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科 《现代语文》2006,(7):32-3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应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培养的主要渠道,如何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每一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以学生个性的特点而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几种教学模式:一是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延伸课堂教学;二是参与体味,身临其境多领悟;三是畅所欲言,说出见解思路开;四是竞争比赛,激励比拼促学习。通过这几种模式以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从而保障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3.
<正>著名作家曹文轩在分享写作心得时说过两句话,"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好文章离不开折腾"。对世界作了凝视,才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才能写出有深度、有意义、打动人的文章。而曹文轩先生所言之"折腾",就是对文章的反复修改。文章多改,才能日臻完美。同样,语文课堂教学也离不开"凝视"和"折  相似文献   

4.
梁霞 《教育现代化》2006,(9):100-101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思维快速进入竞技状态,而且也能引领他们的思维向预期的方向推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同时课堂提问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从而更为准确地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分析、鉴赏和表达能力。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巧设问题,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一个好的提问,能使全班学生个个都处于思考问题、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积极状态中,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个不恰当的提问,会使学生思想分散、蒙头转向、无所适从,甚至打乱教学过程,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蒋建国 《快乐阅读》2013,(12):77-77
自语文新课改革以来,语文界似乎冷静了许多,追求本色语文、真情语文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那么,语文的课堂还需不需要在形式上多动些脑筋?那些在教学设计上讲求新异效果的课堂还是否被冠以“哗众取宠”的名号呢?从教十几年,我越来越觉得好课的标准必须包括下面的因素:学生喜爱,语文味道足,体现实效--背离了学生喜爱的原则,再怎样高屋建瓴的课都会失去光彩;没有语文味的课堂,就会让大量去语文化的东西泛滥,精髓永远不会被学生吸收;而没有实效,语文课堂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一直在寻找形式的创新与内容的素朴之间的巧妙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王琳 《湖南教育》2006,(12):40-40
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创新”这一概念的理解,狭隘地限定为指导学生搞小发明、小制作,或者对创新内涵定义过高,以人类历史作为参照系,把“创新”的含义定位为“前所未有”“世界首创”。事实上,在创新教育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班级或团队中别人没有说过、没有做过的可以看作是创新,甚至在个人历史上没有说过和做过的,也可以被看作创新,假若学生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某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创新”这一概念的理解,狭隘地限定为指导学生搞小发明、小制作,或者对创新内涵定义过高,以人类历史作为参照系,把“创新”的含义定位为“前所未有”“世界首创”。事实上,在创新教育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班级或团队中别人没有说过、没有做过的可以看作是创新,甚至在个人历史上没有说过和做过的,也可以被看作创新,假若学生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某一问题,能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完成某道习题,都应视为有较高价值的创新。“创新”并非专指科学发明创造,也并不是只有“前所未有”“世界首创”才是创新,创新其实是要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胆识,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掌握接收新知识、提升个人能力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以“大语文”的观点,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教育。一、教学目标创新新课标下的语文学科目标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三维的空间模型(图1)三个维度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们紧密相联,三个维度,三个支撑,形成立体的三维空间,互相交融。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语言积累等,而不能把一些陈旧的、僵化的...  相似文献   

8.
迈入21世纪,语文教学怎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搞好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语文课堂结尾的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又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音乐情境,让音乐走进课堂,用音乐诠释文本,烘托气氛,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扩展学生想像,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0.
迈入21世纪,语文教学怎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搞好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语文课堂结尾的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又具有独特的优势。一、创设形象激发想象有人形象地把一篇好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比喻为凤头、猪肚、  相似文献   

11.
王晓伟 《河南教育》2005,(12):20-20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家园.而语文课堂更是让生命充满灵气、智慧、活力、激情的地方。正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的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课堂行为等,更应该以一种诗意的方式来演绎。  相似文献   

12.
俞婷 《学语文》2010,(3):29-30
教学素材.是指辅助教学的各种材料,包括音乐、图片、文字等。在多媒体已被广泛运用的现代课堂中,很多时候甚至并不仅仅运用一种素材。而是会运用多种素材来充实课堂内容。素材运用得好。会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语文澡堂丰实、充实。但如果运用时不谨慎,可能被认为掉书袋。卖弄才学,更可怕的是不但没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但目前,我国的教育注重继承而缺少实践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大都是因循守旧,缺少批判性。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教了一篇课文叫《群鸟学艺》,这篇课文是说麻雀、老鹰、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但目前,我国的教育注重继承而缺少实践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大都是因循守旧,缺少批判性。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5.
高寿鹏 《新作文》2003,(7):29-31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高考试题中,拟写节日或生日贺卡、请柬、推荐语、关键词、班会主题词等的创新试题令人耳目一新。现拟写几道试题,供大家备考。  相似文献   

17.
高考作文强调有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作文本身的根本要求。所谓创新,就是文章有创意有创见。作文创新,首先应该是主题立意的创新。纵览历代佳作绝章,无不因主题新而让世人交口称赞。那么,主题如何创新呢?……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氛围是笼透在课堂物理时空里的一种气场,具有整体性、模糊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要明晰其调控策略确非易事。基于课堂教学研究,我们认为,定准教材内容的情感基调,营造与其一致的情感氛围;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使课堂始终处于良好氛围当中;处理好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置课堂于水乳交融的氛围中是值得尝试的策略。此外,还要善于把握好调控时机,掌握住调控分寸,因势利导,机智地将教学氛围导向理想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何时起,语文课堂教学渐渐地刮起一股流行风。凡是观摩教学、优质课评比、或者教学大奖赛等,有三样宝贝必不可少,那就是多媒体,分组讨论和学生掌声。有思想的业内人士形象化将之比作施加给学生的新“三座大山”。多媒体使你“目不暇接”,但如过眼烟云,想看都来不及,想说爱  相似文献   

20.
例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途径●金华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灵活运用适合教材特点和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手段。小学语文课教学效益的高低,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就教学策略选择的途径作些粗浅的探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