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最重要的一个区别。语言。汉语重意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英语重形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综合型为主要特征的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其根源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以句段为语篇单位,以语篇翻译理论为指导,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的差异对语篇衔接造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对语言差异造成影响的原因并指出双语转换时语篇衔接变化的主要趋势,有望提高语篇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郑巧云  蔡瑞珍 《海外英语》2012,(10):173-175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构建的外在表征,是英汉两种语言最显著的区别特征之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体现了两种语言使用的规约性与普遍性,在语篇层面,英语意合法与汉语形合法的使用,反映出语言使用的特殊性与相对性。翻译时,既要考虑目的语语言的规约性与普遍性,也要考虑语言使用的特殊性与灵活性,根据语法、语义与语用需要,在形合的显性连接与意合的隐性连接之间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3.
姜峰 《考试周刊》2011,(20):27-28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特征,汉语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制意。由于语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的思维模式依靠各种连接手段来承上启下,而汉民族注重体会和领悟,不看重语言的外在形式,因而语言简明,意义模糊。总体来说,英语注重形合,汉语强调意合。所以在英译汉时要采用意合法,而汉译英时要使用形合法。本文通过分析英译汉的实例,探讨了英汉翻译中的形合和意合。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研究中最本质、重要的概念。英语强调形式上紧密结合,汉语强调意义上紧密结合。也就是说,英语的句子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系统的语法结构和连接词将单词和词组结合在一起,强调结构上正确,逻辑上严密,思维上严谨。而在汉语中,一个句子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或短语与短语之间,在意义上有联系,但很少用关联词。总之,英汉两种语言的多样灵活性决定了英译汉时应灵活运用形合和意合的手法。  相似文献   

4.
李燕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3):123-124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是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的重大区别。了解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于掌握相应英汉口译技巧,提高双语转换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语篇的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最明显的区别特征。英语注重显性连接,结构完整,以形制意;汉语则注重隐性连贯,讲究功能和意义,以意驭形。英汉互译时,要进行形合与意合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意合、形合体现在词法、句法及词义层面上。英、汉语的显著区别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不同的层面,意合与形合有不同的表征手段。在语码转换过程中,英汉这一区别性特征尤为凸显。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衔接手段,意合、形合的表征,探讨英、汉语中意合、形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意合和形合是英汉两种语言都使用的两种连接手段,但由于两种语言性质不同,使用侧重点也不同。本文从汉语是语义型语言,注重“话题”;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注重“主谓”;以及汉英两种句式的不同,说明了在汉英互译过程中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  相似文献   

8.
语篇街接是话语修辞学的重要内容,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是英汉最显著的区别。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而替代是语篇街接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入手,介绍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学上的一个重要区别:英语形重合,汉语重意合.并通过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讨了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英语的语篇衔接以“形合”为主,汉语的语篇衔接则以“意合”为主,这种差异性是造成英汉两种语言语篇表达风格不同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应注意这种差异性,并加以恰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英汉互译中.英译汉时.会用到大量的意合句,而汉译英时,则会用到大量的形合句,这充分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彤合。对此的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造句上的区别。从而在英汉互译时不仅使意思贴切,而且句子结构也很吻合.真正做到翻译中的信、达、雅。  相似文献   

12.
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本文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从翻译的角度谈英汉互译时两种语言转换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静 《文教资料》2009,(19):49-51
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是这两种语言的一个重要区别.本文通过比较汉、英两种文化的不同哲学思维特征.结合实例分析了汉语"意合"、英语"形合"的语言特征,提出了在汉译英时应该更注重使用形合策略,在英译汉时要注意使用意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是,形合和意合并存于英语与汉语中,并互为补充,存在着辨证关系。进行形合和意合这两种英汉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娜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30-131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是,形合和意合并存于英语与汉语中,并互为补充,存在着辨证关系。进行形合和意合这两种英汉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形合和意合既是英语和汉语的基本语言特征,又是这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翻译时,我们要尽量保持英语形合及汉语意合的特点,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1):91-92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有诸多不同之处,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英汉形合意合之分在于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到英汉语言"形合"和"意合"的结构差异,根据各自的结构特点,进行句子结构的调整,采用对应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自然晓畅。  相似文献   

18.
邱瑾 《文教资料》2014,(34):11-12
国内语言学界对于英汉对比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句子等传统语言层面,对英汉语篇的对比研究相对缺乏。英汉语篇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它们的不同点主要是由中西方思维差异造成的。中国偏向于综合性思维,而西方偏向于分析型思维,形合与意合之别是英汉语篇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汉语重意合,无须借助显性衔接,仅靠内含的意义的联系,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英语则需借助显性的语言形式构成语篇整体。文章从英汉语篇差异方面的一个表现即意合与形合的对立出发,选择《围城》的中、英文本为对比语料,分析形合与意合在其英汉文本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这一结论不能绝对化。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及以下层面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而在句子以上层面如篇章层面,英语也使用词汇手段等意合组织方式,汉语篇章中也采用重复和骈偶等形合手段。英汉语的研究尤其是其对比研究要强调辩证的方法,以期对英汉语中的形合与意合研究更加客观和科学。在翻译实践中,这一辩证关系有利于改进过去那种教条的英译汉(形合变为意合)和汉译英(意合变为形合)翻译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是两种语言间重要的区别。本文在对国内以往形合意合研究简要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在形合和意合的视角下讨论了两个民族的哲学观和思维模式,以及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