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俊彦 《初中生》2002,(10):24-25
乾隆是一个风流倜傥的皇帝,性喜游山玩水,一生曾三上五台、六下江南、九登泰山。乾隆三十年秋,乾隆率文武大臣封禅泰山。君臣来到岱庙前的  相似文献   

2.
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王莽政权与泰山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汉末期流行的“五德终始”说,视泰山为“易姓受命”之地。王莽利用这一社会思潮,成功取代了汉室政权,创建新朝。而封禅之说亦因之成为新莽王朝的廷议热点。新室君臣刻制封禅告天玉牒,准备筑坛岱巅告祀天地,但封坛难筑,新室不昌,新末社会大动荡的暴发,使泰山成为赤眉军的根据地,王莽政权也随即覆亡,其所拟议的封禅之举最终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3.
妻子的父亲何以称“岳父”、“岳丈”、“丈人”呢?这是有来历的。 唐玄宗封禅泰山时,派遣张说为封禅使。张说得此美差,高兴至极,认为是升官发财、荣宗耀祖的极好的机会,因此在为登山去作准备时,就将自己的女婿郑镒带去,让他作修缮现场的监工。 所谓泰山封弹,是在玉皇顶筑土为坛祭天,报皇天之功;在山下辟场以祀地,谢后土之绩。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泰山封禅,泰山成为他“朕”一人的天的认同、天下之君的国家认同、作为“传之无穷”的永恒的时间认同等诉求的符号表征。通过汉代人尤其是《史记》对泰山封禅的集体记忆的形塑,泰山成为一个受命于天易姓而王、天下认同、永恒不死和权力合法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5.
武则天金简     
自秦始皇、汉武帝以至唐宋各代,都有皇帝亲率臣僚到泰山举行封禅的故事.他们带着写的或刻的玉制简策(册),在泰山顶峰筑坛加土.在恭读"报天之德"的册文后,把简策捆起来,加盖"封泥"印,埋藏在祭坛的封土中.然后又到泰山下的小山梁父(甫)山设立坛场,举行"报地之功"的典礼.这种报天、报地的典礼,前者叫"封泰山",后者叫"禅梁父".简称封禅.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以前也有这种祭祀活动:"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并举出了无怀氏、虙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都举行过封禅,这无疑是当时的一种传说.至于《封禅书》记载的古代天子常到外地巡狩,祭祀五岳,则是真实可信的.祭祀的礼制大致相同.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封禅的目的是"王者受节易姓,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可见封禅  相似文献   

6.
山东曲阜孔庙内的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它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于孔子故居立庙祭祀。之后,孔庙屡毁屡建,规模越建越大。大成殿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宋徽宗推崇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下诏更名为“大成殿”。现存大:成殿为明代建筑,清代重修。“大成殿”三个字系清雍正皇帝手书,字径一米。大成殿高24.8米,面阔45.81米,深24.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  相似文献   

7.
封禅是封建帝王举行的祭祀泰山的大典,所谓"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旨在表示承天受命。北宋真宗封禅,是史载大宋王朝最为隆重的一次祭祀大典,也是宋代礼乐文化建设的重大活动之一。围绕这次大典,"词臣"们大展才艺,诏、表、鼓吹、颂、制、铭、赋、序、乐章、玉册文、玉牒文,各体作品异彩纷呈,从中不难见出当时的"热烈"场景。结合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考察与分析真宗封禅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现象,能更为准确丰富地揭示礼乐文学的文化意涵及其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屡辞封禅探析燕永成封禅作为中国古代帝王举行的一种祀典活动,最早见于《管子·封禅篇》.此得久佚,今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秦统一天下,秦始皇亲自登泰山封禅。西汉时,武帝又东封泰山,并...  相似文献   

9.
“泰山封禅”源于《史记·孝武本纪》,司马迁称之为“封禅泰山”。然而这并非司马迁的本意,或为司马迁笔下生误,或为后人抄传的过程中发生笔误。“封禅泰山”在古籍中亦属罕见,只是近代人不辩真伪,将“封禅泰山”改变为“泰山封禅”较为普遍地应用于文学作品中。“泰山封禅”一是不能准确、完整概括“封禅”的内容,再则会轻而易举地使人产生误解,认为封、禅是同时在泰山举行。我们应尊重历史,还“封禅”以真实。  相似文献   

