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在Hypermesh对将导入的三维模型进行修复、简化和几何清理,并划分有限元网格,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 OptiStruct分析车架的自由模态,并与参考车型模态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车架的静强度、弯曲和扭转刚度,验证车架结构性能。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设计车架结构尺寸,改进车架结构。  相似文献   

2.
应用相似原理及机械工程与结构设计方法开发并制造了完全满足几何相似与傅如德(Froude)相似的1∶50 NREL 5 MW风机试验缩尺模型。模型风机可用于衡量不同风速下风机转速、转矩、推力,以及叶片局部受载情况;同时实现了可精确模拟风机塔影效应的"风机-塔架"一体式模型设计,解决了线束干扰等问题。该缩尺模型风机为准确评估浮式风力发电机性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某大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为原型,对1/7框排架子空间模型进行激振法的动力特性试验,得到该模型结构的前三阶频率和振型,并由相似关系推导原型结构动力特性;以原型结构建立平面及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态分析,研究此类不规则结构的空间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1.研究船撞桥过程中撞击力的大小;2.在船撞作用下,研究桥梁各结构的动力响应与脆弱部位;3.研究桥梁结构动力响应的频带特征以及能量分布。创新点:1.通过缩尺试验和高分辨率的有限元模型,探究船撞桥墩的碰撞机理;2.通过小波包分析方法,对缩尺试验的敏感部位的响应进行分析,探明其频带特性和能量分布。方法:1.通过试验分析和有限元模拟,找出桥墩的易损部位,并研究速度与船艏刚度对撞击力大小的影响;2.通过精细化的有限元模型,验证试验的准确性;3.在船撞作用下,探究敏感部位的动力响应;4.通过小波包分析,分解缩尺模型敏感部位的响应信号,并研究其频带特性和能量分布。结论:1.通过对不同撞击速度的船舶在碰撞时的冲击力和桥墩动力响应的研究表明,撞击力可由上升段和塑性段两个阶段来解释。2.当桥梁下部结构受到船舶撞击时,支座与梁体会产生滑移;因此,在桥梁设计中应考虑船舶撞击引起落梁的可能。3.在船撞过程中,大部分能量被船艏的变形所吸收;对于桥梁结构来说,大部分能量集中在桩基与支座。4.通过小波包分析可知,桥梁结构吸收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段。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2):219-222
结合矿山建设专业井巷工程教学实验实际情况,分析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矿山建设井巷模型实验系统平台的构想。根据实验教学需要和创新训练需求,设计和搭建了包括矿建井巷模型加载系统和数字图像相关(DIC)监测与分析系统组成的多功能井巷工程模型实验系统平台,设计了操作简便的基础性教学实验,完成了多项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等科研实验,并打造了开放自主实验室环境。  相似文献   

6.
机械设计实践实验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为解决机械设计实践实验教学效果差的问题,文章提出可基于Fischertechnik模型搭建机械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结合教师科研、机械工程专业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16+2实践周“职业技能训练”开展机械设计综合创新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NAND闪存芯片性能和可靠性量化分析与测试的教学实验需求,自研NAND闪存可靠性验证实验设备,基于该设备构建了NAND闪存可靠性验证实验平台。平台支持软硬件构建过程测试和结果分析等相关实验内容,并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其实用性。平台可覆盖计算机类工科本科阶段多门专业课程的课内实验、专题实验、开放创新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独立思考、动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仿生柔性鳍波动推进作为一种新型的水下航行器技术,具有操作性能优异、隐蔽性强、水动力性能强等优点.为探索仿生柔性鳍波动推进的水动力性能,设计并搭建了一款新型仿生柔性鳍试验机构,采用舵机-摆杆-波动鳍的传动方式,解决了机械结构和运动控制问题;从力学和流场对仿生柔性鳍的水动力性能进行试验验证.为仿生柔性鳍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  相似文献   

