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题导引鲍尔吉·原野是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曾获文汇报笔会奖、人民文学散文奖、中国作协骏马奖等。他思想深邃、目光敏锐,自然地将豪放、幽默、睿智、雅致、细腻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以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闻名于当今文坛。在他的笔下,常常展现出人间的真美善,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朱红 《考试周刊》2011,(78):229-230
电脑网络的深入普及,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备课可以从网上搜到.需要的音响资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在网络上下载.很多花花绿绿的课件也可轻而易举地来自网络。总之.我们的教学活动越来越依赖电脑网络,似乎没有了电脑我们就无法开展教学活动。过多地依赖电脑网络,会使原本朴实的教学课堂变得眼花缭乱,课堂上可能会失去真实的现象,失去自然天成的东西。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必要的先进技术.但我们不能忘记课堂上让人过目不忘的美丽,不是靠彤式取胜.而应该靠内涵才能取胜。  相似文献   

3.
瞧这父女俩: 鲍尔吉·原野和鲍尔金娜。无疑是当代文坛上非常惹人注意的知名作家。我们先来看看他们俩的简介。  相似文献   

4.
这篇作品写音乐,但真正写音乐的内容并不占主要篇幅。题外话在本篇就是与音乐无关的话,可以说,在上面那句话出现之前的文字都是这类话。以这句话为界,这篇文章分为两截,后半截才真正开始关于小提琴其实是音乐也包括声音的叙说。前半截主要写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少年的我对木材厂里松香味的喜爱,一个是高中生时期的我对一场游行的回忆。由这两点生发开来,又带出许多的细节,发出许多的议论或感慨。  相似文献   

5.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表现,都是内容和形式婚媾后所产的宠儿.有内容而无形式则粗疏,有形式而无内容则空洞.音乐自然也不能跳开这个公例,离开情感单靠形式而存在.专在形式上下功夫而不能表现任何情感的音乐究非上品,专在内容上下功夫而没有完美的形式,亦究非上品.真正美的音乐两者均不可偏废.本文从实验派美学家的生动实验来论证上述观点,得到了一个较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正《论语》中讲:"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就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冠于百篇之首的《关雎》,吟唱的是不息的相思和爱情,诗歌虽短,却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又流露出陷于难以自拔的低叹哀呤,表达一个男子对一个好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耐人寻味的是:这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却得到了儒家的认可和  相似文献   

7.
追求用词的绮丽,是中学生在写作中常犯的毛病。文章的优美是不是靠语言的华丽?不是的。真正优美动人的文章,语言往往是最朴素、自然和平易近人的。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的好:“真正的艺术往往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话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的。”著名作家杨绛的文章《老王》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很值得我们读一读.品一品。  相似文献   

8.
阅读引言鲍尔吉·原野,生于1958年,内蒙古赤峰人,蒙古族。他把《成吉思汗箴言》中的箴言"与友人交往像花牛犊一样温顺;与亲人交往像黑牛犊一样温顺;与兄弟交往像黄牛犊一样温顺"归纳为"善良",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认为做一个善良的人比当一个作家更重要。所以,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在他平时的为人处世中,随时都体现出这种善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西地平线上》是一篇个性鲜明而不失厚重感的散文,也很好地体现了高建群文学创作风格,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文本审美韵味的把握中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音乐是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语言形式之一.可以说,音乐和文学都是借助于有声语言来表达情感的艺术种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将音乐审美教育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发展,音乐学科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也逐渐地提高,合唱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和最高追求是"道",在其思想起步的地方并无专门之心去"求美",但"道"在运行过程及对人生的影响中,不期然而然地指向了一种最高的美学精神,也即庄子说的"大美"。一方面,"大美"是一种道的可感形式;另一方面,对"道"的体认需借助于美的活动和精神。天地运行是道的显现形象,天地之大美即是道的可感觉形式,而天地的审美之维在于其整全、无限、无为的特性。道家美学思想通过对道和天地大美的体认而立足于人和人生,对走出现代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天地大美立教,强调"内养"之"修道",此修道过程也是成就生命之大美的过程:其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完整而丰富的人,因此需要警惕现代教育中知识技术对"道"的分裂和遮蔽;教育之本性在于以有限的"教"启示和通向无限的"道",因此需要注意解脱于有限的教育内容和载体的束缚;教育应无为而无不为,因此需要顺任自然而非威慑强制,以道主知,还天地万物以生机。  相似文献   

13.
追寻大美,以一种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气象的巨人胸怀,推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发展,使美学成为新时代的艺术思想。她是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新高度的奠基理论,作为一个当代画家,我被这种艺术思想深深打动了,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悄悄地改变着我,并激励和指导我的艺术生涯走进更深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龚冰怡 《新读写》2009,(4):26-26
春云飘逸,繁樱似雪,踏进这道玄关,我结识了诸多女子,端庄秀丽的,明艳娇丽的,幽怨哀伤的,清丽天真的。一切都如沈从文所说:“凡美都会透着些许悲凉。”紫式部写下这卷千古奇书时,她将每处细枝末节的美都披上了一层凄婉的薄纱,看不分明的情节里自有它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新时代。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转型是最大的挑战。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作为必修模块,精选鉴赏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结合时情,联系学情,着力革新鉴赏构架,开展以大概念为统领,创生指向内容、形式、精神三重推进境界的鉴美路径,通过“情景化体验”赋能“图像识读”,“问引式分析”赋能“审美判断”,“探寻式溯源”赋能“文化理解”,多角度、多层面地鉴赏美术作品,逐步浸润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导语:寻美天地间 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大自然中,什么景物是最美的? 生1:美的景物太多了,花草漂亮,溪水漂亮,星空也漂亮…… 师:请你选择一种,然后说一说,它为什么美?  相似文献   

17.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商洛学院王思怀教授联合几位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一部地方文化研究力作。我与王思怀教授并不认识.但却有缘:18年前,我搬人新居时偶然得知,前任住客是王思怀教授;10年前偶然得知我很敬重的一位老师,竟然和王思怀教授是同窗至交;两年前又偶然得知王思怀教授正研究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此时我也正在研究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第三缘颇有“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意蕴,由此,写下几句对《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感悟,亦算是对有缘的注脚。  相似文献   

18.
<正> 亲爱的2008届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2008届三年精彩回放"的录像,确实是感慨万端。时间,只是在我们度过了以后才变得神圣起来。人们回首历史的时候,最能体会到日月不居、岁月如歌的含意了。  相似文献   

19.
谢华丽 《考试周刊》2011,(18):37-38
古典诗歌与散文充分利用了汉语对声韵律的利用与对声音平仄的调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音音乐性传统。典籍英译中通常注重意义的翻译,忽略了语言音乐美的传递。本文拟以《天净沙·秋思》英译为研究个案,从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及是否能传递原曲的意境两方面分析,说明汉语音乐美在典籍英译中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