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今天的中学生及其家长中 ,在全国各大学 ,你提起韩寒 ,几乎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至少也知道他出了一本名为《三重门》的书。那么 ,韩寒何许人?《三重门》又是一本关乎什么内容的书呢?韩寒 ,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学生。17岁时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从此扬名 ,在一年后又以一部长篇《三重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 ,传来消息 ,韩寒因七门功课不及格而被迫留级。现在韩寒已休学在家自学。为此韩寒成了一种“现象” ,一个话题 ,对于他的成绩、他的才华、他的作品、他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激越的抨击 ,以及他的留…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90年代“韩寒现象”引起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到金庸的《天龙八部》进教材引发的争议,以及最近湖南卫视“超级女生”呈现的火爆景象,中学生世界已不再单纯,不再平静。这让父母忧心忡忡,让老师焦急,让社会困惑,中学生自己面对这个汹涌而来的大潮也无所适从。进亦忧,退也难。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教育究竟又该如何作为?  相似文献   

3.
解读韩寒     
韩寒现在已成为一种现象,评论韩寒也已成为一种时髦。众多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赞誉者有之,批评者有之,一时间,这个17岁的少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我一向固执地认为:要评价一位作家或作者,最主要的是看他的作品。否则,任何解说都会带上捕风捉影的嫌疑。通读了韩寒作品之后,我不揣浅陋,对“韩寒现象”试作如下解读。让韩寒一举成名的是全国中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的复赛颇具戏剧性:他迟到了半个钟头,一位老师把稿纸揉成纸团丢进水中。半个时辰后,纸团沉下水底,文章却浮出水面。在这篇名为《杯中窥人》的文章中,韩寒由纸…  相似文献   

4.
书店(二)     
只要你读过韩寒的作品,即会有褒有贬。有人说他幽默,有人说他傲慢。于是有些人刻意去模仿,有些人全面地排斥。但无论如何,现在中学生出书已不算什么怪事,却有人偏偏去读韩寒。但如果说韩寒为众多少年文学爱好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对他说谢谢之余,亦要告诉自己我们并非韩寒。下面是他《零下一度》里的一篇文章,大家读读感觉如何?  相似文献   

5.
韩寒:你真的想学钱钟书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个名叫韩寒的上海中学生,在文学界和教育界备受关注,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不是个好好学习的学生,每学期都有几门功课成绩不及格:另一方面,他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作家”,他的描写中学生活的长篇处女作《三重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不但十分畅销,而且好评如潮。本期,我们特撰写此文,向广大职校生读者介绍一下韩寒和他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关于韩寒和“韩寒现象”韩寒,1982年出生,上海松江二中学生。1999年,在由《萌芽》杂志和七所高校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上,韩寒以一篇《杯中窥入》的习作获得了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许多同学喜爱读作家肖复兴写的小说,比如《中学生三部曲》,据说他创作这部小说与日记有关。 当肖复兴着手准备写《中学生三部曲》之二(青春梦幻曲)时,母校一位高三女生将她高中三年所记的三本厚厚的日记本借给了他。  相似文献   

7.
初读韩寒     
《中文自修》的李天靖先生给我送来了一个中学生写的几篇作品,要我写几句话。这个中学生名叫韩寒,是松江二中高一的学生,他在最近的一次“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一向极为重视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中文自修》几年来,在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千方百计殚精竭虑地发现、扶持、培养了不少文学新人,其中有好几个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写出了相当优秀的散文和长篇小说,乃至出版了自己的作品,获得了种种作文奖项;韩寒的作品,虽然不是《中文自修》评选出来的,但是他们同样地对他备极关注和重视。他们不仅重视韩寒所取得的成就,更关心他的生活学习状况以及他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此,他们不辞辛劳三次专程前往松江二中和韩寒的家乡金山,此种爱才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90年代"韩寒现象"引起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到金庸的<天龙八部>进教材引发的争议,以及最近湖南卫视"超级女生"呈现的火爆景象,中学生世界已不再单纯,不再平静.这让父母忧心忡忡,让老师焦急,让社会困惑,中学生自己面对这个汹涌而来的大潮也无所适从.进亦忧,退也难.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教育究竟又该如何作为?  相似文献   

9.
陈雄 《师道》2003,(8):33
一次,我布置了一篇老生常谈的作文《我最难忘的老师》,没想到竟在一个女生的作文里发现了我小学老师的名字,世事沧桑,他的学生又成了我的学生。打开尘封的往事,回到我的家乡和童年,在记忆的小径上,他微笑着向我走来。他总是在微笑。当他给我们讲《桂林山水》《半夜鸡叫》的时候;当他在我们的作业本上流畅地划着红勾的时候;当他傍晚回家穿过乡亲们此起彼伏的问候的时候;当他在野外牵着老牛与我们相遇的时候,他总是在微笑。那时,不谙世  相似文献   

