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我仔细研读完《"大姐"笑了》《他怎么总会"闹"》《有阴影就有阳光》三篇案例的时候,心里不可抑制地流淌出一份深深的感动。因为有心理专业和人本素养俱佳的咨询师,才能让孩子们成长中的烦恼得以及时、有效地解决,不至于形成更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我看到咨询师们不约而同地在理解和关爱学生的基础上,以不同的咨询流派帮助学生们调适情绪、改变固着的认知,最终获得具有社会适应性的行为矫正。在欣赏咨询师  相似文献   

2.
本案例是由一位总认为自己"长得不好看"而引起人际关系不和谐,从而产生不良情绪的来访者心理咨询个案报告。通过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收集来访者的资料,加以分析商讨,并确定咨询方案。为了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找出不合理信念,改变认知行为上的偏差,树立新的认知观念。由于来访者愿意接受心理咨询,而且求助动机强、合作性好,所以经过心理咨询,达到了咨询目标,咨询效果也得到了来访者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一例因考试失败而导致焦虑情绪的咨询过程,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咨询,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是由于自己的不合理的认知造成的,并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改变了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和行为,其焦虑情绪基本得到缓解,睡眠问题基本解决,能正确对待当前的学习和考试。通过咨询反馈,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案例中求助者因舍友关系不和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是由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引起的。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通过与来访者的协商,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咨询,通过6次心理咨询后,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以缓解,社交适应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吴伟红 《江苏教育》2022,(96):56-57
<正>这期案例的来访者分别来自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三位咨询师都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简称CBT)的理论和技术。认知行为疗法有两种基本假设:一是人们的思想和信念对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有作用;二是通过改变人的信念、态度或思维,便能改变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三个案例呈现出三位咨询师能熟练运用CBT相关技术,并获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一、问题导向,明晰咨询目标认知行为疗法认为,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都源于错误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正>当1940年卡尔·罗杰斯在他的演讲中提出治疗关系就是一种成长的经验时,大众的回应是掺杂着兴奋、批评与困惑的。而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迅速发展,掀起了心理学的第三思潮。到了今天,很少有咨询师再强调自己是一个"人本主义"取向的咨询师,但"人本"的概念却深入每一位咨询师的内心。这三个个案的来访者跨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三位咨询师的治疗取向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心理动力学治疗,但是又都有着共同的部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态度,即对咨询关系的关注以及  相似文献   

7.
一名职高生,由于内心的不合理认知导致出现抑郁的心理冲突而求助。心理咨询师通过资料收集、症状鉴别,确定其心理问题的关键并与求助者共同制定咨询方案,运用认知疗法改变其不合理认知,帮助其恢复正常行为,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三次会谈分析当事人抑郁的身心状态,第一次会谈是当事人姐姐对当事人冷漠、憔悴、孤独影像的回顾;第二次会谈是当事人本人对自己的无为、悲观的身心状态的感受与体验;最后一次为整合家庭式会谈,主要目的为协调家庭众成员亲子关系和检验当事人的咨询效果。咨询师采用现实及联想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抑郁来访者改变认知方式,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及价值,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经过心理咨询辅导,来访者的消极观念与行为方式有了明显改变,成功地达到了"认知重建"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名高二女生因出现强迫性思维并伴有强迫性行为主动求助,心理咨询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其调整情绪状态,缓解焦虑情绪,试图改善其强迫性思维和行为,使其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督导师就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阻抗、无力感以及干预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帮助咨询师梳理咨询过程,促进咨询师反思对咨询关系的处理和咨询技能的适用性,探索并拓展咨询师的介入方式,缓解咨询师的焦虑情绪。督导启示:无论在心理咨询还是督导过程中,关注“人”比关注“咨询技术”更重要,心理督导本质上也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位高中生因为人际关系敏感,出现了抑郁、紧张、失眠等问题,心理咨询师通过摄入性谈话,发现与其负性经历和不和谐的家庭有关。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进行认知重建。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一位高中生因为人际关系敏感,出现了抑郁、紧张、失眠等问题,心理咨询师通过摄入性谈话,发现与其负性经历和不和谐的家庭有关.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进行认知重建.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咨询师手记咨询时间:2006年11月5日2006年第10期《家长》“咨询师手记”栏目刊登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一文,咨询师帮助求助者高二学生晓晓(化名)重新审视自己,初步分析了复读和出国留学的利与弊。接下来,晓晓又进行了家庭和个体心理咨询。他的精神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脸上已经出现了笑容,原本呆板凝滞的目光也有了神采。无论是精神上、情绪上的变化还是对学习和与父母关系的行为上的变化,都令晓晓本人和父母非常满意。本次咨询是该阶段的最后一次,目标是分析整理晓晓的自我认识报告,为复读做心理准备。晓晓经过三次咨询后重新整理的自…  相似文献   