9.
从信息化条件下安全学科对安全工程方向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安全学科中的岩土安全监测技术、工业安全监测、安全监测信息化及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技术,阐述了多元化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的任务、目标及具体的建设流程。给出了多元创新实验平台所包含的信息化矿山安全创新实验室、信息化的工业安全监测及预警平台、智能化的公共安全监测平台及湖北省精品课程网站。实现了融合不同方向的多元化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试验平台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给出了具体的构建过程,并在实验平台建设过程中融合了安全监测创新实验室、精品网上课程及实验资源网络平台的综合功能。重点对多元化安全监测及安全监测平台建设成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渤海明珠号FPSO软刚臂为例,建立软刚臂实验平台,通过部分相似策略对典型的软刚臂和单点平台进行缩尺。实验平台的模型部分主要由单点平台、软刚臂、系泊支架三部分构成,船形浮体由6自由度平台代替。基于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数据,6自由度平台模拟浮体带动软刚臂,实现了大比尺模型实验,克服了在传统的水池实验中软刚臂单点系泊系统全部缩比导致的误差过大问题,为软刚臂的问题分析提供了研究平台。通过软刚臂横摆减振和轴承损伤实验验证了实验平台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属于验证性综合实验,针对该情况,在机电一体化系列实验中建立一个综合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平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工业模拟综合实验平台是机电一体化实验系统的扩展平台,参照常见工业系统设计,它在保留原功能模块的实验功能基础上,结合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而成,学生既可以完成验证性综合实验,也可以验证创新性实验。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缩尺比、波流入射角以及齿条等因素对自升式海洋平台弦杆水动力系数的影响规律关系,在实验水池内搭建波流载荷模拟实验平台,模拟不同流速、波高和周期组合下的波流载荷,开展单弦杆水动力实验。利用应变传感器和六维力传感器进行全信息数据采集;基于莫里森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不同实验工况下的水动力系数及影响规律关系;采用回归方法建立水动力系数与缩尺比、入水角度以及齿条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缩尺比对拖曳力系数和惯性力系数的影响较大,波流入射角和齿条对拖曳力系数的影响较大而对惯性力系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斜拉桥的力学分析属于典型工程实际问题,据此开发综合性实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河南省王楼(省界)至兰考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斜拉桥为原型,依据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法获得模型相似参数,建立斜拉桥模型、开发了斜拉桥力学综合测试实验。该实验聚焦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材料力学理论与实验测试方法,涵盖了"工程问题-力学建模-理论计算-力学测试-结构优化"的重要环节,实现了工程实际与力学理论的有效结合,在力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开发了一种海洋钻井隔水管悬挂动力学控制实验平台。平台使用六自由度平台模拟海洋浮式钻井平台的运动,并基于集中质量法和动力学相似原理,设计了隔水管缩尺模型。实验平台的悬挂系统可实现上冲程控制、下冲程控制和非控制锁死3种动作,测控系统使用监视与控制通用系统(MCGS)组态软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PID控制算法开发。通过使用该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增加对海洋钻井隔水管悬挂动力学控制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训练可加深对隔水管悬挂动力学控制理论、技术和装置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动力定位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体系结构、硬件组成、交互仿真信息流、船舶虚拟三维运动显示、船舶模型、海洋环境模型,基于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作业时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试验平台可以实现动力定位系统的动态模拟。该平台为研究船舶运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综合实验提供了试验平台,还对降低实船调试成本和风险、提高实船海试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信息化背景下安全科学与工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安全学科方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实验方式的特点,开展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实验平台的构建。利用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的需求特点,给出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不同方向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平台建设的基本过程,并明确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实验平台建设过程中融合了安全学科创新实验室、精品网上课程及实验资源网络平台的综合功能。重点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实验平台的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终实现了信息化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特大跨轨道连续刚构桥钢-混结合段的疲劳性能,根据应力等效原则设计了结合段局部1∶2缩尺模型,开展了疲劳验证和疲劳破坏试验,测试了疲劳荷载加载过程中结合段关键构件的应力变化情况和钢-混界面的滑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200万次疲劳验证加载过程中,结合段应力水平较低,各测点应力变化不大,界面相对滑移很小,钢结构无表观裂纹,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在100万次疲劳破坏加载过程中,各测点应力均略微增大,相对滑移量也有所增大,但钢结构仍无表观裂纹,结构具有足够的疲劳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隧道工程"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中,对于实践能力培养所遇到的困难,构建了服务于学生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隧道工程模型实验平台,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通过学生自主研制和改造实验装置并开展项目研究,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隧道工程难题的能力。结果表明,这种培育模式进一步深化了产学研融合,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工程实践素质为关键,推动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有机衔接,通过实验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结合科研设计实现了一种船舶辅机隔振实验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单层隔振系统、浮筏隔振系统和动力吸振系统组成。平台功能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既可满足本科生实验教学的要求,还可以为大学生创新设计训练计划、研究生培养等提供研究平台。对实验平台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建筑结构动力实验是建筑结构实验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门式刚架知识点贯通的理念,在实验课程教学中设计了平面刚架模型的动力特性教学实验,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一般结构动力特性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前修专业课程"结构力学"和"工程软件应用",分别用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获得平面刚架的动力特性,并与实验结果相互验证,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也巩固了已学知识,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