10.
星期六晚上,我和妈妈一起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对话的主角是轰动了全国文坛、引起了许多人关注的偏才学生韩寒。   韩寒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只因为他在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又写出了小说《三重门》及散文随笔集《零下一度》, ?加上他独特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观念,所以,引来了社会上许多人对他的评论。一度时期,他也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今天这次“对话”,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同样也牵动了我的心。   刚一上场时,他的打扮就把我吓了一跳:这哪是中学生啊 !紧身的牛仔裤,大头的黑皮鞋,留着到脖根的头发,…  相似文献   

11.
日前在教育部大礼堂,余秋雨教授与中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整个会场气氛浓烈。中学生请问你如何看待韩寒?当今中学生出书热? 余秋雨:由于我近年来多在国外,对于韩寒没多大的了解。我没有读他的一本书,所以我没有评价作品的权利;但我知道这个人,上海人吧,(笑)而且他的书在排行榜位居前列。对于中学生“出书热”,我是持保护态度,毕竟这样的人是少数,我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全国第八届书市上,16岁少女郁秀创作的长篇小说《花季雨季》脱颖而出,风靡校园,在极短时间内一版再版。紧接着,中学生韩寒又如同一匹文坛黑马横空出世,出版了长篇小说《三重门》、散文集《零下一度》。他特立独行的姿态、对现存教育制度毫不妥协的批判引来了众说纷纭,一时间人人争说“韩寒现象”。  相似文献   

13.
当郁秀的《花季·雨季》已伴随着她和她的同龄人渐渐远去之时 ,韩寒与他的《三重门》又刮起了一阵校园青春小说风 ,紧随其后的关于“韩寒现象”的讨论更是让沉寂已久的校园热闹非凡。对这股不小的“寒流” ,报  相似文献   

14.
来信     
17年前,我上初二时,我的语文老师把他订阅的《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杂志给了我,让原本喜欢语文的我更加喜欢阅读。17年过去了,原来的语文老师已离开了学校,而我站在讲台上成了一名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5.
特别对话: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一些奇迹岳池县齐福学校蔡义义:我是“青春热线”的发烧友,喜欢您以幽默、简短的方式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我的许多烦恼,就从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最近我读了《韩寒访谈录》,觉得他的许多观点也不是不对,为什么人们还要把他称为“另类少年”?他到底是不是我们中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应该怎样向他学习呢?很想知道您是怎样看韩寒的。田星:关于韩寒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是这样看的:韩寒能够写出那么多作品,他的勇气和才华,是值得学习和拥有的;但是,我不喜欢过分偏激和“另类”。一个健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2003,(20)
前些年,女中学生郁秀以一部《花季·雨季》红透大江南北。随后,上海松江中学高二学生韩寒又成了教育界和文学界一个沸沸扬扬的话题。有“天才少女”之称的沈阳中学生张天天的《真心英雄》、深圳年仅12岁的小学生毛昱的《黑眼睛》……一部部低龄化作品的相继诞生,在令人惊叹的同时,也使人们对学生出书这一现象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学生出书,是否有利于成长?面对学生出书的热潮,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分析和对待?  相似文献   

17.
第十三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揭晓之后,本刊电话采访了特等奖获得者——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学生王佳佳。据悉,当老师列出12个参赛题目时,王佳佳一眼就看到《他让我告诉你》这个  相似文献   

18.
率性的韩寒     
韩寒真的像他期望的“越玩越大”了!由弃学从文的“韩寒现象”,十载演化到如今成了“韩寒话题”:《南都周刊》将他定义为“公民韩寒”;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将他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坏小子”;香港《明报》称他是“当代的鲁迅”;《南方周末》读者将他评为2009年度人物;而他“本土”的《新民周刊》12月给他做的封面人物访谈,  相似文献   

19.
《给梅老师的一封信》中学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美的真谛是什么?”这确实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深思。 信中提到的梅、闵两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差别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笔者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梅老师缺乏对孩子的爱心,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当学生考砸了时,梅老师没有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而是劈头盖脸地臭骂了学生一通。不知她想到没有,自己是出了一口气,可学生会怎么想呢?特别是挨训的  相似文献   

20.
吴群 《湖南教育》2004,(17):21-21
有位老师上《珍珠鸟》,让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写与珍珠鸟建立依赖关系的?我纳闷:既然答案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又怎么谈得上是讨论?听课时,还发现另一种情况:当一个问题提出,学生无人举手发言时,为避免冷场的尴尬,老师往往灵机一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这时,讨论成了一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