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南地区是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之一。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晋南地区的特点,应主要在提高水分利用率、生产率和农业用水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阶段,该时期民族融合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地区特色。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是以战争形式表现出的不自觉地融合.北朝时期,则是通过自觉的改革手段完成的。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南北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北方少数民族通过建立政权,完成了与汉族的融合,而南方少数民族则在开发江南的过程中与汉族实现了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3.
章以翔实的史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西城地区的喀什、焉耆、高昌、楼兰诸古代国家或地区的佛教传播及衰亡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认为这个时期,中国西城地区除佛教外,其他流行的宗教虽势力较弱。但对佛教的发展仍注入了新的血液,丰富了其内涵。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淮南地区经济在政治纷争的大背景下迂回曲折的向前发展着。这一地区的农田水利、工商城市、水运交通都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农田水利的发展使淮南地区逐步走向了农业的集约化(传统型)生产道路,摆脱了粗放的生产状态。淮南的经济开发在当时呈现时断时续、波浪式前进的特征。促成淮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因素是军事斗争的需要、南北各政权的重视、以及各政权推行的优抚政策。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舵朝时期沂蒙文化教育与外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沂蒙地区与外地区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在儒学、书法、文学、史学、科技等诸多方面,加强了南北文化教育的沟通,促进了沂蒙地区乃至整个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2006,(4):F0003-F0003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创建于1945年4月,1952年5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为了纪念晋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人,优秀的革命家,教育家嘉康杰烈士,将学校命名为“山西省康杰中学”。  相似文献   

7.
纪年墓是出土带有明确纪年文字载体的墓葬.它们能够作为一种准确的时间标尺,来探讨不同时期墓葬在各方面的变化,并直接反映各时期社会发展状态.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晋南地区宋金两代纪年墓的墓葬形制、墓葬装饰、随葬品等方面的承袭与变化,分析了晋南地区在宋金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何菼 《运城学院学报》2013,31(3):34-36,89
在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基本上都是因为战争、灾害或政府强制性移民而引起的,但也有在安定时期人民出于自愿而进行迁移的。清代晋南地区乡村人口流动就主要集中在商业和出外谋生两个方面,而且主要趋向于近距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地形地貌、区位优势等自然地理原因以及清政府和地方官吏的政策、经济利益的驱使、人地关系紧张等人文地理原因都对晋南地区乡村人口流动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方官员是国家在地方上的代言人与规划的具体执行者,其施政实践可反映出任内的中心议题,这些恰能反映地方社会的真实状况。本文试以永济县黄河滩地争夺事件为中心,兼及晋南地区其他类似的事件,来分析该地的地方政治和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研究在学界向来受人重视。自隋唐时代起.就有不少学人浸淫于此。这及近代.从事这方面研文的人更多,成果丰富。汤用彤所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嫩是其中的代表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的三十年.魏晋南北朝佛教研究沉寂下来.直到七十年代末,这一学术园地才开始复兴,并在八十年代迅速走向繁荣。据初步统计,从1979年至1994年,国内出版、发表的有关著作共十余种,论文达200多篇、这些论著除了对魏晋南北朝佛教进行宏观研究外,更多的是微观的专题研究,在佛教与政治、佛教与经济、佛教人物、佛教文化诸多…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状况,山西师范大学"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深入山西晋南某劳务输出大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观  相似文献   

12.
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靠人才。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途径是以汉语言文化为基础逐渐培养起来的。从学科角度讲,文化教育的发展,重中之重,关键是语文教育。因此,语文教学是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其质量的好坏,又决定着其它学科,乃至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故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应以语文教学为基础.以此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鉴于少数民族的特殊性,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还应从学普通话和学汉语上找突破口,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语文教学特色研究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干旱一直是影响我省农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全省 5 80 0多万亩耕地中 ,旱地占到 70 %以上 ,加强旱作农业的研究和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大力推广旱地多熟制种植 ,进一步开发旱塬地区高产、优质、高效增产新技术的研究 ,在当前或是发展的未来 ,从政治、经济上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晋南旱塬发展“高、优、高”农业增产新技术的可行性晋南旱塬 ,是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典型的半干旱地区。从古到今 ,旱地农业产量不高不稳 ,年亩产值多停留在 2 0 0元左右的水平上。常年是一年一作夏季休闲制 ,土地利用率年均6 0 %左右。就是说半年利用…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期,河西地区佛教尤其流行。受益于青海道取代河西道成为联系东西方的交通孔道的交通优势,河湟地区成为东西方僧侣往来的必经之处,而地区统治者对佛教的笃信,使得佛教在河湟地区大行其道,形成了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王毅  李烽 《地理教育》1997,(1):13-13
南方地区粮食增长中心逐渐西进1978年至1994年,整个南方地区增产25.1%,沿海仅增产18%.而长江中部地区表现十分突出,增产35.4%,增加量占南方地区的比重达41%,比1949年至1978年间水平高出11.4%;总产新占比重达361%,比1978年上升了3%,成为这段时期南方地区的粮食增长中心。1984年至1993年,南方地区粮食生产下滑,尤其是沿海地区下滑幅度很大.总产下降了12.4%。而长江中部地区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西南地区增长趋势更加明显,总产上升了72%,成为南方地区新的粮食增长中心。  相似文献   

16.
论炎黄时代河洛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史传说中的炎黄时代约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时代。河洛地区指以洛阳为中心 ,西至潼关、华阴 ,东至荥阳、郑州 ,南至汝颍 ,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炎黄时代河洛地区已有了先进的农业经济、发达的文化艺术 ,在经济文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上 ,率先开始了由部落社会到原始国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现代法律教育对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团结、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改变民族地区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维权意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高校上下要形成共识,狠抓落实,大力改革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法律教育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把法律教育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力争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普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东西部差距拉大,甘肃教育发展困难 1998年关于“普九”调查资料表明,我国东部地区“普九”率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差距拉大。东部地区为97.6%,中部地区为88.9%,西部地区为52.5%,而甘肃省各类在校生与全国各类在校生之比更是令人堪忧。根据1990年的第四次普查材料,全国在业人口中初中以上化程度的比例,东部11省市平均为40.5%,而西部11省区平均为33.7%,相差6.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滨州学院学报》2022,(5):21-29
在中国战争史上,河洛地区是沟通晋、宛、关中和豫东的交通枢纽,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战略价值。春秋战国至明清河洛地区可考战争共计329次。就时间分布而言,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两个时期最多,分别为95次和97次;宋金元时期最少,仅有10次。就空间分布而言,洛阳最多,有84次;荥阳、郑州、新郑次之,在20次以上;灵宝、新安、孟津、偃师、宜阳、登封、巩义、中牟均在10次以上。造成这一分布状况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地理等多方面因素,但其中地理和政治应该与之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共工氏地望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工氏是古史传说时期的著名部族之一,其事迹上及三皇,下至虞夏。相关古文献的记载表明,共工氏曾长期活动在河洛地区,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是共工氏活动的中心区域,其它共工氏的聚居地是该部族的迁居地或扩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