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激光器是原子磁强计、原子陀螺仪等量子传感器的核心部件。量子传感器通过激光、磁场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相应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激光频率优化及稳定是实现量子精密测量的关键技术。该文在理解原子能级跃迁、激光饱和吸收稳频原理基础上,搭建了消多普勒激光饱和吸收稳频教学实验平台,通过扫描铷原子的消多普勒饱和吸收光谱,将激光频率锁定在铷原子的D1线上,获得了频率高度稳定的激光输出。该平台能够使学生直接观测原子吸收与激光频率稳定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以及实验动手能力的提升,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相关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根据正电子湮没的特点,研制了双高纯锗探头--多参数分析器符合正电子湮没辐射多普勒展宽装置,通过采用符合技术,大幅度地降低了正电子湮没辐射多普勒展宽谱的本底,谱线的峰高与本底之比高于105.该装置可用于研究原子的电子动量分布.  相似文献   

3.
硼簇光电材料的开发逐渐成为信息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该实验将此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了大学化学综合实验。实验通过咔唑-碳硼烷结构的光电材料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无水无氧操作,理解Sonogashira与杂化的狄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等偶联反应原理,熟悉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现代表征技术,理解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本质,拓展理论知识视野,提升综合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实验科学兴趣。  相似文献   

4.
闫增伟 《考试周刊》2014,(59):125-126
实际测量出来的LIBS光谱谱线与标准情况下的LIBS光谱谱线之间存在差值,所以作者提出针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误差的外界因素研究,期望达到提高元素测量精确度的目的。为了能够找寻到实际有效的实验成果,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烧蚀效应与光谱波长为对象进行测试研究,同时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高温Mg等离子体,在1.00~3.00us的范围内收集延时下出现的斯塔克展宽数据。研究所得数据,从中找出烧蚀效应与斯塔克延迟时展宽等物理因素对采集光谱可能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与研究方法完全与其他的激光诱导基础光谱实验等一致,适用于其他试验系统误差性分析,无疑有助于提高LIBS技术的物质元素测量精准度,对于研究LIBS技术的最佳采样延时时间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碱金属气室是原子磁强计、原子陀螺仪、原子钟等量子传感器的核心敏感元件,其内部的碱金属原子蒸汽通过与激光、磁场等相互作用,实现对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实验室搭建了针对一类高温、高压碱金属气室的参数测试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通过测量激光吸收光谱,获得气室内部缓冲气体的压强以及碱金属原子蒸汽的原子数密度。该平台使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到激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碱金属气室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同时也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相关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黄法祥 《物理教师》2003,24(10):45-45
在高中物理教课书及其相关的资料中都认为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并作为掌握光谱分类及从现象上区分各种光谱的一个重要实例,强调太阳光谱不是连续光谱而是吸收光谱.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既不科学,又不利于学生从本质上去理解和把握物理规律,甚至容易造成概念的混淆,给学生的学习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与光谱的分类及其含义相矛盾.在中学的知识范围内,光谱分类一般有两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8):133-136
基于Gaussian 09软件设计了一个融合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药物化学的综合型实验——茜素红的光谱测定及解析。通过该实验,可以使学生在熟悉药物分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特征和解析的同时,利用Gaussian和Gauss View软件形象地理解此类吸收光谱产生的内在原因。该实验不仅是多个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更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改进和补充,可更好地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氢原子光谱实验中狭缝宽度、采集次数和负高压对氢原子光谱同位素位移谱线的影响,优化了氢原子光谱同位素位移实验的工作参数,获得了清晰的氢原子同位素位移光谱。通过该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中多参数优化的方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光谱理论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几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十分重要,其含量的失调可能是造成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 国内外普遍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微量元素的正常值,1971年Delves等人加TCA去血清蛋白质后,用DDTC—MIBK体系萃取测定。1982年,沈定米等人用二苯并—24—王冠—8萃取法测定。1985年有人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等等。 本文采用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这种方法是由一种特制的光源发射出该元素的特征谱线,谱线通过将试样转变为气态自由原子的火焰,则被测元素的自由原子所吸收产生信  相似文献   

