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陈玉驹 《新高考》2007,(Z1):11-13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文中”义,即某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时,把握语境是关键所在。结合“语境”做题,“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其基本原则。语境包括“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分值高,题量多,难度大,许多同学在此考点上失分却找不到提高得分率的途径。笔者在2004年高考阅卷中发现,一些考生失分不是没有读懂文章,而是没有掌握适合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下面,结合近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介绍几种实用的答题技巧: 一、紧盯原文,搜索答案纵观近年来的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大部分题目以选文的词、句、段、篇为命题点,要求考生充分利用原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阅读题,是中考、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题型。面对现代文阅读题,答题者务必要理清文章的思路。从根本上说,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为此,在平时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中,要掌握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阅读考查非常强调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或作用,这种理解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理解。我们知道,同样的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含义和作用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理解词语呢?这就要掌握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五结合”。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考查中的必考部分,体裁以散文、小说为主。很多考生由于缺乏阅读分析的基本常识,缺乏对作品鉴赏评价常规技巧的把握,面对文本时总是无从下手,望"题"兴叹。笔者对近年高考散文"命题角度"进行了归类整理,并作阅读鉴赏方法指津,以此让考生更好地把握现代文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一、"句意内涵解读"命题角度及鉴赏方法指津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现代文阅读题一直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重点的板块,同时,也一直是学生感到最没有把握的内容。尽管很多老师在现代文阅读复习和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方面花了大量时间,但是由于复习不得法,致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文阅读复习教学缺乏了恰当的复习策略。因此,必须采用恰当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技巧,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中考试卷中所占分数比重较大的科目。在大语文时代下,语文课程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文阅读作为语文试卷中难啃的“硬骨头”,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素质教育和高考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们最容易丢分的部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向学生传授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特针对现在初中生在学习现代文阅读时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探讨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特点(一 )分值比例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能力是高校学生学习深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近年高考都将现代文阅读作为最为重要的测试内容 ,所占分数比例也大。譬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分别占“10分”和“2 0分”。 1999年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分值则分别为“12分”和“18分” ,尽管“微调” ,但总分值不变。(二 )难易区分度强。综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 ,题目平实 ,重视基础 ,考查能力。题型稳中有变 ,在保持试卷结构、主客观题目、单选…  相似文献   

9.
句意理解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的必考题,其解题的根本原则是“联系上下文”,但又有具体解题思路可寻.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教会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那么,怎么指导学生去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呢?一、学习方法的含义学习方法,即怎样学习的问题。一般指的是学习程序和学习技巧。广义上讲,它包括学习心理、学习法则、学习程序、学习技巧、学习习惯等要素。学习心理指学习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状态。学习法则,即学习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基本规律。如认识事物中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阅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规律。它们对语文…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阅读中,"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指一个词语具体的语境义。"文中"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含义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整体文意的词语理解,二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义理解。一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有临时的意义。解题技巧有以下几种:一、结合语境,理解词义。这里讲的"语境"即上下文,结合语境即做题时"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  相似文献   

12.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综合分析能力。题旨主要体现在理解关键词句、把握文意和要旨、“精细筛选文章传递的信息”等方面。而要真正考查学生在这方面的水平,所选文章必须是用词准确、语句连贯、层次清晰、中心明确的典范文章。而1998年语文试卷第...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文阅读题"的出现 "现代文阅读"作为一种题型,作为语文高考试卷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开始于1984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这一年试卷的第四大题题干是:仔细阅读下边几段文字,然后答题.本题一共包括11个小题,按顺序和原文中加红或画线的词句相对应.凡选择题一律在正确答案后边的括弧中打"√"号.每题只准打一个"√",否则不给分.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善于抓“联系”□王冰清文章是一个系统,是由词、句、段等要素组成的篇章系统,词、句、段、篇之间相互联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阅读教学中,如能抓住段篇中的某些体现联系的关键性词句就能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5.
2003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要求提高,答题开放度加大。现代文阅读题历来是高考语文卷的“王牌”试题,具有其他试题无法替代的选拔功能,但在高考中考生得分并不理想。临近高考,本期特策划“现代文阅读训练”专题,以帮助同学们进行考前复习。  相似文献   

16.
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题,历年来考生失分最多,有些考生一见到这样的题目就无所适从。其实,考生只要能了解重要句子的特点,掌握“理解句子含意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就能大大提高得分率。下面就结合201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卫民 《考试周刊》2009,(23):212-213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历次高考语文考卷II卷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考点。其中的“理解”指在表述题中能对词、句的含义做出准确的阐释,所谓“重要词语”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顾名思义,它们应是对文章的表情达意起到重要作用的词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包括:  相似文献   

18.
一语文科《考试说明》指出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价五种能力 ,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五种能力”的提法 ,体现了以知识立意转移为以能力立意的成熟思考 ,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科学性、理论先行与理论探索。高考语文试卷涵盖了这五种能力。但是 ,具体落实到现代文阅读部分(即近年高考试卷第三、第四大题)究竟测试哪些能力呢?用“五种能力”去对应分析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考题 ,是否贴切呢?这是许多语文教师和高三学生关心的问题。《语通》2000年第5期王大绩老师的文章从分析“阅读基本能力”的角度提…  相似文献   

19.
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专指文学作品、社科论文,下同)阅读题是语文试卷的重头戏,它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读”的能力,另一方面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因此分值也逐年上升。究竟怎样准确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我认为要树立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提出来的教学理论。所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把单字放在词里,句里,段里、篇里去理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主要是指在阅读中识字,即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大纲说“阅读是识字的基本途径”就是这个意思。传统的识字教学,总是安排在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集中解决。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企图一举达到“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