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教育家相比,教育家型教师更适合成为当代教师发展的现实追求。因为教育家型教师是基于教师职业特点而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更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利于教师获得教育的成就感;更接近教育教学的本体价值。当代教师要成为教育家型教师,需要做到:深刻洞察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能力;敏锐体验爱之真谛,持续增强爱的情感;潜心不受外部诱惑,不懈践行教育理念;执著守护教育信仰,不断提升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精神为当代教师明确了奋斗方向和使命追求。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时代内涵等表明,教育家精神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广大教师应将教育家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从强化教师思想引领、深化教师道德操守、以智慧的方式开展教育、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永葆教师仁爱之心、夯实天下为公情怀几个方面入手,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成长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特质的教育家型教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4.
从历代教育家的成长经历来看教师要成长为一名教育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潜心钻研于教学,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才有可能为教育事业做出成就;②要成为专业化人才。教师要想成为专业化人才,首先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其次还要不断的向老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反思和积累。③要有创新精神④要有科研意识;⑤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姬秋芳 《陕西教育》2006,(10):20-20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教师要学会反思,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这样才能立足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取得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业绩和成果。一、对反思的认识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  相似文献   

6.
区别于“教育工作者”这一概念,汉语中的“教育家”是对极小部分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尊称。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理论。教育家说到底必须是教育实践方面而不必是教育理论方面的“家”。单纯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单纯的教育学者很难称得上教育家。教育家应该是教育实践领域中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不论官方授予称号还是民间赋予称谓,都需要考虑人们心中的那杆秤,需要顾及现实语境中占主导地位的“接受心理”,不宜过于随意,门槛不宜过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具有“教育家天赋”的人在良好的制度与文化土壤中通过长期教育实践的滋养、锤炼乃至考验“生长”出来的。作为教育实践人才金字塔之塔尖部分的“教育家队伍”的规模十分有限,“我们需要成千上万的教育家”这样的说法有罔顾可能、用力过猛之嫌。在认识、判断乃至推动教育家队伍的形成与发展问题上需要有足够的理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型教师应当是指具有国家教育情怀与信念,形成了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实践模式与理论,并能在未来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与服务作用的领导型教师。当前,教育家型教师发展的困境在于:拘囿于经验思维,只见肤浅的表象,缺乏洞察的眼光;惯常于经验思维,只见自在的日常,丧失改变的力量;迷恋于经验思维,只见眼前的成果,忘却诗意的远方。其根源在于文化传统的潜在影响、专业学习的严重偏颇以及职业生涯的环境濡染。实现教育家型教师发展的自我超越,需要教师从经验思维走向理论思维:系统研读理论书籍,锻造科学先进的思想工具;积极改造教学经验,养成基于理论的思维习惯;自觉开展批判反思,建构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8.
《成才之路》2012,(32):I0003-I0004
第五章筑巴比伦塔 23.赤诚的情怀(下) 三 这是一位个性十足到——顶风十里令你有预感,接触瞬间让你终身不忘的人。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型教师的提出是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本真追求。高校要以发掘创新潜质为核心改革培养遴选机制、以激发群体活力为导向构建竞争激励机制、以提升综合能力为要旨改革培训研修机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评聘考核管理机制,推动高校教育家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直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教育家型教师既是教师专业发展边界的突破,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未来指向。教育家型教师是以教师为主体、发展为取向、培养教育家为目标的优秀教师群体。通过文本分析,明确教育信仰、教师知识、实践能力、发展诉求及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家型教师的必备素养。基于教育家型教师的内涵和必备素养,要成为教育家型教师就要厘正“匠人式”的教师观、强化教师职业认同、唤醒教师生命自觉、培养教师理论自觉以及重视教师缄默知识的传递与创生。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型教师是当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重要且不可回避的议题。运用“类化—认同—比较”的社会认同理论分析框架,从教育家型教师“类化”的逻辑基点、“认同”的整体运行、“比较”的隐性评价这三个在教育场域有着本质勾连的核心要素,关照当下教师教育的具体现实,探讨和阐释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教师教育政策在类化遴选、寻求认同以及评价比较三个维度上的当代价值意蕴,并揭示出政策运行中存在的类化标准模糊、认同方式泛化、社会比较单一等本土实践困境,提出以情怀和信念为双核,关注和坚守类化底线、引导和强化社会认同、挖掘和凸显社会比较的三位一体联动式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2.
获得"特级教师"荣誉对于教师来说,是其教师生涯的崭新起点。面对如今复杂的教育现状,部分特级教师需从强调专业性的"专家型教师"成长为扛起中国教育的"教育家型教师"。基于"专家型教师"与"教育家型教师"的差异,特级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知识修养由窄到宽;教育思想由散到集;专业成就由近到远;专业声望由点到面。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家是一个神圣的称谓,是无数中小学教师仰慕的偶像。其实,教育家并不神秘,也非高不可攀。无论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朱熹,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还是当代教育家顾明远、陶西平、李吉林、魏书生,他们都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国外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也是教师出身。所以,好教师就是教育家,教育家就是出色的教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生成是当前教师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提供了教育家生成的“形上之思”之路,这是一条教师形成教育信念、教育理想和教育信仰而成就教育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教书匠与教育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是教育改革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教书匠的教师角色已严重地牵制了教改的步 伐,对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呼声日见高涨。我们要通过对教书匠和教育家的行为现点的比 较,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剖析教书匠和教育家形成的必然性,阐述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 的素质,探讨我国转变教书匠、培养教育家的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顾明远在京师教育论坛上指出,很多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一大批人才,而且有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风格,这就是教育家。教育家有三条标准:一要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热爱孩子,一辈子献身于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一个毕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小学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主要有实践、学习、研究和培养等四种路径。而著名教育家李吉林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经历过这四种路径外,还通过对话学者的路径,打通了教育研究的堵点,实现了理论思维的升华。中小学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应当高度重视对话学者的路径,积极依托学术平台,通过多种方式,聚焦教育问题,主动与理论研究者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培养教育家的摇篮。要培养教育家,首先要有一批教育家型的校长。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笔者认为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途径要抓住以下三点:教育家型校长应该具备先进开放、开拓创新的素质;教育家型校长应该具有追求卓越的信念;教育家型校长应该不断提升领导力。  相似文献   

19.
东缨 《成才之路》2012,(30):I0003-I0004
第五章筑巴比伦塔22.特大交响乐团(下)(3)洪宗礼做的中外母语研究的特大课题,来自中国教坛多年的现实呼唤,来自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教育无法推诿的历史重责。打开家门国门,中外门门相通:亮出己宝人宝,东西宝宝互见。这是有的名师、教授压根不曾想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反思型教师:教师发展的理想之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型教师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及其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为依据,自觉地分析教育情境,认真调节教育思想与行为,以不断获得自我发展的教师。教师借助对自身教育观念及教学实践活动反思这一持续动态的过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更为科学,教学实践更符合教育规律性,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