13.
邱贺辉 《考试周刊》2012,(20):180-182
某重点高中高三女生李某,因早期经验及考试压力导致失眠,前来接受咨询。咨询师通过认知与行为综合治疗,一方面帮助求助者纠正早期错误经验及如何正确对待压力,另一方面应用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其失眠问题进行矫治,经过7次咨询,求助者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14.
本案例报告是关于一个患有焦虑性神经症的大一女生的咨询及治疗。咨询师在深入了解事实和认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对求助者做出诊断。在诊断之后,与求助者共同制定了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主要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使求助者意识到导致负性情绪的真正原因并非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认知偏差和错误的推理,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缓解情绪、改变睡眠,并逐渐形成理性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15.
一名高三学生由于过去的不良体验,对上学产生了严重的不良身心反应。咨询师运用接纳承诺疗法,通过六次咨询和布置适当的行为作业,帮助该学生对自身不良情绪体验进行认知解离,指导她以开放的姿态接纳自身的经验,加强对自我融合与回避的觉察,全身心地投入价值导向引领的事物中,由此增强了行动力,回归正常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01"谁要吃鸡腿,鸡头上的肉才好吃。"这是我舍友小雅的故事。她的童年里,家里的柴房每逢下雨就会滴滴答答漏雨,卧室里的墙皮斑斑驳驳,客厅是红砖地面。妈妈没有工作,爸爸在水泥厂打工。因为没钱,饭桌上很少开荤,逢年过节才会吃上些肉。每当有鸡这道菜,小雅爸爸总是飞快地把鸡头夹进自己的碗里,神情就像小卖部里抢颜色特异的弹珠的小孩子。小雅问,为什么爸爸总是抢鸡头吃呢?他爸爸说,鸡头上的肉最好吃,  相似文献   

17.
一例女大学生在男友与她分手后,出现焦虑情绪、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学习效率下降等症状。咨询师通过摄入性会谈收集了资料,发现求助者之所以陷入困境与其早年缺乏父母关爱有关,容易把异性的关心当作恋情,缺乏对不同类型情感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进行认知重建,通过5次咨询,王某情绪趋于平稳,睡眠得到了改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认知是出现在我们大脑里的一些想法和产生这些想法的过程《认知包括信念、想象、假设和自我对话。认知对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认知歪曲和失调的思维会引发问题情绪和行为。中小学教师"认知改变"团体辅导,旨在帮助教师识别并监控自己的认知过程,改变无益的思维,学会挑战不合理思维的方法,有效处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案例于文轩,北京某工程学院热能工程专业本科生,2005年3月份她致电职业咨询师,期望寻求帮助,经咨询她阐述如下:上学到大三时她明显感觉到自己专业中的很多东西并非她自己喜欢,因为这份不喜欢,她开始极度地排斥学习,并且严重到不愿进教室,只想在宿舍里静静地待着,也不要什么未来了,如果不是有父母亲这份牵挂,自己可能都不想活了。同时她也告诉我,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她们班里好多人都有她这样子的表现。在经过交流之后,我们给于文轩布置了一项实践任务:每天早晨都用很快速而用力的振臂告诉自己“太棒了,又可以上某某某课了”!初接电话时她的…  相似文献   

20.
杨燕红 《时代教育》2012,(11):260-261
本案例的求助者由于一些生活事件,加上本身依赖性较大,使得她近期一直处于抑郁的情绪中。心理咨询师通过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与求助者建立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咨询关系,并用箱庭疗法帮助其提高自我认知,增加其信心。咨询一共经历4次,最后基本达到咨询目标,达到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