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啦啦操是一向多元化发展的体育运动,兼具舞蹈和基本运动的项目在校园内已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备受学生喜爱.因为啦啦操本身兼具体育性质和艺术性质,可以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而且团体活动有利于学生具备一定的团结意识和精神.在音乐的熏陶中也可以让学生的艺术素养有所提升,体育项目则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二者相...  相似文献   

2.
以文化层次理论为指导,借鉴美国啦啦操文化、体育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三种文化的精髓,对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结构由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构成;特征主要体现在稳定性、多元化、独创性、激励性和群体性等方面;功能主要体现在引导技术风格的中国化发展和承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两个方面.另外,从啦啦操推广基地、协会、赛事、培训、民族文化、产业等方面为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陈晨 《体育师友》2017,(3):69-71
啦啦操作为一种时尚、阳光的体育文化,从风靡于赛场,到流行于校园,已经成为独特而亮丽的校园文化。文章首先从体育文化分层的角度,分别对校园啦啦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行了阐述;然后从明确啦啦操精神文化的作用与地位,建立健全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制度,依托竞赛平台发展大众啦啦操行为文化,扎实做好啦啦操物化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校园啦啦操文化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梅 《拳击与格斗》2023,(10):91-93
随着啦啦操运动在我国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啦啦操设置为体育选修课。然而,传统的训练方式并不适用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啦啦操项目。竞赛教学法在啦啦操训练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创新啦啦操训练的模式,而且能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啦啦操技能与自身体能。基于此,文章开展在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的实验,并对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围绕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从啦啦操健身、健心的特性出发,对参加啦啦操运动的高校大学生在身心健康各方面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突显啦啦操对于高校大学生具有很广泛的学习价值,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啦啦操运动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促进我国啦啦操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对策,以便于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晓艳  王小艳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58-158,160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是国家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方向。在相关的教育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优质的教育资源,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目标。其中关于"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的思路,也为新时期的课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微课作为新时期的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式之一,在目前的教育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学科在教学中都逐渐接触和应用该教学模式,实践效果比较突出。对此,本文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将微课教学设计和平台,应用到街舞啦啦操的教学中,分析以街舞啦啦操为课程教学内容的微课教学设计及数字化平台建设路径,为微课在街舞啦啦操课程教学中的更好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吴永钧 《体育世界》2011,(10):100-101
在国内外技巧啦啦操不断发展的势头下。我国技巧啦啦操训练系统化对我国现阶段在该项目竞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技巧啦啦操训练系统化在技巧啦啦操训练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我国技巧啦啦操人对训练系统化的需求,训练系统化理论是我国技巧啦啦操竞技水平发展的内在动力,训练系统化也是技巧啦啦操训练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胡毓霞 《体育风尚》2021,(5):263-264
啦啦操是高校体育课程中较新引入的项目,同传统球类运动比较起来,接受程度更高一些,且在提升学生自信方面被普遍认为拥有很大优势,为了验证大众观点,现拟通过资料查阅与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啦啦操运动给大学生自信力水平造成的影响做出科学论断,以便有效应对该项目的教学与运动需求,改善大学生的自信水平。  相似文献   

9.
曹琪 《体育科技》2022,(1):147-148+151
文章从美育角度探讨啦啦操教学对大学生的影响,明确了啦啦操教学美育的实质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啦啦操教学审美设计的策略,为促进啦啦操美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依据。研究认为,啦啦操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美、技巧美及精神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啦啦操教学的审美设计可从教学前期、教学过程、教学评价3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陈雅琪 《灌篮》2021,(2):135-136
从本质上来讲,自信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之间的一种评价结果。大学生是一群处于过渡期的特殊群体,其中女大学生更为特殊,他们的情感更加细腻。女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上还是在情感方面对他们的情绪影响比较大,导致他们出现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女大学生的自信与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自信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信。所以,提升女大学生的自信能够促进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啦啦操是一种充满青春活力的运动,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于提升女大学生的自信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啦啦队运动的精神内涵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熔铸师生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平台。一支训练有素的啦啦队,其彰显的精神内涵恰恰是校园文化的活跃元素。啦啦队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和极富特点的运动理念对于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通过剖析啦啦队运动的精神内涵和其对校园文化所起的作用,可为推广和普及啦啦队运动,促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啦啦操具有强身健体、塑造形体美及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特性,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啦啦操的主要作用,其次研究了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体育科技》2018,(7):634-637
目前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创新教学的同时,如何保持民族优秀文化,改变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以高等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考察访谈、教学实践等形式,对啦啦操教学与健身锻炼等诸多要素进行分析,通过遵循啦啦操教学以兴趣为主、自由选择的原则,让教育与乐趣能够在彼此间找到最好的契合点,将教学情境与健身效果相互作用,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充分呈现教学思想的新理念,采用专项教学与学生体质健康需求相结合达成共同目标的教学形式,扩展了学生教学情境与健身效果的空间,为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达到健身和课堂质量的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的分析,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领域,提出了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注意的问题和加强中学体育文化的措施,使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和"和谐校园"的内涵分析,阐释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大力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6.
《少林与太极》2015,(11):34-37
面对社会转型的外在压力以及校园文化底蕴欠缺、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等一系列的困难。体育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紧迫,但也困难重重。在对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之后,结合自身的经验为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肤浅的思路,以期为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贡献绵薄之力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CUBA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即“CUBA”所引发的校园体育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思考。阐述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及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分析了校园文化和篮球文化的共性及其相互促进的关系。对CUBA的特点和积极作用进行了归纳,以CUBA目前的发展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模式之一,借以引发多元化的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分析认为重视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及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武术文化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播路径,旨在通过弘扬武术文化来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对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和任务及管理与发展,并认为建立专项体育俱乐部以及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是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锻炼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特定的系统的体育文化域,是大学文化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体育素质的综合反映。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这对于培养在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