10.
谢东源 《物理教师》2001,22(9):35-36
高中物理第二册光学部分中的“光谱和光谱分析”这节课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①学生难学:这节课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多,诸如发射光谱、连续谱、线状谱、吸收光谱,原子光谱、特征谱线,分光镜、光谱管,光谱分析、太阳光谱等.②教师难教:尽管有分光镜和光谱管的实验仪器,但分光镜是一个精密仪器,学生难于观察现象,且不能拆卸观看其结构透析原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上其使用效率很低.另外,由于没有吸收光谱形成的具体实验为教学做支撑,使得对于吸收光谱的讲解非常空泛,学生更是难于消化.基于这诸多的不利因素,使得“光谱和光谱分析”这一节课的教学每每都成为事倍功半的典例.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引入Gaussian软件,结合GaussView软件充分展示分子的三维空间构型,让学生在实验中对比观察红外光谱各吸收峰对应的原子、基团振动模式,以及原子之间的协同振动对光谱的影响,让实验教学内容更生动直观。实践表明,红外光谱与Gaussian软件联用于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融合理论与实践,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强化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激光透过原子气室时的端面反射产生泵浦光,实现低泵浦场的饱和吸收光谱,提高饱和吸收光谱锁频方法对运动平台的适应性。创新点:1.在饱和吸收光谱中实现无需额外反射镜调节的泵浦光与探测光的重合方法;2.在饱和吸收光谱中实现强探测-弱泵浦的实验方式。方法:1.利用原子气室端面反射光作为泵浦光,实现低泵浦场的饱和吸收光谱装置(图1和2);2.研究实现低泵浦场的饱和吸收光谱所需的角度控制精度(图4);3.研究采用此方法的激光频率锁定效果(图5和6)。结论:1.低泵浦场的饱和吸收光谱方法可以满足激光频率锁定的要求;2.低泵浦场的饱和吸收光谱装置相比传统装置,没有多余的可调节的反射镜,装置更加简洁,锁频效果受环境影响更小,对运动平台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将1 064纳米脉冲Nd:YAG激光器聚焦于铁条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利用10条铁原子谱线做出Boltzmann图并求得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是6 474 K,同时利于铁原子谱线382.78纳米的Stark展宽求得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是2.7×1017cm-3.基于实验结果证明本实验的铁等离子体满足局部热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14.
VA-90氢化物发生器测定痕量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VA-90氢化物发生器、SnCl2还原、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痕量汞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实验条件.该方法的特征浓度为0.46μg/(L.1%),精密度为S=0.0011,回收率为100%-105%.将该法用于测定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2个工厂及对照区6种植物叶片中痕量汞的含量,其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ICP光源)是一种很好的原子化源、离子化源和激发源,常被用作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激发光源,在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地质分析、冶金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对ICP光源的发明历史、结构组成、各项性能、工作原理以及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别阐述,并对ICP光源在质谱技术(ICP-MS)、原子荧光光谱技术(ICP-AFS)、原子吸收光谱技术(ICP-AAS)、气相色谱技术(ICP-AES-GC)、液相色谱技术(ICP-AES-HPLC)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微波消解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土壤中微量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以微波溶样技术消解样品、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土壤中的微量汞.对冷原子吸收测定汞的光度条件及微波消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共存离子的干扰和方法的精密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本法具有简便、灵敏、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个新的本科生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合成配合物[Cu(bipy)2]Cl2,通过元素分析、IR光谱、UV—Vsib1e光谱、热分析、电导率测量对其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一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粘度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其与DNA的相互作用。本实验可使学生接触到生物无机化学的一个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18.
关于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形成的讲法,有的学生以为吸收光谱中的暗线处真的是“无光”。其实,同一温度的同种炽热的稀薄成常压气体,是否有连续强白光通过,相对于它因热激发而引起的发光并无多大影响;而且,形成吸收光谱时,原子吸收了合适的光量子,会立即向各方向发射属于它特征谱线的各种可能发射的光(对于大量原子来说)。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一个四能级原子系统,在一个饱和场和两个相干耦合场驱动下,分析原子吸收光谱.采用耦合光与探测光同向。且与饱和光反方向的光路安排,可以观察到6个相干光学烧孔和一个电磁感应透明窗口,在缀饰态表象下解释相干光学烧孔的形成,并计算烧孔在吸收谱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第二册光学部分中的<光谱和光谱分析>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主要难点①学生难学:这节课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多,诸如发射光谱、连续谱、线状谱、吸收光谱,原子光谱、特征谱线,分光镜、光谱管,光谱分析、太阳光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