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任务理解为只是“教课本”.从第一篇课文教到最后一篇课文就算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教每一篇课文.往往也是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练习一、练习二……然后又教下一篇课文.上课照本宣科。教学依照一个固定的套路,  相似文献   

2.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  相似文献   

3.
吕淑湘先生曾经指出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种艺术。因此 ,研究教学的艺术性 ,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一、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既是承载教学内容的载体 ,又是对学生语言作示范。作为语文教师 ,应是运用语言的典范 ,其教学语言不但要清晰规范、准确严密 ,而且要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有童趣 ,有激情 ,有感染力 ,使学生由喜爱教师的语言 ,到喜爱教师教的语文课 ,再到喜欢学语文 ,并一直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在阅读教学中 ,使学生喜欢读所学的课文 ,是理解、鉴赏这篇课文的前提。因此 ,精心设计导言 ,尽快把学…  相似文献   

4.
《灰雀》一文作为一篇精读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运用人物自身的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事件发展的进程。课改以前,教师在教学时,首先确定的是教学目标,而现在的许多教师都改为学习目标,一教一学,已经分出泾渭。教师的态度与情感由高高在上的教,变为与学生平起平坐的学,体现阅读教学是平等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考一篇课文"教什么",几乎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常常遇到的难题。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恩情》是我参加江苏省仪征市第二届"真州春耘"课堂教学竞赛的课文。这一课的教学历经"三教",使我在一次次的自我改变中成长。一教:目标偏离教不好《母亲的恩情》(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篇"文包诗"课文。课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不管是"文"还是"诗",都洋溢着母爱的光辉和游子的感恩之情。备课伊始,我深深地  相似文献   

7.
卢开连 《广西教育》2013,(14):34-35
一、课文分析和教学设想《基因畅想》是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是一篇科幻作品,它以半记实半畅想的形式,介绍了人体器官移植发展的历史和基因技术应用的美好前景。文章开头采用倒叙手法,中间过渡自然,结尾收束有力,词汇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有趣。因此,这是一篇既能使学生了解基因技术的科学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品读和语言积累的课文。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理念,达到"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9.
一、孤立课文《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所编选的基本篇目,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每一册、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目标都只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教师应该统览整个教材体系,明确本册、本课在母系统中的地位与具体目标,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但有些教师却未能做到这一点。教某篇课文,只钻研这一篇课文,把课文孤立起来,岂不成了大海中的一叶浮舟,其目标准确率能有多高,可想而知了。二、肢解课文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肢解成单独的段落、句子、词语。更有甚者,撇开课文的整体艺术不谈,只挑选其中语段作练习,练习题目跳不出结构…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备课,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语文教材,具体的篇目。面对一篇课文,先要立足课标和语文教学之本,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教什么),既要关注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也要关注其表达形式,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传达内容的。  相似文献   

11.
一篇课文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复合系统,涉及方方面面.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确定课文教学内容或者说在确定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教什么"的时候往往感到很茫然,要么什么都教,要么任意为之,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究其实质,这是受传统教学论"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理论影响的结果.教师在确定课文"教什么"的时候"目中无人",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更没有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规律来展开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因此,要解决确定课文"教什么"的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型玻璃》是一篇知识性课文 ,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功能 ,这类课文浅显易懂 ,教学时 ,既要根据知识性课文必须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又要根据语文课必须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字训练及思维训练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法。为此 ,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一、举一反三 ,教给学习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新型玻璃》介绍五种玻璃的特点及其作用 ,结构相似。因而 ,可抓住第一种玻璃特点及作用的理…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拿到一篇课文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这是因为在实践中老师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主要就来自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但是课程标准笼统,而教科书选文只是个例子,例子背后的东西需要老师自己去分析,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总结,建构教师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一、语文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必要性 语文单元整组教学(以下简称"单元教学),前人早有说法,课程标准也有规定,教师也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照样"不管你教科书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编,我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一项内容一项内容地教"。教科书的编者意图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了两张皮。  相似文献   

15.
肖灵 《青海教育》2011,(5):25-25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大讲篇章,脱离语言教学。一篇课文,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由教师讲给学生听,以教师的领悟代替学生的领悟。离开语言形式的静态架空分析,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作用不大。二是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知识课,把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割裂为各种基础知识的“文词”堆,这种肢解课文的做法也不能给学生多少实际用处。  相似文献   

16.
傅登顺 《江西教育》2010,(12):22-23
语文单元整组教学(以下简称“单元教学”),前人早有说法,《课程标准》也有规定,教师也有这方面的意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照样不管你教科书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编,我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一项内容一项内容地教。教科书编者的意图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了两张皮。很少有教师对单元教学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和维护,忽视单元教学成了教学的惯性行为。  相似文献   

17.
教好一篇课文,带读一本好书,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智取生辰纲》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梳理阅读资料分析形象、解读主题、品味语言等环节,实现教好一篇文章,带读一本好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石建 《今日教育》2014,(2):50-50
由于缺乏课程意识,传统课堂教学中课文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语文教学只是教书——教一篇篇课文,变成了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语文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课文”转变到“教课程”。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如何去教一篇篇课文?按部就班条分缕析,势必重复哕嗦支离破碎。因此有必要打破常规,寻找一种事半功倍简单明了的教法。我在教学实践中多年摸索,总结出突破口式课文教学法觉得切实可行,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孔雀东南飞》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洋洋洒洒1700多字。怎么去教?情  相似文献   

20.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然而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并没有多少兴趣。有的同学说,小说离我们的生活毕竟太远,很难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有的年轻教师也感慨,课文不好教,也没有多少讲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