10.
封禅多在泰山举行,有其自然的和历史文化的因素.汉武帝泰山封禅尤以其磅礴的气势、独具的风格引人注目.汉武帝泰山封禅,展示了西汉雄豪奔放、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雄放的西汉精神与雄伟、奇特的泰山风光相融合,才有了阔大的封禅典礼.在发展山水旅游特别是泰山旅游业的过程中,离不开对泰山封禅文化的充分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泰山封禅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对传统泰山封禅仪式的起源和象征意义进行分析,从性质、目的、形式、影响等方面,结合符号意义、身份认同诉求、共同信仰、祭祀仪式等因素,对泰山传统封禅仪式和现代《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演出进行比较研究,阐释新媒介环境下利用实景演出呈现传统仪式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封禅是汉代帝王热衷的一项祭祀活动。它是帝王借祭告神灵强调君权神授的一种手段。封禅既可以帮助统治者向神灵祈求长生,同时也可以为人民祈福。汉代帝王的封禅活动也促进了封禅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牛王被称为“广禅侯”者,不只临汾市魏村牛王庙。关于广禅侯的来历,见诸正史的是宋真宗到泰山封禅时所加号的“亭山神庙”,但是否与牛王有关,有待确证。种种迹象表明,被封为“广禅侯”的牛王,很可能是传闻因医治宋兵战马有功而被宋徽宗加封的阳城县山头村牧医常顺,后来被进一步神化和衍化。在元代的山西,大量广禅侯庙的建立,与普通百姓崇拜牛王的心理有关,而更深层的原因则与元代统治者强有力的劝农措施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泰山,因其独特的历史地位,被许许多多的文人当作创作的主体。众多的文化流派、思想流派———儒家、道教、佛教等都在这里留下了文化踪迹。历代天子帝王更是利用对泰山的封禅活动来加强其统治地位,因而泰山便演化为皇权的象征,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封禅遗迹和体现封禅思想...  相似文献   

15.
侯艳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10):121-124,120
封禅是中国历史上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但前人对“封禅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还未成系统。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封禅次数最多的时期,整理研究此期的封禅文献,可以为了解封禅文化与封禅文体的风貌提供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内地坛庙和神祇进入新疆及其在新疆传播为视角,综述清代新疆内地坛庙的建设及其种类,梳理进入新疆的各种内地神祇,分析内地移民对坛庙和神祇的现实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展示清代新疆汉族移民社会文化生活的断面。文章认为,内地各种坛庙和诸类神祇入疆及其广泛传播,构建了新疆内地移民社会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了新疆宗教及民族文化,也体现出文化意义上的新疆与内地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盛典。汉代以前曾有多次封禅的记载。汉武帝封禅具有登天成仙性质。汉武帝的成仙封禅导致了司马谈死亡。汉武帝封禅使司马迁强化了对历史的认识 ,提出了德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封禅作为秦汉政治生活里的一件大事,汉武帝和儒生所预期的目的是不同的。随着汉武帝借助封禅追求长生的失败,封禅的意义发生了转化,越来越与儒生的文化记忆叠合,而固定在泰山这一物质性标志中。泰山由此成为民族圣地,它背负着同时隐蔽了个体性的信仰创伤,这将长期影响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五岳     
中华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五岳在我国自古就是江山社稷的象征,是中华文明在东、南、西、北、中发生的源址和发展的见证。唐玄宗封五岳为王,宋真宗封五岳为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五岳的出现是远古山神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东部,横跨泰安、济南两市,北距济南60千米,南离孔子故乡曲阜70千米。泰山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成为中国最早的名山。古代帝王登基之初或太平…  相似文献   

20.
玛雅文化可以分为新旧两个时期:(一)约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在今天墨西哥南部尤卡坦半岛、查巴斯州和塔瓦斯科州东部,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地区,兴起了美洲古老的文化——玛雅文化。大约到公元前后,玛雅人在这些地区先后建立起一些城市,即以供奉部族神的金字塔形坛庙建筑群为中心的居民点。图①的巴仑基废墟是玛雅文化旧时期的古迹。巴仑基城建于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图中右侧的“铭文庙”是巴仑基最高的金字塔建筑,庙基高约25米,共有69个阶梯。建筑特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