅的杂感就是这二者的美妙结合。下面针对《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白蛇娘娘的故事”一段的教学,谈步如何使学生体味鲁迅杂文文艺性论文的特点。这段白蛇娘娘的故事,意在说明“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的原因。故事突出白蛇娘娘的善良,对幸福的追求和对恶势力的抗争,所以写白蛇娘娘变成女人来“报恩”,法海将许仙藏在金山寺,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漫金山”。作者指出这个神话故事出自于(义妖传),写这一笔的真意不是为了考证.而…  相似文献   

12.
蛇与塔     
白蛇与许仙的故事,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写这故事的书有好几种,我最爱《警世通言》里的“白娘子”。从那里看来,白娘子是个极富人情也极有人性的平凡的女性,她爱许仙,嫁给许仙,后来为法海收服。文情简单朴素,让人感到一点淡淡的无名的悲哀,是中国短篇中的杰作。别的书就铺张得厉害,什么水漫金山,压在雷峰塔下,许仕林祭塔等等。蛇,纠缠,毒。用它比女人,是颇有些憎恶意思的。但这意思,在一般人中间,似乎并不怎样普遍、深刻。写白蛇故事书的人,讲、读、听这故事的人,就都不怎样憎恶她,恰恰相反,许多人似乎还同情她。用老话说,这叫做公…  相似文献   

13.
雷峰塔的倒掉是一件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 ,作者鲁迅敏感地抓住这件事进行评说 ,但他不是简单地说其倒得好与不好 ,而是借对雷峰塔倒掉和“白蛇传”“蟹和尚”等民间传说的评述 ,辨清是非 ,晓以利害 ,表达了自己的理智感和道德感 ,字里行间既充满了理性 ,又生动活泼 ,含蓄幽默。“白蛇传”中的许仙救了两条蛇 ,“一青一白 ,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 ·报 ·恩 ,嫁给许仙了 ;青蛇化作丫鬟 ,也跟着。”在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叙述中 ,作者不忘突出白蛇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报恩”,是正义之举 ,这就为后文对法海无端干涉白蛇与许仙婚姻的丑行的谴责奠定了…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解放以后,我才开始读到冯雪峰同志的文章,其中《回忆鲁迅》和一系列有关鲁迅的论文给我影响很深,因此,我对雪峰同志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印象:雪峰和鲁迅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次读他的《论文集》等著作,总要想到鲁迅先生;每一次读《鲁迅全集》,也总要想起雪峰同志。今天写这篇《冯雪峰同志论古典文学》的时候,也还要不断把他和鲁迅先生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2012,(9):65-69
拓宽命题素材,开发课程资源 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25题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相似文献   

16.
正"小时候最困扰我的就是,长大后是读清华还是读北大呢;坐月子原来是来一个月的大姨妈啊,我还以为就是躺着休息呢;刘欢和韩红原来不是夫妻哦;一直以为"佚名"是一个作家的名字;看《新自娘子传奇》总担心许仙发现白娘子是蛇,白娘子发现许仙是女的……"你或多或少都曾犯过这样的傻气,脑洞开太大真是不太好啊!可面对陌生的事物,人们总喜欢发挥自己的意淫功力妄加揣测,好比这样的一个话题:"95后"们是怎么进行社交的?有相当大比例的人认为,"95后"作为新新人类,应该在各个方面走在潮流前沿了吧?也有人认为,"95后"们自私冷漠又充满个性,不  相似文献   

17.
一、“从容不迫”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经回忆道:“我尝问鲁迅先生,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最喜欢哪一篇。”“他答复我说是《孔乙己》。”“何以鲁迅先生最喜欢《孔乙己》呢?”其“好处”在于“作者态度的‘从容不迫’”。(《鲁迅先生二三事》)好一个“从容不迫”!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艺术描写最高的境界。我想,如果我们对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动机,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的话,对他的“从容不迫”就可以体会得更为深切。《孔乙已》到底是为什么而写的呢?统观全篇,联系到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情况来看,我认为,《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作者提供的关  相似文献   

18.
有些学生在读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时,对文中的法海禅师怎么也恨不起来。心想:“人和妖就是不能结婚呀,人和蛇怎么能够结婚呢?而且雷峰塔倒了,鲁迅不但不惋惜,反而欢呼雀跃,真是一点文物保护观念都没有。”试想,如果以这种心态读《聊斋志异》不仅全无美感,而且越读越觉毛骨悚然,甚至会把它当成恐怖小说。其次阅读作品不能只盯着某些细节而忽视了整体感知。我并不想否定细节的重要性,但细节再重要,也不能超过大节。有  相似文献   

19.
话说灵芝草     
望秋 《新高考》2007,(11):60-60
"白蛇传"中有一出戏叫"盗仙草",说的是白娘子为救许仙,舍命到仙山盗仙草的故事。那仙草即是灵芝。在古代中国,灵芝被赋予神奇的色彩,被认为是"长生不老药"。  相似文献   

20.
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融合了民间传说的精华,是中国蛇精故事的集大成之作。故事中白娘子与许仙的人蛇之恋带有浓重的悲情色彩,这种悲情似乎存在逻辑上的必然性,究其原因还是要从人妖相恋的主体身份以及许仙爱情的利欲性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