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德育即育德。在德育价值关系中,德育价值主体是对德育需要的社会价值主体、德育者价值主体和德育对象价值主体,德育价值客体是能够满足德育价值主体需要的德育的实践活动。德育价值主体对思想、政治、道德的需求具有主体定向的特征,使不同的德育价值主体具有价值导向、价值指导和价值取向的德育价值需求向度。德育价值主体的价值契合程度愈高,主导价值体系愈成为价值主体的共同追求,社会的包容性愈大,社会就愈加和谐。在学校德育中,确定学生为德育对象价值主体,与教师、学校和社会具有平等的德育价值主体地位,明确各价值主体间对德育具有共同的价值需求,在各价值主体间的地位平等和价值需求相同基础上开展学校德育,可以使彼此在感觉、理念和实践上把德育看成是自己的真实需要,使德育成为各价值主体的共同诉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童志坚 《江苏高教》2014,(2):127-130
德育社会资本生成是社会资本被运用到高校德育的前提,是指能为德育所用的社会资本被培育、生产出来的过程。它在以汲取全社会资源为目的的同时,应重点促进具有最好达高性、异质性和广泛性的嵌入性资源的获得。高校德育社会资本载体是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生成的机制是社会信任,同时高校德育在社会中的结构位置也对社会资本生成有重大影响。高校德育应促进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的生成,努力赢取社会信任,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好的社会声望。这些对于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德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敏 《教书育人》2012,(3):102-103
一德育概说1德育的含义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4.
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各有定位,小学德育是基础,中学德育是强化,大学德育重素质。在“三全育人”视阈下,大中小学德育要打破边界壁垒,协同推进,树立开放意识,从传统德育转向开放德育,构建开放德育新理念,以学校德育为主阵地,融汇家庭、社会在内的德育过程,把德育课堂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学校德育和网络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有机衔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协同高效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德育不断出现新问题,在学生思想、家庭德育、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在社会和家庭德育、学校教育方面采取有效策略,积极构建有效的德育体系和管理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钱媛楠 《考试周刊》2012,(49):99-100
一、英语和德育的关系(一)什么是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变革型社会,基础教育目标、环境、关系、文化等场域迎来变革,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有被弱化的趋势,这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加以专业化的干预,这就要求中小学德育必然从经验型走向专业化。在现实境遇中,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和德育能力尚不能适应德育专业化要求,其中德育能力专业化的缺失直接影响着有效德育的开展和德育目标的实现。在变革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陷入了德育内涵困惑、德育主体困顿、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的三重困境之中。走出困境场域,需要变革传统经验型德育思维,从能力专业化视角审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合理域限,重点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层次和结构,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相似文献   

8.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领域不断拓展,德育功能全面扩展,重塑德育功能观为客观必然。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功能是对以往德育功能的有机继承.在其体系中仍然存在着德育原有功能的本体要素,这些要素在现代社会中依旧发挥着各自作用,并表现出新特点和规律。随着德育领域的拓宽,德育功能不断扩展,这是德育活力和生机所在。扩展表现在德育功能层面扩展、德育功能方式扩展和德育功能力度扩展。  相似文献   

9.
德育的理想价值有两个指向 :一是指德育在人们预计、想象中的价值 ,一是指德育在培育理想中所具有的价值。前者可以指德育所具有的全部价值 ,后者则指德育在某一方面的价值。本文中德育的理想价值 ,是指德育在培育理想中的价值。所谓德育在培育理想中所具有的价值 ,是指社会对理想的需要和追求 ,在德育能够满足这些需要和追求的功能属性上的对象化反映。因而 ,德育的理想价值 ,实质上是指德育在满足社会对理想需要和追求上的功能属性。德育的功能属性能够满足社会对理想的需要和追求 ,就是德育的理想价值。由于人的本质及追求和理想在人类社…  相似文献   

10.
传统德育的功能、目的、内容和方法在现代社会遭遇到困境: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本位目的、过于追求终极价值、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推行公民教育是当代德育转型的理性选择,德育功能和目的必须从凸显政治功能和社会本位目的转向凸显育人功能和目的:德育内容要正确处理德育过程目标与终极价值间的辩证关系;德育方法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及权利义务意识。  相似文献   

11.
当代德育在社会长期转型过程中出现被边缘化、泛政治化、缺乏社会基础等一系列的困境引人深思。德育应该是兼顾育德性和育德行相协调一致的社会化活动。走出德育困境需要以社会环境为基础和支撑,将道德教育的任务不自觉的转移到专门的德育主体身上,由学校单方面担任德育主体角色,从而忽视非专门德育主体应负有的德育责任是不应该的。  相似文献   

12.
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看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文全 《教育研究》2006,27(12):12-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市场经济的本质奠定了二者和谐共生的客观前提,德育与社会和谐共生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可能性、静态性和动态性,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一般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价值取向,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制度保障与经济伦理根源。为了实现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必须进行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3.
杜威德育思想包括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德育本质;德育无目的论的德育目的;从做中学的德育方法;德育客体主体化的儿童中心论等主要内容。在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探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方法和规律的今天,深刻挖掘并反思杜威教育思想中有关德育思想的论述,对于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社会合格公民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社会共育机制存在系统结构不良、资源整合不足、缺乏有效的评价支持等现实问题,社会参与学校德育的动力不足,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和合法性渠道。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应扮演好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角色,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中,构建和实施德育课程,探索有效的德育共育机制。  相似文献   

15.
德育文化是人类在德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德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总和.先进德育文化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推动社会进步的德育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放性、发展性、科学性等基本特征.先进德育文化是在对传统德育文化的继承和外来德育文化的借鉴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先进德育文化的建构,应遵循继承、借鉴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小学德育联动机制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德育联动机制、学校——社会德育联动机制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德育联动机制三种类型。中小学德育联动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面临学校德育不够健全、家庭德育存在缺陷、社会德育导向有误等三个方面的障碍。对21世纪中小学德育联动机制的完善可以从克服来自于学校的不利影响、克服来自于家庭的不利影响和克服来自于社会的不利影响予以展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德育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德育理念。这些现代德育理念不仅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进了高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当前高校德育创新要重点增强人本德育、主体性德育、学习型德育、开放性德育等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苏联的德育评价研究空前活跃,大体上可分为社会、家庭、学校三大德育评价范畴,其中社会德育评价起主导作用,并对学校和家庭德育评价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般来说,苏联长期重视社会德育评价,并与社会德育的基本任务密切相联。苏联社会德育基本任务包括两大方面:其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规范、原则、理想、善恶美丑观制定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其二,是用社会的力量把德育要求灌输到每个苏联公民意识中去,并使之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从而保证社会德育水平的总体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朱剑 《教师》2014,(20):14-14
高职高专院校的德育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受到的重视不足,目前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德育在不断地进行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但是作为重中之重的德育方法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点,这就需要创新德育方法。有了德育的创新和进步,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德育事关天下安危和社会和谐,事关伦常次序和社会正义,事关个人生存智慧和幸福生活。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等逐步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当今德育却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甚至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本文尝试建立一种行动德育的框架体系,以期破解德育的现实弊端,推动德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